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激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近年来年,各种“形而上”的文艺批评理论逐渐下沉到我们“形而下”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成为指导我们教学实践的重要的方法论。“接受美学”就是其中颇有影响力的一种方法论,它认为,作品的意义是读者通过阅读活动发掘出来的,作品未经阅读前,只是向读者提供了一个多层次的结构框架,其间匿藏着许许多多的“空白”,有待于读者去发现、填补和阐析。而这些“空白”的填补正是读者阅读活动中不可缺的动力机制之一,它能够驱遣读者的想象,激活读者的思维,从而建立起与作品和作者沟通的桥梁,使读者对作品的意义达到个性鲜明的深刻理解。在我们中学语文教学的课堂上,学生对作品“空白”带有个性色彩的填补,更是开启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有效途径。
接受美学持有者们有一个他们常常津津乐道的话题,有一个句子:“孩子在踢球。”即便这样一个句子,也有无数的空白:这句话中,这个孩子可能是七岁,也可能是八岁;可能是男孩,也可能是女孩;可能是白色皮肤的,也可能是黄色或黑色皮肤的;可能是金发,也可能是黑发的;当然也会是不同的国家的……总而言之。无论有多少细节的陈述,也消弥不了其中的未定点。他需要人们的想像去填补;同样,每一个文本。尤其是文学文本,均包含无数的未定之处――空白,等待着读者去填补。
有位哲人曾经这样说过:“想象就是创造力。”而对文学作品中“空白”的填补,完全有理由成为语文教学课堂上激发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创新的重要手段。正如“接受美学”创始之一的伊塞尔所言:“文学本文也是这样,我们只能想见本文中没有东西;本文写出的部分给我们知识,但只有没有写出的那一部分给我们想见事物的机会;的确,没有未定的成份,没有本文中的空白,我们就不可能发挥想象。”什么是“空白”呢?伊塞尔早期论文用了很大篇述论述过,但对它的定义却始终没有给定一个明确的内涵限定。根据他的阐述,我们似乎可以对“空白”这样定义:“空白,是本文中作者有意或无意留下的、没有写明的、召唤读者想象的未定性的意蕴空间”。
例如,我在教读《七根火柴》这篇小说时,在和同学们一起探讨小说中补写“昨夜”的暴雨的环境描写时,我引导:在这样的暴雨中,无名战士是怎样度过这漫漫长夜的呢?一下子就激起了同学们的热烈的讨论。随后,我及时出了一个作文题《暴雨中的一夜》。要求同学们对暴雨、对无名战士的心理作出描绘。面对着这个激发想象的文题。许多同学当堂就完成了颇足一观的文章,从他们的文章里,我们可以看到进射而出的想象的火花和在字里行间翕动着的想象的羽翼;同时,学生们明白了为什么无名战士不是像卢进勇一样躲进树丛,而是倚在一棵小树下的原因。无名战士的形象在一刹间高大起来了!学生们对小说的主题有了深入的理解。
再如,《,你在哪里》一诗,诗人赋予了山谷、大地、森林、大海以人的情感,写出了人民与山河同悲同悼的深切怀念之情,诗人由呼唤山谷、大地、森林、大海到找遍世界每一个角落,留给读者极为渊阔的想像空间,在教学时,我要求学生仿照前面四节诗,仿写一节,填补“空白”,有一个学生写到:“我们对着蓝天喊:‘――白云悠悠:‘他刚离去,他刚离去,你不见怒飞的银鹰上,寄托着总理对祖国国防的殷殷期冀……”’毫无疑问,这样一个填补“空白”的语言实践活动,能够起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极佳效果。
在中学语文课文中,这样的“空白”还有很多。如:(1)、《故乡》中,宏儿和水生二十年以后的友谊是否如“我”和中年闰士的隔膜?(2)、《孔乙己》中,孔乙己的长衫哪去了?孔乙己最后一次离开成亨酒店后命运如何?(3)、《竞选所长》中,“我”退出竞选后,伍德福和霍夫曼二位先生如何继续他们的竞选活动?(4)、《我的叔叔于勒》中,小公务员的二姐夫是如何继续着他的发财美梦的?父亲又是如何向不知情的家人解释叔叔的长久不归?(5)、《范进中举》中。范进赶考几天家里生活情况如何?(6)、《祝福》中,祥林嫂“老”去前夜,有哪些复杂的心理活动?……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学生在填补这些“空白”的过程中,会有什么样的收获。正如西方一们著名的神学解释学家H・奥特说,在诗歌和艺术中,存在着一种“创造性的空”。而这种“创造性的空”的理解和填补,往往体现了人的生存中必然存有的一种生命体验,也是人的真实中最为本真和创性的东西。
结论:文学作品里留有大量的“空白”,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让学生发现填补,从而激活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