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新建本科院校学生会干部队伍建设探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建本科院校学生会干部队伍建设探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分析新建本科院校学生会干部队伍建设的现状,借鉴整体性治理理论,从需求导向、充分沟通、信息技术运用、协调关系、培养责任感等五个方面提出学生会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 学生会干部 队伍建设 整体性治理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1C-

0120-02

高校学生会是在校党委和校团委指导下的一个大学生进行“三自教育”(即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有效载体,是高校进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学生文体活动和培育校园文化新风尚的中坚力量,是高校学生工作者的左膀右臂。新建本科院校面临着从专科教育模式向本科教育模式的转变,学生会干部队伍也面临着工作内容与工作方式方法的转变。因此,重视和加强新建本科院校学生会干部队伍建设,转变工作思维方式,调动学生会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对于保证学生会干部队伍高效运作、发挥团队育人功能具有积极意义。

一、新建本科院校学生会干部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

笔者以广西C学院为例来进行分析。作为新建本科院校,广西C学院于2010年以优异成绩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顺利实现由专科教育向本科教育转型。但是,学生会干部队伍建设,却未能完全摆脱原来的专科教育时期的管理模式,跟不上学校发展的步伐;同时,在学生会干部队伍自我管理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影响学生会团队建设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一些学生会干部官本位思想浓重,不能很好地处理部门内部及与班级干部之间的关系。受时下“公务员热”的影响,学生会干部队伍内部机构设置也愈加倾向于行政化。一些学生会干部一旦竞选成为主席团成员或各部部长,就会官本位思想膨胀,将个人凌驾于学生会干事、班级干部之上,不能很好地协调处理部门之间、学生会与班级之间的关系。

第二,学生会各部门之间各自为政,部门内部纵向沟通较多,部门之间横向沟通较少。沟通不畅,导致本来应由各部门共同协助完成的工作任务因某些部门工作滞后而使工作效率大打折扣。此外,由于部门分工不同,个别部门工作任务过多导致学生干部产生倦怠情绪,个别部门工作任务过少导致学生干部工作积极性下降,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学生会干部的培养受到了严重影响。

第三,学生会干部培养手段单一。目前,对于学生会干部的培养主要采用简单培训的方式进行,同时,担任学生会干事期间培训较多,担任学生会干部后培训较少。培训的不足以及部分学生干部不注意积累工作经验教训,导致学生会干部执行力较差,工作效果不佳。

第四,学生会干部人才选拔尚未形成合理的运行机制,选拔过程中人为干涉因素较多。学生会干部的去留,常常包含个人的主观意愿和负责人(含团委书记、辅导员)或多或少的干预。此外,学生会干部的选拔通常以组织推荐、民主选举的方式进行,尚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服务的学生会干部选拔机制。

第五,学生会干部责任感不强,主动性不够。部分学生会干部由于没有足够的激励机制,工作态度不够端正,工作过程中出现效率不高、得过且过、消极怠工等现象。

二、整体性治理理论给高校学生会干部队伍建设带来的启示

整体性治理理论 (Holistic Governance)于20世纪90年代起源于英国,它是在新公共管理衰微和信息数字时代来临的大背景下诞生的。作为一种新的政府治理模式,主要用于解决新公共管理导致的政府碎片化问题,其代表人物是佩里・希克斯。希克斯认为,所谓整体性治理,就是政府机构组织间经过充分沟通与合作,达成有效协调与整合,彼此的政策目标保持连续一致,政策执行手段相互强化,达到合作无间的目标的治理行动。近十多年来,国外学者将整体性治理理论引入高等教育发展、公司治理、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多个研究领域。

21世纪初,整体性治理理论进入中国。陈铮、竺乾威、曾凡军等众多教授学者先后对整体性治理进行了理论介绍和内容完善。曾凡军指出,整体性治理强调预防导向、公民需求导向和结果导向,强调整合信息技术、简化网络、提供一站式服务,注重协调目标和手段关系,注重信约、责任感和制度化。在国外学者的研究基础上,我国研究人员还尝试将整体性治理理论引入食品安全监管、群团工作运行机制、医院管办分开、城市社区管理、农村扶贫等十几个领域,涉及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社会发展的诸多方面。

整体性治理理论给高校学生会干部队伍建设的启示是:当今学生会干部队伍建设出现的诸多问题,正是导向错误、信息不畅、协调缺失和责任感不强的后果。首先,应该重塑学生会干部职能身份,使学生会干部队伍对于自身定位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其次,解决信息沟通不畅和部门协调缺失的状况,建立畅通的信息渠道和从上至下合理的协调机制,保证信息和交流渠道畅通;再次,制定学生会干部培养、选拔和任用机制,强化学生会干部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使学校的各项学生工作能够得到学生会干部的理解与鼎力支持。

三、基于整体性治理理论视角的广西新建本科院校学生会干部队伍建设对策

根据整体性治理理论,结合广西新建本科院校学生会干部队伍建设中的不足,拟提出如下对策。

(一)以满足师生需求为导向,重新定位学生会干部身份与职能。学生会干部,首先是学生,才是干部。作为学生,首要任务是学习;作为干部,首要意识是服务。优秀的学生干部,应该是在兼顾学习的基础上,为全体师生提供满意的服务。在现实中,部分学生干部不能很好地协调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常常出现顾此失彼现象;与此同时,很多学生会干部一旦进入主席团或升入部长职务,容易官本位思想膨胀,将个人凌驾于集体之上。解决该问题的办法:一是需要学生会的指导老师(团委书记或辅导员)予以指导,使学生会干部学会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纠正学习工作一团乱麻、轻重缓急主次不分的紊乱状态。二是重新定位学生会干部角色,使学生干部由管理者向服务者身份转变,培养学生干部的大局意识、服务意识。

(二)学生会各部门之间通过充分沟

通,通力合作,制定学生会干部工作考核机制。整体性治理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整合,包括治理层级、治理功能和公私部门的整合。目前,学生会工作常常出现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现象,改变现状的方法便是整合。以二级学院学生会为例,可以围绕学生会的部门职能,整合制定学生会部门之间的横向沟通机制和学生会与班级、校学生会之间的纵向沟通机制,形成班级、二级学院学生会、校学生会一体联动的信息畅通渠道。同时,根据部门岗位设置要求更科学合理地划分任务分工,制定较为可行的学生会干部工作考核机制,避免学生会干部无事可干或事干不完的情况出现,形成能者上、庸者让的干部进出机制。

(三)运用新兴信息技术,依靠网络平台,为学生会干部队伍建设提供一站式服务。大学生是最接近新兴信息技术的一个群体。目前学生会干部队伍建设滞后,尚未形成覆盖全校的一体化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服务网络,学生会干部队伍培育机制有待进一步提升。整体性治理强调以信息技术作为治理手段,整合各方面信息,建立一套从上到下必须遵守的信息数据库,实现在线治理,提供一站式即时服务。目前,学生会干部队伍建设主要以口头培训为主,为学生会干部工作提供指导的相关信息散落于不同的网络页面和纸质文稿中。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更多运用新兴信息技术,如微博、微信、飞信等,即时通知学生会干部校园最新动态及工作预安排,避免学生会干部信息滞后的现象。同时,建立专门网页,搜集相关学生干部管理制度以及办事流程等,作为学生会干部共同遵守的流程操作规范;开辟信息交流平台,为学生干部工作经验分享、困难咨询、社团及院系互动交流、个人风采展示等提供快速、便捷、周到的一站式在线服务。

(四)注重协调学生会干部培养、选拔与使用的关系。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高校针对学生会干部的特点,制定一整套合理的学生会干部培养、选拔与使用机制,不能只重视培养与选拔,而忽视了对学生干部的使用。在学生干部的培养过程中,可以通过定期培训与业务实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一方面,邀请经验丰富的教师或前任学生会干部进行定期工作培训;另一方面,分阶段针对不同的学生工作活动主题开展业务实训,使学生在开展业务的过程中,学会如何高效高质量地完成工作任务,业务实训结束后,进行集体经验交流和工作教训分享。在学生干部的选拔任用中,尽量减少教师的干预,可以通过“演讲+直选”的方式进行,使学生提前认真思考未来的工作计划,选出威望较高的学生干部,为日后的工作顺利开展打下基础。在学生会干部的使用方面,教师仅作为宏观管理者的角色进行监督管理,大胆放心地将工作交予学生干部负责,做到人尽其才,使学生干部得到充分的工作认可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五)注重培养学生会干部队伍的信

任感与责任感。整体性治理理论认为,在组织间建立信任是一种关键性整合。在学生会干部队伍建设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沟通交流活动(如开展“信任背摔”素质拓展活动等),搭建学生会干部之间充分了解沟通的平台,使学生会干部之间达到充分信任。此外,从学校的层面,建立有效的学生干部激励机制,部分奖学金项目适当向学生干部队伍倾斜,对于责任感强工作表现突出的学生干部予以物质和精神鼓励,营造“优秀学生会干部必须具备高度责任感”的舆论导向,使学生会干部以优秀为榜样,在日常工作中形成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并使之逐步常态化、制度化。

【参考文献】

[1]叶璇.整体性治理[J].当代经济,2012(3)

[2]林春丽.我国公共管理与服务人才培养探索――基于整体性治理的视角[J].领导科学,2011(23)

[3]康琨,齐白露.高校学生会干部协调工作和学习关系探讨[J].现代商贸工

业,2010(7)

[4]张昌盛,石宏伟,刘俊虹.对当代高校共青团、学生会组织工作的思考与探索[J].群文天地,2010(6)

[5]徐其涛,刘宁.流程再造理论视域下的高校学生会工作创新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0(21)

【作者简介】廖国声(1982-),女,广西合浦人,广西大学MPA在读,广西财经学院分团委书记,讲师,研究方向:公共政策、教育经济;黄莉莉(1981-),女,广西玉林人,广西大学MPA在读,中国银行广西区分行中级经济师,中级业务经理,研究方向:公共管理。陈 韵(1983-),女,瑶族,广西富川人,广西大学MPA在读,梧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出纳,助理会计师,研究方向:公共政策。

(责编 何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