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美的告别美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美的告别美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看看上市公司美的电器(000527.SZ)的2012年年报,你就会明白,为什么母公司美的集团要让其成为历史。

去年美的电器营业收入约为681亿元,比2011年的931亿元直线下降了26.89%,还赶不上2010年的745亿元。而另一迈过千亿门槛的中国家电标杆企业格力电器去年年收入超过1000亿元,将美的电器远远抛到了身后。须知,与美的长长的产品线不同,格力所专注的不过是空调这一单一品类。

4月1日,美的电器公告,宣布美的集团拟以换股吸收合并美的电器方式来实现整体上市。美的集团发行A股,换股吸收合并美的电器,美的电器的法人资格将注销。

新的上市公司美的集团和美的电器最大的不同,在于多了三块优质资产:小家电、电机和物流业务。去年这三块业务总营收逾300亿元,其中小家电业务年营收为257亿元。

虽然和格力、海尔并称为白电三强,但格力拥有技术优势,海尔底蕴深厚,家电行业观察家、夸父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首席顾问刘步尘指出,近年来美的过度扩张导致伤筋动骨,在空调冰箱洗衣机领域暂时难与争锋。新注入的三块业务也许将为美的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杀出重围另辟蹊径。和大家电业务相比,这三块业务的毛利率更高,市场潜力更大,在合并后新公司中收入份额占比将达到30%,净利润贡献占到45%。尤其是小家电业务,毛利水平在30%以上。按照美的集团董事会主席方洪波的说法,“美的小家电是国内小家电行业的绝对龙头,拥有中国最完整的小家电产品群,品类齐全,多个产品市场份额长期处于绝对领先。”方洪波表示,这三块优质资产的注入,将有助于美的“进一步巩固集团的行业地位和核心竞争力”。

整体上市完成后,美的将坐上家电股中的头把交椅。方洪波说,2012年美的集团营业总收入1027亿,上市后“预计成为中国制造销售规模最大,品类最多的家电上市企业”。

方案公布之后,美的电器接连四个涨停。

只是在股市中挽回颜面,这并非美的集团此次整体上市的意图所在。事实上,这次上市是美的战略转型过程中重要的一步,转型的迫切来自两个方面:第一,如何破解创始人与职业经理人关系的难题。第二,如何打破家电企业的千亿魔咒,暨企业一旦跨过规模千亿元的门槛,公司发展却开始停滞不前。

首先,整体上市符合何享健的利益。业内人士猜测,整体上市的最大推手,便是何享健。在中国,老板和职业经理人之间的冲突历来层出不穷,黄光裕家族与陈晓,冯军与曲敬东,都是起初相敬如宾,最后反目成仇。何享健将美的集团的经营管理权交给了方洪波,但美的的大股东仍然是何氏家族。刘步尘认为,美的集团整体上市,让何享健与何氏家族对职业经理人的监督更易实现,原本难以监督的非上市业务,随着美的集团整体上市,自然透明而可控;另外,上市之后,美的集团成为公众公司,职业经理人处在阳光下,受到的监督不仅来自于大股东,也包括投资者、媒体和其他公众,黑箱操作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对于方洪波等职业经理人来说,这次美的集团整体上市同样获利匪浅。据副总裁黄晓明透露,美的集团47名中高层员工将获得公司3%的股份激励,这些股份来源于何享健。目前美的集团持股高管共有7名,方洪波持股占比最多,为3.6%。此外袁利群、黄健、黄晓明、蔡其武、栗建伟、郑伟康等高管均持股3%至1%不等。美的集团整体上市后,这7名集团高管均将身家过亿。

对于第二点,2010年,美的集团继海尔之后跻身“千亿俱乐部”,2011年初,美的制定了新的五年规划,董事长何享健表示要“再造一个美的”,到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2000亿元。美的规模急剧扩张,产品品类达到了两万种,其中甚至包括足浴盆这样的产品。

市场很快证明,何享健的计划过于乐观和激进了。在家电下乡政策取消与经济大环境不景气的双重打击下,美的吃到了盲目扩大规模和过于依赖营销的苦果。2011年底,美的库存达到了历史最高峰,不得不大规模裁员,销售部门遭辞退的人员达到上万名,其中不少是当年刚招进来的应届毕业生。

2011年7月,何享健正式提出转型。美的追求的核心不再是规模,而是利润;导向不再是营销,而是产品;美的的关键词不再是多和大,而是整合与重组。

美的转型涉及股权治理、公司架构、经营模式、渠道等多方面。2012年8月,何享健交棒,方洪波接班,美的实现了从创始人时代到职业经理人时代的顺利过渡;2012年10月,美的集团控股股东美的投资控股将其所持有的美的集团15.3%的股权转让予融睿投资与鼎晖投资两家投资人,完善了公司治理结构,为集团上市做好了准备。

美的的产业体系也开始调整,旗下制冷产业集团、日电集团和机电集团等二级产业集团被取消,实现了“集团——事业部”的两级架构,事业部形成“9+2+1结构”,此外,制冷集团和日电集团各自旗下的中国营销总部也随之撤销,渠道回归事业部大模式,现在,方洪波已经表示,美的的库存已经降到了历史最低点。

方洪波也指出,美的已经“放弃过去盲目追求规模的发展模式”。过去一年美的砍掉多项非家电业务及低毛利产品。比如400元以下的微波炉。不过,在业界看来,美的一向喜用并购手段追求规模。4月1日,曾被美的租用五年之久的洗衣机品牌荣事达脱离美的,回归合肥国资委并交由合肥三洋管理。合肥三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金友华留下一句话颇耐人寻味:“荣事达为美的集团的白电事业已鞠躬尽瘁。”意指美的集团洗衣机业务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都很擅于用并购手段去借鸡生蛋。若整体上市成功后,随着资金的充裕,美的通过并购增加规模的筹码只会增加不会减少。方也说,要通过改善产品结构、提升产品附加值、提高产品竞争力,实现盈利最大化——但同时强调,必须“在适度的规模基础上”。

话说回来,抛却规模,美的目前还缺乏与竞争对手一争雄长的利器。在品牌国际化方面,美的无法与海尔相比,2012年年营收骤降,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由于美的战略性放弃了一些利润微薄的海外订单。在技术研发上,美的则逊于格力。虽然美的2011年投入4亿元巨资成立制冷研究院,集团规定各事业部每年必须将收入的3%投入研发,但格力的研发支出达到了全年营收的5%到10%,而且董明珠放言,对技术方面的投入“不设上限”。

即使论规模,美的集团整体上市后,家电股营收第一的交椅恐怕也坐不了多久,因为2013年美的的年收入预计为1187亿元,而格力预计将在去年基础上增长20%,也就是1200亿元。如果不想被格力又压一头,方洪波必须拿出更有效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