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假性动脉瘤原因分析与护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假性动脉瘤原因分析与护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假性动脉瘤是指血管外存在一个或多个腔隙,内部有血液流动,并经通道(瘤颈部)与动脉相连,收缩期动脉血液经过瘤颈部流入瘤腔内,舒张期血液回流到动脉内。由于瘤壁内没有动脉组织(如中膜或外膜),故称为假性动脉瘤(PSA)。经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血管穿刺部位假性动脉瘤为少见的血管并发症,国外文献报道其发生率约为0.3%~8%。2004~2006 年我科实施脑血管造影术150例,术后并发假性动脉瘤2例,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后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150例,男88例,女62例;年龄19~83岁,平均56.7岁;均在局麻下行全脑血管造影术,其中30例脑梗死患者于造影后即行急诊脑血管腔内溶栓术。操作方法采用改良Seldinger穿刺技术,常规穿刺右侧股动脉。2例患者术后1~3天穿刺部位出现肿胀,局部可触及搏动性肿块,质硬、有血管杂音、面积大小不等,患者诉穿刺处疼痛难忍,活动受限,经超声多普勒检查确诊为假性动脉瘤。在超声引导下用手压迫时间1~2小时,弹力绷带包扎24小时,沙袋压迫8小时,反复治疗2次后瘤口愈合。

原因分析:①患肢制动不佳: 患者配合性差是形成假性动脉瘤的原因之一,主要是医护人员没有做好术前教育或术后患者耐受性差,因紧张和肢体长时间制动带来的不适导致频繁换动。②肥胖:肥胖者穿刺时动脉搏动不明显,给穿刺带来困难,压迫时又较难找准穿刺点,以致压迫不彻底,穿刺口闭合不完全。③穿刺技术: 介入手术过程中操作人员由于穿刺点过高或过低,或刺破动脉后壁,或误入股浅动脉均可使假性动脉瘤的发生率增加。因此,操作人员在实施介入手术前必须准确地确定股动脉的位置,估计鞘管型号的大小,对于穿刺困难者,应在X线或超声定位下穿刺或由资深的人员操作。④术后压迫: 介入术后拔出鞘管后用左手的示指和中指压迫股动脉穿刺处,一般在皮肤穿刺点的正上方1.5~2.0cm处,至少压迫20~30分钟;如无出血,则在穿刺点上放置纱布并加压包扎,并用沙袋压迫4~6小时,指导患者取平卧位6~24小时,保持大腿伸直。术后压迫时间不够或位置的不准确是术后形成假性动脉瘤的原因之一。⑤抗凝药的应用:介入术前充分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有助于减少支架植入术后急性或亚急性血栓形成,但可增加假性动脉瘤的发生率。因此,术前应正确使用抗凝剂治疗,对术程较长、使用过量抗凝药的患者,术后压迫和观察时间要长。

护 理

做好手术健康教育指导。术前要进行充分的教育,让患者了解到活动可能带来的危害,术中患者不能耐受疼痛时可以给予患者一些精神上的安慰,鼓励患者坚持穿刺侧肢体不能乱动,对烦躁不安者遵医嘱给予镇静药物。术后患肢制动24小时,有些患者卧床时间长会腰酸背痛,要给予按摩。不适应床上平卧小便者,在诱导排尿失败后,护士协助下在床上适当侧身排尿,仍不能小。便者及时给予导尿,尽量避免剧烈咳嗽、打喷嚏、用力大便等。

穿刺部位的观察: 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外,护士要观察穿刺点周围是否有出血、皮下瘀血及血肿的形成,一旦有出血、血肿,应早期发现并立即通知医生,重新给予包扎、压迫止血。严密观察出血情况、血肿范围的变化,并做好记录,同时观察穿刺侧肢远端的血液循环情况,如足背动脉搏动、肤温;加压包扎解除后,查看局部有无肿块及搏动感,听诊有无血管杂音。

心理护理:假性动脉瘤一旦出现,很多患者都会表现出焦虑、烦躁,恐惧,假性动脉瘤局部的疼痛、肿胀等不适,也会加重患者心理反应。因此要及时给予解释、安慰和鼓励,做好心理疏导,让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充分的了解,告诉患者积极有效的加压处理后,血肿能逐渐吸收,不会影响日后活动。同时抑郁、焦虑、紧张的心理可导致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及血浆儿茶酚胺水平升高,使全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有导致瘤体破裂的危险,因此心理护理是很重要的。

讨 论

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是诊断脑血管病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是目前评价脑血管的惟一“金标准”[1]。然而DSA作为一种有创性检查,存在操作风险及并发症。假性动脉瘤的发生与患肢制动不佳 、操作方法、术后护理相关,因此医护人员需密切合作,积极预防,早期发现、及时治疗,以减轻病人痛苦。

参考文献

1 姜卫剑,王拥军,戴建平.缺血性脑血管病血管内治疗.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