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十二五”如何开好局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十二五”如何开好局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将审议中央提出的“十二五”规划建议,这关系到未来数年中国经济发展。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2011年经济工作指导思想和重点任务,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就是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的主题和主线,切实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从而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为什么强调“十二五”要开好局、起好步?这其中有深刻的历史原因和明确的现实针对性,以及对未来发展格局的深度思考。

从历史上看,特别是从改革开放30多年来看,新的五年规划开局之年,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很高,追求较高增长速度的愿望也非常强烈。但这样的行为如果过度,往往会产生负面共振影响,造成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从而引发宏观经济的系统性风险,进而不得不进行必要的调整。

从现实来看,目前全球需求结构出现了明显变化。国际市场复苏速度比较缓慢,很多国家都在力求增加传统产能并扩大出口。国内一些行业和领域产能过剩现象也比较严重。

如果在“十二五”期间继续盲目扩大产能,就会使原有的供需矛盾更加尖锐,也会使实体经济对货币供应的需求非正常扩大,这不利于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展望未来,世界经济格局正在进行深度调整,很多产业面临新的技术突破。国际金融危机使得各种不确定因素增加,如果采用传统生产方式继续扩张,不但会遇到资源、环境的强烈约束,而且会面临生产函数和技术标准变化引发的风险,还可能造成平衡国际收支方面的新困境。

正是基于这些原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强调,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通过体制创新、科技创新,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实现“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需要特别重视三个问题:

第一,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

总体上看,“十二五”期间,中国的发展仍然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但是当下外部环境对中国经济发展所提供的历史机遇,与改革开放初期全球生产能力转移所提供的历史机遇有很大的区别。

上次机遇是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上升所造成的跨国公司在全球配置生产能力,而中国坚持改革开放,充分发挥劳动力成本低的比较优势,抓住并用好了成为全球制造大国的历史机遇。

这次机遇则是在全球总需求出现萎缩、中国市场加快扩张的背景下,中国正在形成创新发展的模式,并努力成为国内市场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历史机遇。

因此,我们应该理性分析两次机遇的重要区别,既要保持和提升传统制造大国的优势地位,又要通过努力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成为新的市场大国,用制造大国和市场大国两个优势支撑中国的和平发展,并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第二,要重视规划的目标设定,坚持内需和消费导向。

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鲜明的特点是,把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和改善民生,作为规划目标的逻辑起点。扩大内需的重点是扩大最终消费需求,而扩大最终消费需求的目的和源泉是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消费能力。所以,必须顺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进程,增强消费对投资的导向作用。

与此同时, 中国要通过加强教育,提高劳动者对市场竞争的适应能力;通过扩大就业和完善创业环境,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通过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政府公共服务体系,来改善人民群众的消费预期;通过完善和提高供给体系的条件、效率、弹性和质量,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努力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逐步增加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我们必须防止在增长速度方面盲目地攀比,防止借“十二五”开局盲目地扩大规模,走粗放生产的老路,防止各种不正常的短期行为,切实把开局之年的工作重点转到扩大内需、改善民生、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来,努力实现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第三,要做好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本身是一场重大的改革,为了实现“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我们必须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快改革的进程,努力构建有利于转变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和利益轨道,特别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方向,深化价格、财税、金融等领域的改革,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产权保护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增强国有经济的竞争力,扩大非公有经济的市场准入。

此外,还应特别注重准确界定政府和市场的分工,进一步完善干部政绩考核制度,力争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的进展。

从中国过去30年改革的经验看,我们坚持了两个非常重要的原则:一是目标导向,或者叫原则导向。我们的目标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二是问题导向。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有很多紧迫的问题,需要进行改革,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出现。未来的改革,应该继续坚持这两个原则。

如今目标已经非常清楚,即扩内需、促消费、改善民生,最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我们的中期或者长期目标。

而我们的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归纳,但是我认为,解决外部失衡和内部失衡两个问题可能尤为关键。

所谓外部失衡就是,现在国际收支顺差过大;所谓内部失衡,即是投资率过高,消费率过低。

解决这两个问题所需要推进的改革,可能是最优先的改革。

作者为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