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智慧理答,让课堂更精彩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智慧理答,让课堂更精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我们常常惊羡于那些名师在课堂上的随机应变,不论遇到什么情况,他们都能以巧妙的话语加以点拨、引领,从而带领学生登上一个又一个高峰。这就是教师智慧理答的真实体现。那么,教师如何在数学课堂上智慧理答呢?

一、积极评价,激发兴趣

崔教授认为:“理答既是一种教学行为,还是一种评价行为。”作为一种上课时的评价行为,教师的理答必须及时,不管是最简单的肯定或否定,还是抽丝剥茧式的引导,教师都必须明确作出答复,将思考由浅表引向深入。

如:《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片断。

学生尝试计算14×12后,师: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生1:把12分成了10和2 ,先算14×10,也就是10层楼能住多少户,表示10个14,等于140;再算14×2,也就是2层楼能住多少户,表示2个14,等于28;最后把它们的积加起来,得168。

生2:把14分成了10和4 ,先算12×10,也就是每层楼住12户,10层楼能住多少户,表示10个12,等于120;再算12×4,也就是每层楼住4户,12层楼能住多少户,表示12个4,等于48;最后把它们的积加起来,得168。

师:你们真爱思考,理解得太透彻了。

师:看来你们的计算方法都是把两位数乘两位数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知识,这是最常用的解决问题策略之一,足见同学们勤思、善想。

在本片段中,教师通过积极的理答,不仅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更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二、巧妙回应,保持注意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注意力易分散。如何让学生保持注意力?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给孩子以巧妙的理答,让孩子在活动中愉快地保持注意,轻松学习。

如:《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片断。

师:很快地想一个分数,并把它写下来。能写三个吗?你写的这三个分数一样吗?

生:我写的这三个分数分别是。它们的分子不一样,分母一样。

师:你们写的分数除了分子和分母不完全一样外,还有什么不一样?

生:大小。

师: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不完全一样,它们的大小也可能不同。那么一些分数在分子和分母不一样的情况下,分数的大小可能相等吗?

生:可能相等,比如。

师:是的,它们是一样大。也就是说分子和分母不一样的情况下,分数的大小可能相同。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三、善用探问,启发思维

探问和转问是教师在课堂上大量使用的理答,在学生对某一问题思考中,通过探问或转问,使学生在某一问题上继续思考,由浅性的答案引向深度的思考,把思维的触角探向更深处。

如:《倍数和因数》教学片断。

(学生找出36的所有因数,教师展示一份作业,上面写着“36的因数有:1,36,4,9,2,18,6”。)

师:对照自己找出的36的因数,你想对这位同学说点什么?

生1:我觉得他是一对一对找的,这样比较快。

师: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生2:因为1×36=36,所以他先写了1和36,又因为4×9=36,所以他接着写了4和9。但是他漏找了两个因数,3和12。

师:还有谁想说?

生3:我觉得他写得很乱,这样很容易遗漏。

师:能具体说说吗?

……

四、深度对话,升华情感

如:《轴对称图形》教学片断。

师:给你一张白纸,你会玩什么?

生1:我会折飞机。

师:第一次听说女生也会折飞机,挺好!

生2:我会折青蛙,再和同学一起玩。

师:调皮可爱!

生3:我会剪成许多小块,折成一个心形,许一个愿望。

师:你很有诗意。

生4:我会折一个窗花。

教师接着示范,动作麻利地撕出了一棵漂亮的松树,学生看得很惊奇。教师趁机问学生:“想玩吗?”学生跃跃欲试:“想!”

师:不急,谁都有机会,每个学生的桌面上都有一张白纸,大家不妨来玩一玩!

师:刚才这折一折、撕一撕,还真创造出了我们数学中的轴对称图形,数学呀,有时就这么简单!

……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轴对称图形”的世界。其实,大自然对于对称的创造,还远远不止这些。花丛中翩翩飞舞的蝴蝶和蜜蜂,翱翔天际的大雁及我们每一张绽开的笑脸。同学们,你们想一想,这当中,仅仅是因为美吗?

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进行深度对话,“调皮可爱” “很有诗意” “谁都有机会”一句句抑扬、简短的心灵对话,一个个与学生心灵交汇的眼神、动作,无不渗透着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在一次次师生的心灵对话中,深化了师生的情感,对数学的美进行了升华,让学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课堂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教学是师生相伴、互生互长的生命历程。学生在课堂对话中,由模糊到清晰,由生疏到熟练。教师在课堂中,摸爬滚打,千锤百炼,逐渐睿智。教师的真情倾听、巧妙理答及尊重悦纳每个孩子的发言,让学生的思维得到碰撞,这样的课堂听着有滋有味,嚼着回味无穷!智慧理答,让数学课堂更精彩,更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诗意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