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巧言导语,思潮泉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巧言导语,思潮泉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良好的新课导入,能迅速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自然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本文笔者从小学数学新课导入目的的要求、新课导入注意的问题和新课导入类型的策略三大方面进行了阐述. 并着重阐述了导入的四种策略:巧设疑窦,创设 “愤”、“悱”情境;巧用旧知,创造“启”、“发”氛围;巧借道具,构建“愉”、“悦”情感;巧变常规,实现“师”、“生”互动.

【关键词】 新课导入;小学数学;实效性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良好的新课导入,能迅速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自然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同时,良好的新课导入更是展示教师教学艺术的“舞台”,是教师对教学过程通盘考虑、周密安排的集中体现,熔铸了教师运筹帷幄、高瞻远瞩的智慧,闪烁着教师的教学风格. 那么,小学数学新课导入如何体现课程改革的“以学定教”理念呢?

一、小学数学新课导入目的的要求

1. 由于低段小学生的心智尚不成熟,极易被外界事物影响和干扰. 每当上课铃声响后,一些孩子的大脑仍旧处于对课外活动的兴奋之中. 所以,导入内容就要起到稳定和集中学生注意力的作用,使学生的思想尽快从其他外界事物转移到课堂上来.

2. 数学知识是系统的,绝大部分知识都是由它的先行旧知延伸和发展而来的. 所以,导入内容要起到旧知与新知的“桥梁”作用,检查旧知识的技能、思路、方法的掌握情况.

3.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材料有内在兴趣.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学生获得知识、扩大视野、丰富心理生活的最重要动力. 从少年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来看,由于他们年幼,生活经验贫乏,对学习的社会意义理解不够深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和直接兴趣强弱成正比的. 导入内容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产生学习新知识的愿望、冲动.

二、小学数学新课导入注意的问题

导入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新知识的教学. 一段精心设计的导入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导向作用,使学生顺利完成新知识的掌握和智能的发展.

1. 导入是新课中的一个过渡环节,时间要短,一般控制在5分钟以内,避免长时间的导入占据了最佳学习时间,使学生产生注意力的转移,而不能达到预期目标.

2. 导入要目标明确,指向集中,防止面面俱到的复习和训练,冲淡重点内容,选择与新课相关、新课教学需要利用的内容.

3. 导入要根据新知的难易程度和学生原有知识水平,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产生“跳一跳摘果子”的效应,为学生创设一个主动探索的空间和情境.

三、小学数学新课导入类型的策略

1. 巧设疑窦,创设 “愤”、“悱”情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思维一般都从问题开始. 在导入新课时,可以适当创设“问题意境”,提出疑问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和积极思维. 学生的学习新知是一种特殊的知、情相伴的认知过程,这个过程包含着非智力因素范畴的情感,它是学生智力发展的内驱力. 在导入新课时,如巧设疑窦,创设 “愤”、“悱”情境,就会使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望,这必然促使学生自觉地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使知、情交融到达最佳状态.

【片段一】 “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教学

师问(在黑板上写出一个数“123”):“这个数能否被3整除?”

生(经过计算后)回答:“能. ”

接着,老师说:“请大家在脑子里想一个多位数,先自己算算能否被3整除,然后来考考我,每名同学报一个数,看我不计算,能否迅速说出哪个数能被3整除,哪个不能?”

这时教室里的气氛十分活跃,大家似乎都想考倒我. 但我对学生所报的多位数都能快速、准确地判断能否被3整除,学生感到非常奇怪,各个都露出惊讶的表情. 学生心里肯定在想你是怎么知道的,这里一定有什么“诀窍”,并想马上知道这个“诀窍”.

接着,老师(质疑):“大家怎么了?怎么用如此惊讶的表情看着老师呀?你们是不是觉得很奇怪?如果是你,不经过计算,有方法一眼看出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吗?”学生们一个个摇头,被难住了. 此时,掌握新知便是学生最大的愿望,各个都精神饱满,炯炯有神地瞪大眼睛看着你,表露出强烈地求知欲望.

这样的教学设计,促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为接下来的新授作好了铺垫.

2. 巧用旧知,创造“启”、“发”氛围

数学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表现出极强的系统性. 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又是旧知识的发展和延伸. 复习导入可以将新旧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旧知识为桥梁,使学生从旧知识的复习中自然获得新知,减轻学生的学习难度. 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新知识与已有认知结构中的旧知识建立联系的过程. 这就要求教师找准新旧知识间的结合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为学习新知识作好铺垫,为传授新知识创造契机.

【片段二】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

师问:“仔细观察这4题,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吗?”(板书出示:① 5 + 2 + 3;② 1 + 3 + 4;③ 6 + 6 + 6;④ 2 + 2 + 2 + 2 )

生(仔细观察后)回答:“③④两题加数相同;①②两题加数不同. ”

进而引出,师:“像③④两题这样的加法都是由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题目,可以用加法计算,还可以用一种新的方法计算. ” 生(迫切地)回答:“乘法. ”

师:“是啊,像这样有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加法算式,我们可以用更加简便的乘法来表示.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 ”

这样从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引入,不仅可以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需要,唤起学习的内驱力,也为新课学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真正做到了“启”而能“发”,激起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3. 巧借道具,构建“愉”、“悦”情感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手与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着两方面的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使脑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手变成创造的、聪明的工具和镜子. ”小学生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 教师可以根据这个特点,设计紧扣新知、过程简单、取材方便的操作内容,充分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直观感知,丰富学生直接经验的感性认识,使他们在操作中思考,探索知识,寻找规律,让他们做学习的主人,养成从探索事物的根源去获得知识的习惯. 学生学习新知时,总在一定的情感中进行,我们就应该建构“愉”、“悦”的教学,让学生观察操作自己喜欢的事物、图画等教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应用能力.

【片段三】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

师:“请小朋友们用8根小棒,每4 根拼成一个正方形. ”(学生很快摆好,摆出两个正方形)

师:“再用9根小棒,还是每4根摆一个正方形. ”

这时,学生发现剩下1根小棒不够摆一个正方形. 生(质疑):“多了一根小棒. ”

师:“是啊,刚才我们用8跟小棒拼成了2个正方形;用9跟小棒拼成了2个正方形还多1根小棒. 像这样多余的情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常常遇到. 平均分一些东西的时候分到最后有剩余的情况,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有余数的除法’. ”

学生动手操作摆小棒,对分的结果有了充分的感知,为建立有余数除法的有关概念、掌握计算方法,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动手操作获得鲜明、直观的表象,在操作中思考、探索,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巧变常规,实现“师”、“生”互动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认知的参与,更需要情感的投入. 只有激发起学生良好情感体验的学习,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 陶行知先生说:“应创设教学中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以自己真诚的情感与学生交往,教师最重要的两个品质是‘亲切和热心’,教学中要使学生尽可能少地感受到威胁,因为在自由、轻松的气氛下,学生才能最有效地学习,才最有利于创造力的发展……”因此,新课导入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努力营造一个平等、民主、和谐、宽松、自由、安全的开课氛围,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体验下开始数学学习,启迪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

【片段四】 “镜面对称”教学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做操. 全体起立,请跟着老师来做动作. ”(师生面对面站立)

师口令1:“向前伸出左手. ”(师向前伸右手,生向前伸出左手)

师口令2:“向前伸出右手. ”(师向前伸左手,生向前伸出右手)

师口令3:“左手摸左耳. ”(师右手摸右耳,生左手摸左耳)

师口令4:“右手摸右耳. ”(师左手摸左耳,生右手摸右耳)

师口令5:“双手向上挥挥手. ”(师双手向上挥挥手,生也双手向上挥挥手)

师口令6:“点点头. ”(师点点头,生点点头)

……

师:“刚才做动作的时候,小朋友很兴奋,很开心,觉得很好玩. 谁能来说说为什么大家一直在笑吗?”

生:“老师跟我们做的方向一样,但左右其实是相反的,上下也是一样的. ”

师:“哦~你观察得真仔细,太了不起了. 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来学习的‘镜面对称’. ”

看似一个简单的做操游戏,教师充分考虑低段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用律动式的“伸手、摸耳、挥手、点头”,使学生置身于轻松的游戏氛围之中,用简单的动作游戏进行师生互动展开教学,让学生在游戏玩乐中进行,体现了“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思想.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和小孩子一般儿大、一块儿玩、一处儿做工,谁也不觉得您是先生,您便成了真正的先生”,教师就是要“俯下身子看学生”,把自己作为学生中间的一员,以朋友的身份出现. 此片段中充分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新课程标准要求. 学生做操的情绪体验无疑是愉快的,学习的积极性无疑是高涨的,学生的思维已不仅仅局限于数学学科领域,而是向着更广阔的领域延伸,这样的学习才会事半功倍.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课堂教学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选择最优的教学系统结构是开展系统教学的关键,必须进行课堂教学结构的改革,以促进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 新授是一堂课的主体部分,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主要取决于新授. 而新授的导入是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学习新知识的关键. 根据不同的教学意图,还有其他多种导入方式. 由于导入过程中所涉及的素材的表现形式和适合情况不同,上述导入方式也可同时配合讲故事、实验演示、做游戏、设悬念、开展竞赛、讨论等.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的导入无论用何种形式和方法都是为了让孩子感受到数学的乐趣,都是为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欲望,唤起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愿学、善学、乐学,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秦翠兰.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技能[J].德阳教育学院学报,2001(02).

[2]金荣光.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技巧[J].学周刊·C,2009(12).

[3]刘娟娟.小学数学教学技能[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