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破”儿童读经质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破”儿童读经质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自王财贵先生倡导儿童读经以来,读经班、读经学堂在大陆许多城市兴起,中华经典的诵读和学习也逐渐从课外延伸到课堂,从台湾扩展到大陆乃至海外。对此,予以肯定、积极响应的有之,对读经理念、内容和方法提出种种质疑的亦有之。笔者认为质疑者对读经是存有误解和认识偏差的。本文就将针对部分有关读经的误解做以简单“破”解。

关键词 经典 诵读 质疑 误解

中图分类号:K258 文献标识码:A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现代新儒学复兴,到王财贵先生发起儿童读经运动,再到近年来的国学热,读经(经典诵读)日益进入大众的视线。仅以“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首批15个试点省份之一的山东省为例,早在2010年就有3400余所大中小学校被列为试点。但仍存在不少质疑的声音,问题主要集中在:为什么要让孩子死记硬背那些成人都无法理解的东西?笔者认为这主要源于对“读经”的认识偏差。本文直接从“读经不等同于死记硬背”、“儿童能够读懂古代经典”两方面对读经质疑做以简要“破”解。

1读经不等同于死记硬背

“全球读经推广第一人”王财贵先生所倡导的“读经”,即利用十三岁之前的儿童发展关键期,大量诵读承载人类文明最高价值的经典书籍。

“读经”两个字,已经道出了经典诵读的学习方法和内容,“读”就是诵读,“经”就是经典(“诵读”有“素读”和“吟读”之分,本文所说的儿童读经主要指“素读”)。“读”就是读,不要求背,不要求理解和立即照着行动。但在实践中,这两个字经常被曲解,从而生出很多疑问和不确定性。

“诵”就是“背诵”,为什么说“不要求背”?因为熟读自能成诵,读经绝不是功利地以能背为目的来迫使孩子死记硬背。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蕴涵了朴素但久经考验的道理,正所谓“不言之教”、“无为而治”,长期坚持素读自会在潜移默化中对人的心智成长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

有人会说“不要求理解”就是“不求甚解”的“死记硬背”,非也。文言文对如今的大多数中国人而言,无异于外文。儿童学外语最初也不是从语法开始,最初的学习离不开背单词和通过朗读、背诵来培养语感;同样,文言文语感的培养是其学习的重要突破口,而诵读是培养语感的最佳方式。

因此,诵读是符合语言学习规律的,绝不等同于死记硬背。

2儿童能够理解古代经典

有人说,大人尚且读不懂古代经典,为什么要让孩子读?中国近代以来的特殊历史背景,致使今天的大多数成人没有接触过古代经典的学习,十有八九不懂文言文。但不能因为自己不懂而狭隘地认为下一代也没有必要懂。

事实上,孩子是能够理解、感知古代经典的,并且对言语背后语义的理解不完全依赖于是否认识文字和是否能完全理解具体文字所代表的意义。甚至成人的解释都是不必要的,只需适当引导。不能把孩子太当孩子,但这不是说要用成人的规则来要求儿童甚至扼杀其天性,而是强调成人低估了儿童本就有的、甚至在某些领域超出成人的能力。

前面说“不要求理解”,完整说来是“不要求此时一定理解”。首先,经典好比充满智慧、阅历丰富、德高望重的老人,成人对其理解也不一定能“尽意”。如果因不能完全理解就不去了解学习,那么所谓创新、超越将无从谈起,人类文明的发展也将停滞。其次,我们主张素读,教育者尽量不做解释,除非教育者能够确定自己理解得正确。现在多数教育者是在无经典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对经典的理解很难做到准确无误。但对于明显不合时宜的成分,也应及时引导。

为什么说“不要求立即照着行动”?因为经典包涵人类行为规范的最高准则。依照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从 “前习俗水平”到“习俗水平”,再到不是所有人都能达到的“后习俗水平”第六阶段,逻辑与道德的发展贯穿人的终生。

同样,道德水平的发展贯穿于儿童自然生长过程中,需要与个人所处的环境、阅历以及认知发展水平共同发生作用。孩子的年龄和阅历暂时都不支持对这种最高准则的完全理解和内化,故不能要求孩子立即照着行动,但诸多读经案例说明孩子读经之后行为发生了可喜变化。

因此,还是应当抓住孩子的记忆黄金期先将蕴涵智慧的经典储存下来,使之随个人知识经验的积累和认知能力的提高而共同作用于个体发展。这与斯宾塞“教育预备说”也是不谋而合的。

在西方文化入侵、西方文明得到绝对话语权的今天,中国文化主体性建设的要求日益迫切。“人立而后凡事举”,人才培养是关键。从 “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经典都没有缺位。但大多数人对读经的方法、内容及其重要性还没有充分的认识。希望有更多的人走近经典,坚定读经的信心和决心,使经典诵读在家庭、学校和全社会中蔚然成风。愿全民读经读出道德中国、和谐社会;愿更多具有民族文化底蕴、全球视野的中国人能走出国门,为中国文化主体性建设和世界文明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徐洁.山东3400所学校诵"四书五经"明年全国开展诵读[N].齐鲁晚报,2010-9-27.

[2] 孙景坡.学好文言文从培养语感开始[J].教苑荟萃,2009(12).

[3]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4] 斯宾塞.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