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音乐与语言的相互作用及其对综合高校公共音乐教学的启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音乐与语言的相互作用及其对综合高校公共音乐教学的启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近20年来,国内外认知神经科学和心理学领域对音乐语言关系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把对二者的认识从感性描述阶段提升到科学实证阶段,也为当前综合高校公共音乐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选择合适的曲目和改进音乐欣赏课教学模式,将音乐欣赏与思维技巧、语言表达、古诗词赏析、音乐旋法教学等结合,被认为是现有条件下利用音乐与语言的相互作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音乐艺术;艺术语言;综合高校;公共音乐教学;音乐欣赏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Interactive Function between Music and Language and its Impact

upon Public Music Teaching in Comprehensive University

MI Yong-ying

(School of Arts,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250100)

一、音乐与语言共有的大脑神经机制

音乐与语言同样以听觉刺激和声音认知为基础、都有复杂的句法规则、在人脑中有特定的认知区域,这些早已是科学研究者的共识。但过去一般认为:作为人脑语言中枢的布洛卡区,产生协调的发音程序、提供语法结构等语言功能是其专属职能。德国马克斯-普朗克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观察了改变那不勒斯六和弦(bⅡ6)在大、小调背景下和声序列中的出现位置所引起的人脑活动变化,通过脑磁图及源分析,认为人们对这个不符合预期的下属组变和弦的觉察激活了布洛卡区及其右半球的镜像区。该研究使布洛卡区的语言专属性受到质疑,表明人脑的音乐认知区域与语言加工区域存在重叠。在由他们主持的另一项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研究中,研究人员将不符合预期的和弦连接呈现给没有音乐基础的被试,发现这些和弦序列所激活的大脑区域包括布洛卡区、维尔尼克区、颞上回、颞横回、颞前部表层和颞平面、前上岛皮层等,不仅将对音乐加工所涉及的大脑区域的解释具体化,更证实了这些皮层网络并不具有语言专属性。尽管音乐和语言可能共享某些神经资源得到国内外研究者较普遍的认同,但对于具体的激活部位尚存在不同观点。例如:我国研究者李恩中等认为,音乐与语言共同的激活部位为双侧额上回、双侧颞上回(非维尔尼克区)、颞中回。

二、音乐学习与语言习得的相互影响

根据上述实验,不难做出这样的推理:既然音乐与语言享有共同的神经机制,那么无论针对哪一样的学习都会促进二者共享脑区活动的发展,也势必会对另一样能力的习得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事实上,这个推理早已为国内外大量的科学实验和行为测试所证实。

1.音乐学习对语言能力的正迁移

香港中文大学陈瑞燕等研究者选取60名本校女大学生作被试,把一组16个单词让被试听3遍、并尽可能多的回忆出来,结果显示:12岁之前接受过至少6年西洋乐器训练的30名学生,语言记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一项在德国进行的实验对194名三年级男孩进行阅读、拼写和非语言智力因素测试,被试中有53%学习过乐器演奏。结果显示:学过乐器的孩子智力水平比对照组高、在拼写方面的表现也较好。Schn等研究者选择音乐短句和法语的口语短句,并将部分句子和旋律末尾音的基频做不同程度升高,然后分别播放给第一语言为法语的成人被试和儿童被试。结果表明:无论是面对音乐中还是语言中微弱的音高变化,成人被试里受过专业训练的职业音乐家辨别能力均高于对照组,而两组8岁左右的儿童被试里,学习过4年左右音乐的一组辨别能力也胜过对照组。相似的实验范式后来被用于测验音乐训练能否影响对并不理解的外国语言中音高变化的觉察,结果表明:面对听不懂的葡萄牙语短句句末音高的微弱变化,接受过至少14年音乐训练且定期练习乐器的一组法国被试比对照组辨察能力更强。以上几则实验说明:音乐学习不仅对人的语言记忆有长效影响,还有助于提高拼写能力、音高辨识力等,这些都是语言学习中不可多得的能力优势。这种由音乐学习带来的能力优势不但体现在母语认知时,对外语学习同样有促进作用。这个结论恰好可以为下面的英语能力测试做出解释――缑斌等外语教师在音乐学院学生中选择音乐综合才能测试成绩80分以上和70分以下者各30名,作为A、B两个对照组,用同样的标准化试题对他们进行英语能力测试,结果显示:A组得分70以上者占本组总人数的90%,B组得分70以下者占本组总人数的67%。多数学生的音乐综合才能与外语能力测试成绩成正比。

2.语言习惯对音乐能力的反作用

关于音乐与语言相互作用的研究多数集中在音乐对语言学习的促进,成果极多,此处不再累述。近年来语言习惯对音乐能力的影响也陆续被报道,提醒我们从另一个侧面认识音乐与语言的关系。

研究者Patel等用计算时间间隔多变性的方法来衡量音乐与语言的节奏特征,他们选择了民族主义音乐时期的6位英国作曲家和10位法国作曲家的作品,通过比较,发现英国和法国音乐主题在节奏方面有很大不同,而同样的区别也体现在英、法口语的节奏中,由此证实了同一文化中口头文学给音乐留下的印记。美国研究者Hannon的实验进一步验证了这个观点。实验人员先将英文和法文歌曲的器乐版本播放给被试,然后重复播放同样的歌曲,但去掉旋律中的音高变化(将所有音高都用c1来替代)、仅保留原有旋律的节奏框架,两种情况下被试都能够分辨歌曲最初是由哪种语言写成的。这个实验的目的是测试听者能否发现纯音乐中节奏的不同,但从侧面证实了语言节奏会在音乐创作中产生潜在影响。

三、音乐与语言的相互作用对综合高校公共音乐教学的启示

着眼于音乐与语言关系的认知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研究使得对这两种人文现象的认识有了更可靠的自然科学依据,也为当前的学校教育工作提供了宝贵启示。关于用音乐促进语言学习,已有人做过专门论述,因此本文仅对如何利用音乐与语言的关系促进音乐教学略陈管见,且鉴于综合高校公共音乐教学对提高全民素质的特殊意义,特将论述限定在这一范围。

受种种条件的限制,目前我国综合高校中的公共音乐教学多以欣赏课为主,而现有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模式一般是先由教师介绍作品相关知识、然后播放音乐。笔者认为,在现有教学条件下,音乐欣赏课可以从选择曲目和改进教学模式入手,发挥音乐与语言的相互作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聆听音乐与思维技巧、语言表达的结合

在搭建音乐与语言的桥梁方面,标题音乐无疑是最好的选择。欣赏这类作品时,教师事先可以不告诉学生曲名。初听之后,引导学生回忆曲中出现过的音乐形象,让学生用语言描述感受;分段欣赏,逐段组织学生讨论音乐家用哪些音乐要素来描绘音乐形象;复听之后,让学生谈谈/写下自己对音乐要素和音乐形象之间关系的理解;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查询有关本曲的知识;下节课开始时,由学生讲述该曲作者、创作背景等,并再次欣赏作品作为复习巩固。这样的教学模式既加深了学生对曲目的熟悉程度和对音乐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相应锻炼了其语言表述能力和思维水平。舒曼的《童年情景》、圣桑的《动物狂欢节》、拉威尔的《鹅妈妈组曲》、普罗柯菲耶夫的《彼得与狼》以及我国民族音乐中的唢呐曲《百鸟朝凤》、笛子曲《荫中鸟》等都可以作为此类授课材料。

2.音乐欣赏、古诗词赏析与音乐旋法教学的结合

依曲填词是旧时歌曲创作的主要方式,中国古代许多诗词作品原是能够入乐歌唱的歌词,其结构和节奏受到产生之时既有旋律的影响,进而又影响到后世模仿该体裁的诗词作品的结构和节奏,并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口头语言、口传民歌乃至民间器乐曲的结构和节奏。例如:各地流传的“起承转合”结构四句体民歌,很多就保留了古代歌曲的节奏信息,也能与现存的一些四句体古诗词节奏相吻合,有些民歌旋律中可以很方便地填进情绪相符的古诗词。在欣赏这样的作品时,可以让学生在熟悉了民歌的旋律和原词后,试着把自己熟悉的古诗词填进旋律中,既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语言知识和语言习惯加深对旋律的记忆,又可以巩固学生对已有文学知识的掌握,并锻炼其发散思维能力。

中国民间乐音的旋律发展方法与古代诗词的修辞手法很多是相通的。例如:民间音乐中常见的“鱼咬尾”与诗词作品中“顶针格”功能相同;民间音乐中常见的“合头”、“合尾”等在《诗经》古歌词中比比皆是,等等。利用学生熟悉(或者不熟悉但易理解)的古诗词作品与音乐作品做比照,不仅可以辅助对音乐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加强学生的文学修养,可谓一举两得。

西方音乐中,也有许多类似“起承转合”式的单乐段作品或大型作品主题,以及类似“鱼咬尾”、“合头”、“合尾”等方式的旋律发展手法,教学中也可以适当选用。

与培养尖端人才的专业音乐院校相比,综合高校更多地承担起培养高品位音乐爱好者的任务,在全面提高国民音乐素质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故而借鉴其它领域的优秀成果启发和促进综合高校公共音乐教学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另外,目前国内关于音乐与语言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发挥国内综合大学学科资源优势、整合不同专业的研究和教学力量在音乐与语言关系的研究与应用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也是我们未来的努力方向。(责任编辑:贾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