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令人唏嘘的中国式饭局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令人唏嘘的中国式饭局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探究餐桌浪费产生的缘由,有历史的、现实的、主动的、被动的等等原因,颇为复杂……

据媒体报道,今年春节全国各地的很多高档酒店的昂贵筵席预定量大幅减少,同时“光盘行动”、拒绝剩饭等行为蔚然成风。一方面这和当前政府倡导的抵制餐桌浪费和过度消费关系密切;另一方面也显示出朴素节俭、厉行节约等观念的深入人心。

但即使是在目前的社会风气下,观察每个饭店、酒楼的垃圾桶,也仍然可以看到大量因未吃完而被倒掉的食物。探究餐桌浪费产生的缘由,有历史的、现实的、主动的、被动的等各种原因,颇为复杂……

吃的是“面子”和“人情”

很多人都明白,在中国,有时候吃喝绝对不只是满足口腹之欲,不管是豪华还是简朴的一顿饭,背后都可能隐含着“文化”,这种文化的深刻体现便是“中国式饭局”。

中国式饭局的真正意义不在于“饭”而在于“局”,这个局将饮食与政治、商洽、人文因素等纠结在一起。这个局里不仅展现出吃饭讲究的左右尊卑等外在礼仪,更包含诸多的隐形意味上,比如说跟谁吃、吃什么和怎么吃。好比说官员间宴请吃饭,除了满足口腹之欲,更重要的是以宴请作为交际方式:如下级讨好上级、官员之间相互认识、广结人脉等等,因此,在很多人心中,高档而排场的吃喝,才能体现请客者的重视程度和有差别的官员等级。

“面子”是中国人特有的文化心理现象,也是中国人最熟悉的语汇之一。文化大家林语堂认为,“面子触及到了中国人社会心理最微妙奇异之点,是中国人调节社会交往最细腻的标准”。面子文化延伸到餐桌,浪费便是很自然的事情。为解决某些问题而请客,请客者认为,菜肴一定要高档、丰盛,多多益善。否则,会显得自己小气,被客人看不起,丢面子,要办的事情恐怕就会“黄”了。

与“面子”堪称孪生兄弟的另一个词语是“人情”。依照人情法则,资源支配者接受了别人的宴请或礼物,欠了对方人情,便有回报的义务。在宴会方面,愈丰盛、档次越高、排场越大,欠下的人情也愈多。当对方开口要求帮忙时,资源支配者便难以回绝,所托之事办成的希望就大了。

吃好喝好还得“剩”好

公款吃喝的陋习行之有年,点一大桌菜,让客人吃菜吃到撑,喝酒喝到昏,主人才有面子,反正“公家出钱我出胃,吃喝为了本单位”。还有人说,国人好客,摆宴必盛,盛而则“剩”,只有吃剩了、浪费些,才显得隆重、礼貌。一些官员尤其好“剩”,吃好喝好还得“剩”好。

2011年,在已公布的86个中央部门中,公务接待费年预算超千万的部门达20个。在中央大刹吃喝风中,人们发现,中高档酒店的包间是浪费的重灾区,因为高档酒店包间进行的多是公务、商务宴请。某记者拉着一家酒楼的厨师一起去查看餐桌浪费。只见一个公务宴请的包房里,客人走后,有四五个菜品基本没怎么动。其中一道菜叫全家福,价值688元,里面的食材主要有鲍鱼、鱿鱼、大虾等,但就是这样一个高档次的大菜,客人却吃了不到一半。这个公务宴请的就餐标准是15人4000元,人均消费270元左右。

在另一个包房,也是公务宴请,菜品浪费更为严重,三四道大菜客人吃了都不到一半,最后服务员只能将他们作为厨余垃圾倒掉。

一掷千金的商务宴请

当有记者问起一餐的消费时,某大酒店的一位服务员心算了一会儿,“光他们这顿饭顶我一年半工资了”。这位服务员口中的“他们”是指一位温州商人和他宴请的客人。这些客人花费4.7万元点了一桌菜肴,其中一条活鱼价值4.2万元。 服务员说:“这条‘大鱼’是从温州市的沿海捕捞的野生黄花鱼,捕捞后直接从温州空运过来,加上运费和加工费,共4.2万元。其余的菜肴点了5000多元。”这个客人是来投资的温州商人,在我们酒店举办重要客户答谢会,酒店在包厢内有提醒客人节俭的提示牌,但对商务宴请的客人基本无效,他们更在乎的是面子,不是钱。”

“大鱼只吃掉一半左右,剩下的菜基本没怎么动,也不打包带走,我们全倒掉了。等到结账时,看到账单有4.7万元,我们好几个服务员都特别惊讶,但客人眼睛都没眨,直接就买单了”。

对这种情况,另一家湘菜酒楼的工作人员也深有感触,“商务宴请的食物浪费比较严重”。据这名工作人员介绍,酒店一般家庭聚会食物的浪费率平均约为30%,单位聚会和婚丧嫁娶的宴席食物浪费率则平均达50%,而商务宴请的食物浪费率经常超过70%。

在经济发达的今天,商业活动应酬频繁,谈生意、签合同,哪个少得了大摆筵席?例如在商务宴请或招待政府官员时,主人都有意识地多要几个菜以期给客人“留下好印象”,便于日后合作。这些请客者在自己日常的消费中则可能是比较节俭的。以致有人感叹,“生意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吃的不好,哪来的生意?不忍心也得浪费。”

“年年有余”等讨吉心理作祟

“年年有余”是我国传统的吉庆文化理念,对餐桌文化也有深刻影响。一些地方的婚宴和节假日宴请时,点菜为了图个吉利,一般都是双数:四个凉菜、八个热菜,被称为“四平八稳”;六个凉菜、六个热菜,寓意“六六大顺”;十个凉菜、十个热菜,叫做“十全十美”。如此菜量使得一桌菜经常剩下很多,浪费巨大。因此婚宴和节假日宴席往往成了餐桌浪费的“高发”地,但很多消费者却不以为然,甚至还将这种浪费当成了显示喜庆气氛的必需手段。

2013年1月23日中午,家住潍坊市高新区的曹先生在潍城区金沙大酒店举行婚宴,当日定的饭菜标准为每桌1288元,菜品近20种,各种盘子满满当当地叠了两层。席间,亲朋好友觥筹交错,相谈甚欢,但是动筷子的却非常少,几乎每桌上油腻点的菜都剩了不少。鱼、四喜丸子等几乎都没碰过,荤菜还没有上桌,一些客人就匆匆离开了。 婚宴结束后,客人们陆续离席,也有的客人开始打包,但是打包的人并不多。

看到满桌的剩菜,新郎曹先生表示,大部分桌上的鸡、鱼、八宝饭等几乎没动,他们看着也觉得很可惜,比较心疼,但是也很无奈。这次婚宴所浪费的饭菜起码有三分之一, 除了烟酒糖茶,他们收的礼金勉强能做到收支平衡。

“我们也不想浪费,但是结婚毕竟是人生大事,一生也就这么一次,亲戚朋友都来参加自己的婚宴,别人的婚宴都是大鱼大肉,自己的婚宴菜少了,面子上也挂不住。再说人家都凑了份子,要是菜上得不够多,那多丢面子啊!”曹先生似乎说出了大多数新人的心声。

年轻一代节约意识越来越淡化

在独生子女政策下,家庭条件稍好的孩子,根本不懂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艰难。“中国式”的家长,在对待孩子吃的问题上,很多是由着孩子的性子来,一大堆食物,孩子不喜欢吃的马上扔掉,这样很容易会让孩子认为一切都来得容易,不需要节俭。即使是已经成年的年轻人,在餐桌上也经常没有社会财富的概念。“这是我买的,你管我吃多少!”是很多年轻人在被批评浪费食物后的第一反应。

攀比心理为制造“餐饮消费神话”推波助澜,尤其表现在年轻人身上,他们消费追求档次、新奇,盲目效仿攀比,不顾自己的收入水平,不能量力而行,崇尚“今朝有酒今朝醉”。结果,在城市“负翁”层出不穷的同时,使得餐余垃圾也堆积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