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阻击通胀 第4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阻击通胀 第4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由于此次通胀的原因很复杂,业界对通胀的认识也略有不同,尽管如此,一场阻击通胀的战役业已打响,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施行“货币从紧政策”。

2008年1月,中国CPI指数CPI快速上扬至7•1%,创11年来单月最高纪录。能源、食品价格上涨,由此导致全面通胀的风险加大;南方部分地区灾后重建的较大资金投入进一步拉动投资规模,加之美国以及全球经济放缓,中国的经济稳定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令业内人士担忧的是,“我们恐怕要遭遇‘滞胀’,‘滞胀’比‘过热’还难调控。”由于此次通胀的原因很复杂,业界对通胀的认识也略有不同,尽管如此,一场阻击通胀的战役业已打响,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货币从紧政策”。

“阵痛期”的中小企业现状

2008年春节前后,一场大雪让中国经济止步于物流,加之去年以来持续存在的通货膨胀,以致于有关点认为,“现在是中国经济的‘转型阵痛期’,2008年中国的经济形势仍然严峻。

如今,在物价水平普遍偏高的情况下,经济结构中的诸多因素环环相扣,互相牵制:想刺激消费,又担心消费导致进一步通胀;想提高能源价格,又怕加剧通胀;想大幅度提升环保力度,但成本又偏高……

作为撑起经济的实体,众多中小企业在构建经济领域的同时不得不适应当前的经济形势,这一“经济阵痛期”特定的氛围反过来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企业的进一步壮大发展。对于企业而言,首当其冲的是通货膨胀影响下的汇率调整。

“我认为2008年加息应该是2~3次,预计2008年通货膨胀率可能5%左右,2009年4%,中期价格走势大概在4.5%~5%之间,利率在当前4.14%的基础上再加2~3次。”美国花旗集团亚太经济与市场分析部副总裁沈明高预测,2008年升值7.5%左右,因奥运会的影响上半年大幅升值不大,而2008年下半年,人民币升值压力较大。

对此,中央党校教授、经济学家周天勇也持相似观点,“人民币升值就等于我们的出口物品又昂贵起来,在美国经济衰退的情况下,出口的需求更加下降。”他认为,如果美国进一步降息,中国提高利息的空间就不大,这将直接导致黑市资金价格上涨,在通货膨胀率很高的前提下反过来又带动人民币加速升值。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银根紧缩和通货膨胀所导致的就业以及公共服务方面的问题,形势同样严峻。在周天勇看来,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减少对中小企业的税收和收费罚款负担,“我估计中小企业、微型企业、个体户可能每年要征收六七千个亿,太多了,好多个体户、微型企业都给压垮了……”

显然,如果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然后失业率及通胀率居高不下,中小企业将面临不利的局面。难的是,如何在控制通胀和经济增长(或就业)之间取得一个精致的平衡?总体而言,问题的焦点直指银行信贷力度,宽还是严,将直接关系到中小企业的生存壮大,关系到就业率以及通胀率,而后者又对前者产生较大的影响。过紧的信贷政策影响最多的还是私营企业和中小企业。一旦银行缩减信贷,中小企业只好向民间借贷,如此又反过来对经济产生不利影响。

“最先可行的办法是减轻一些信贷控制。”沈明高说,小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比较多一些,最后可能会影响到中小企业。

紧缩还是放宽?

通胀以来,政府施行了货币从紧政策,此次“人大会”上许多经济学家提议应适当放宽;然而,大多数金融界人士认为仍应从紧。对于企业而言,这一政策应该如何走向?两种声音到底在今年产生何样的效果?

2008年1月,CPI快速上扬至7•1%,创11年来单月最高纪录。能源、食品价格上涨,由此导致全面通胀的风险加大;南方部分地区灾后重建的较大资金投入进一步拉动投资规模,加之美国以及全球经济放缓,中国的经济稳定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目前货币从紧政策将面临着比以往实现宏观紧缩政策时更加复杂的局面。”中国工商银行行长杨凯生认为,货币政策已成今年经济领域的头等大事。他建议,在合理监控信贷投放的基础上,政府应该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调整宏观调控政策。合理把握调控的节奏和力度,尽可能地做到“既不影响货币政策总量调控目标的实现,又符合商业银行根据经济发展和企业经营的市场需求,灵活把握贷款投放进度。”

对此,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央行行长助理易纲表示,央行将采取综合手段,如公开市场操作、准备金制度、对贷款窗口指导,还包括利率和汇率的政策。“央行将采取最优组合使从紧的货币政策得到实施,从而能够使通胀达到一个可接受的范围。”

据悉,2008年中国人民银行将在落实从紧货币政策方面进一步措施。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增大汇率弹性、运用利率杠杆成了当前主要的具体措施。针对当前国民经济运行过热及通货膨胀风险,中国人民银行将维持货币政策紧缩的趋势,控制货币供应量过快增长,加强信贷总量调控,抑制总需求过度膨胀,防止固定资产投资反弹、贸易顺差继续扩大以及物价上涨。

事实上,在货币紧缩政策上,自2007年以来央行在力度上严格控制,来自银行方面的专家大都持这样的观点,“人民币适度升值有利于抑制国内通货膨胀,当前的经济需要一种弹性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来宏观调控。”实际上,如果今年货币供应量的增速保持在16%左右,而银行贷款增速低于上一年,货币环境显然体现出了从紧的政策导向。

另外,在加强货币紧缩政策的前提下,银行也会因地制宜地考虑并实施一些特殊的政策。据易纲介绍,银行将合理运用利率杠杆,在衡量实际利率水平时,充分考虑当前偏高的CPI存在国际价格传递和资源价格改革等结构性因素,尽可能发挥利率杠杆在防范经济过热和控制通货膨胀方面的作用。

尽管货币从紧政策已毋庸置疑,仍有部分专家及学者表示出了担忧,他们的焦点对准了银行上调利率以及加息上。

“商业银行将积极贯彻从紧货币政策,主动控制贷款规模,保持适当的流动性,降低通胀压力。”某商业银行新闻办公室负责人的观点具有一定代表性,而这在一定程度上令企业界担忧,“假使大部分商业银行都开始货币紧缩,许多的中小企业是否会面临无米为继的局面?”

“对于贷款基准利率则没有必要继续上调,因为上调贷款基准利率对于资产价格、包括投资于资产市场的行为作用并不大,反而会增加一部分企业的生产成本。”清华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世界与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认为,如果实行“非对称”加息,对利率适当提升,这可以防止公众形成恐慌心理,因此不会由于刺激消费而进一步导致通胀。

对于2008年央行加息预测上,来自摩根大通的观点认为,通胀上扬只是暂时现象,“央行很可能不会立即采取行动。”而高盛亚洲经济学家梁红这预测,“今年央行加息时间可能会在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

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专家对货币从紧政策表示出了担忧。“如果2008年中国出口增长率将下滑近10个百分点,降至16%左右,那么中国面临的可能就是通货紧缩风险了。”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认为,国内经济过热引致大幅度调控将导致未来纪念经济都陷入通货紧缩的不利局面中。

“目前尚无必要启动那种应对全面过热的比较急骤的措施。”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总体认为,从长远来看,考虑较高速度转向较低速度拐点来临时的应对预案;中期应着力在应对和消除高投资、高顺差、高流动性压力负面效应上推进综合性对策;而短期这保持主要宏观政策工具“相机抉择”、微调为主的合理操作,“财政政策在配合货币政策调控总量的同时,应更多着力调整优化结构。”

对于货币政策,是从紧还是持优化态度避免操之过急?各家所言都有自己的立场和逻辑。但无论如何,保持经济稳定的大格局才是最终目的,就如同央行行长周小川为所说的那样,“要尽可能避免矫枉过正而导致的‘超调’,避免给下一次危机埋下导火索。”

全面阻击通胀(财政作为)

在CPI居高不下的情形下,为全面阻击通胀,普遍观点集中在货币政策上,亦有不少专家认为,阻击通胀,如全面分析其成因,还得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兼顾。

“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偏大,外汇储备过多,国际油价、粮价上涨,人民币升值,南方遭遇雪灾等五大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刺激物价上涨。”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指出,当前的通胀与上世纪90年代的通胀存在不小的差异,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多年前发生通胀时,主要办法是通过调整利率等货币从紧政策控制CPI增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自2007年至今通胀所表现出的实际问题却不可相提并论。在厉以宁看来,针对当前的通胀新情况,单纯的紧缩政策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物价上涨问题,货币政策应进行科学梳理并向结构性货币政策转变。

事实上,通胀有着深层次的多种诱因,比如国际原油上涨,粮价上涨,猪肉市场的供给短缺,现阶段的通胀很大程度上受到国际农业生产状况的影响,加之几年来,来自欧美国家“中国贸易顺差”的压力。种种因素使得这张通胀来势迅猛,颇有点猝不及防的态势。

厉以宁指出,首先可以从根源抓起,科学地引导生猪养殖及产出以满足市场供需;加紧新能源及核电站的开发建设,积极摆脱国际化通胀诱因,“单纯提高银行利率,虽然对压缩投资有一定效果,但在目前美国经济趋向衰退的状况下容易吸引更多外资热钱,使得中美逆差增大。”据他预测,2008年上半年物价还将高位运行,但随着宏观紧缩等一系列的调控取得成效和社会供给的增加,下半年物价将趋向平稳。

更多的产业研究者则认为,阻击通胀的根本措施应该是财政政策,一种与市场相匹配的财政政策可以很大程度上抑制通胀,并将其导向良性循环。

体现在实际问题上,“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如何协调配合”成了业内人士较为关心的话题。比如,在资金信贷投入上,目前一些地方政府会提倡对基础建设上进行巨额资金投入,然而相当一部分资金需要信贷来投入,矛盾因此产生。

“从紧的货币政策不要变,可以在财政政策、财政调节、财政收入分配上下功夫。”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在财政支出上,适当放宽农业及公益事业的建设投入可以拉动经济的增长。

针对当前通胀形势迫人的局面,亦有专家建议“当务之急要稳定公众的通胀预期,避免应价格上涨造成恐慌,甚至由此带来价格全面上涨”。就目前猪肉市场的解决方案而言,李稻葵提出,应简化和优化猪肉流通环节,要把价格上升的好处最大程度转让给生产者,鼓励他们增加供给。

对于阻击通胀,政府在听取了多方意见和研讨后,结合政策调控与市场因素双管齐下。2008年3月,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将从3方面实现从紧的货币政策,一是要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等方式,加大对冲流动性力度;合理发挥利率杠杆调节作用;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汇率弹性;二要着力优化信贷结构,严格执行贷款条件,有保有压;三是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结售汇制度,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监管,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拓展外汇储备使用渠道和方式。同时,采取综合措施,努力改善国际收支状况。

对于当前的通胀,特别强调,必须从增加有效供给和抑制不合理需求量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市场的调节作用也很重要。

据悉,在当前货币从紧政策下,银行并未刻意收紧银根,而是在政策的大前提下添加了一些必要条件。

“我们的贷款投放的增幅都掌握在10%以内,对总理的政策都认真执行。”中国工商银行监事长王为强表示,下一步要严格控制两高一资行业的贷款,对新投放的贷款,也将一律实行一票否决制,即凡是没有环保达标的一律否决。

观点纷呈

“中国不会重现上世纪90年代的恶性通货膨胀,房地产市场正成为中国通胀压力的释放口。”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巴曙松曾如是分析。事实上,如今货币政策早已对于房地产市场开始紧缩。

“物价上行风险有所加大,通货膨胀压力值得关注。”

――2007年年初,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项俊波对通货膨胀压力表示担心。果如其言,2007年始,CPI持续居高不下。

“和改革开放30年以来物价上涨机制有所不同,这次物价上涨,是成本提高带来的。”

――自称为“非典型通胀”观点的坚守者、著名经济学家李稻葵指出,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此轮通胀仍是货币现象,原因无非是‘票子发多了’,而猪肉等因素对物价的贡献并不大。”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力挺“货币主义”。

“物价上涨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确实‘越来越大’了。”

――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认为,目前价格上涨主要是农产品价格上升引起的结构性上涨,它与全面的、持续的、轮番的价格上涨引起的明显通货膨胀有区别。

“输入型通胀也部分推高了物价,从国际情况看,经历了连续5年的较快增长之后,全球物价普遍上涨,无论是食品、汽油的价格,还是教育、医疗保健的费用,都在日益上升。”

――中国工商银行安徽分行行长赵鹏在他拟提交的首份议案中,也提出了抑制通胀问题。

“猪肉价格上涨了,猪肉加工企业的毛利润却在下降。”

――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表示,现阶段的物价上涨不是猪肉惹的“祸”,猪肉涨价本身就是物价上扬等诸多因素叠加引发的连锁反应,比如持续走高的物价让养猪成本提高了40%至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