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居民点土地整治项目工程实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居民点土地整治项目工程实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提要] 本文以桂林市雁山区草坪乡土地整治项目工程实践为例,提出土地整治与农村建设相结合,把节约、集约用地落到实处,为同类土地整治项目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土地整治;工程实践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7月24日

一、项目治理区基本情况

项目区位于桂林漓江东岸,东南部为岩溶较发育的海拔300~500米的高丘,西部、北部及东北部为海拔在150米以下的丘陵区,位于区内东南部的冠岩景区,有着世界最有代表性的喀斯特地形地貌。境内耕地范围内地势平坦,土质肥沃,田块相对整齐,但高坎较多。项目区涉及一个乡镇两个行政村11个自然村,共4,830人。项目区属丘陵地区,山、林地较多,但大部分耕地集中连片、整理地形相对较缓,拟建设面积665.31公顷,其中草坪村320.64公顷、潜经村委252.09公顷、大田村委92.58公顷。

二、项目建设内容与投资

项目建设将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统一规划建设,改善农田基础设施,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全面提高耕地质量,并且通过采取一定工程措施后提高项目区防洪抗旱能力,提高土地利用率、复垦率和生产能力,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主要内容有:

(一)灌溉与排水工程。主要配套和完善项目区内现有水利设施,着眼于沟渠的整修及合理规划,为项目区灌溉提供保障,并配套田间灌排渠系,以达到旱能灌、涝能排的要求。

(二)道路工程。在原有道路路网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完善田间道及生产道路网络,使之形成回路闭合的系统,提高运输效率和耕作效率,为机械化耕作奠定基础。

(三)其他工程。主要是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风貌改造,对部分村内道路改建硬化,加设一些村内排水设施。

项目建设期工期为12个月,从2012年6月开工至2013年5月完成。工程总投资为2,494.91万元,平均每公顷投资3.75万元。资金筹措方式:自治区耕地开发专项资金投资。

三、工程平面布局

(一)灌溉与排水。项目区内原有的渠沟大部分为土质,淤积严重,很多渠、沟的供水、排水能力比较差,且分布零乱。规划设计将考虑原渠沟的利用情况分别处理:对大部分弯曲、占地多且利用程度不高的沟渠,重新规划,废弃利用程度不高的沟渠,并将部分沟渠平整为耕地;对走向比较直且现状利用程度高的渠沟进行裁弯取直整修后再利用;合理规划新建部分沟渠,达到不浪费原有沟渠的目的。

1、灌溉系统布置。项目区属引水灌溉工程,灌溉用水主要来源于冠岩水、漓江、兰口水库及山泉河流。由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兴修水利,支渠和斗渠布置网络已经较为完善,但项目区内深入田间的原有渠道多为土渠,串排串灌,渗漏、淤积较大,淤塞严重,灌溉水利用率低,未能形成有效的灌溉网络,造成尾水耕地灌溉困难,部分渠道由于损毁,造成其控灌面积缩小。结合项目区灌溉的实际情况,对原有的部分引水土质渠道进行硬化改建处理,并增设部分下级渠道,以提高其灌溉水源的利用效率。

2、排水系统布置。漓江是整个项目区排水系统的主要骨架。

(二)田间道路。道路是农田基本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农业机械化等各方面的需要。规划中道路系统的布置坚持区内外道路系统成为一个整体的原则,田间道路布置则主要考虑在各行政村之间及与外界交通相连的情况,各村相互连接及耕作流向,以现有主路为依托,利用现有的村道和田间小道进行布局,在不改变大体交通流向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布置,以达到出行便捷的目的。同时,在修建田间道路时,考虑适当的提高田间道路规划的标准。

(三)其他工程

1、结合新农村建设工程。为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善村庄面貌,提高群众生活条件,应当地群众要求,规划对各村屯通屯路及屯内路进行改建硬化,以改善村屯道路面貌。为改善原来村内的排水体系,美化环境,沿新修村内道路附设排水渠。

2、防洪墙。大田村内主要防洪沟,受所在地四周环山,山洪破坏影响,区内抽水房西侧有一处积水十分严重。因此,在冲沟段50米修建高2米的防洪墙。

3、农桥。根据当地村民的要求,在河伯源村新修6×4m农桥一座,以便用于农产品运输及日常通行,接通潜在旅游开发景区交通咽喉。

四、结语

整治后仍将基本维持现有土地利用格局,根据各村耕作区域及作业流向进行道路设置,原则上对原有主要耕作道路进行改扩建、硬化处理,增加其通行能力;按照村民意愿适当增设生产路,使路网达到贯通相连,解决运输问题。灌溉渠道及排水设施则依照自然地势及耕作用水需求进行布设,以达到旱能灌、涝能排的整体目标。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彦随,朱琳,李玉恒.转型期农村土地整治的基础理论与模式探析[J].地理科学进展,2012.6.

[2]孟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2.5.

[3]陈美球,龚捷,鲁敏,吴月红.科学推进我国农村土地整治的策略探索[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