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及施工质量管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及施工质量管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沥青路面以其行车平稳、舒适而造价低廉、工期短等优势,受到道路施工工程的青睐。但由于受到交通量增长,再加上设计、施工、采用材料和养护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了诸多沥青路面病害。本文列举了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并分析了其成因,提出了从人、原材料、机械及施工工艺等方面,加强对沥青路面施工质量进行管理的策略。

关键词:病害成因施工工艺管理

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业的飞速发展,公路运输呈现车流量大和轴载重的情况,导致沥青砼路面损坏严重,要想延长沥青砼面层的使用寿命,必须加强沥青砼路面施工质量的管理,有效地提高沥青砼面层的热稳性、不透水性、耐磨性、抗滑性、耐久性和抗疲劳破坏性。

一、沥青路面常见的病害及成因

(一)裂缝类

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主要有纵向裂缝和横向裂缝和网裂三种,下面分别加以介绍。

1.纵向裂缝

沿道路的纵向开裂,一般与行车方向基本平行,但长宽不等。产生的主要原因有:混合料摊铺时纵向施工搭接不好,冷接缝结合不紧密;纵向沟槽回填土压实质量差而发生沉陷;局部地基的不均匀沉降。

2.横向裂缝

是与路面中线近于垂直的裂缝,裂缝起初大多出现于路面两侧的硬路肩,逐渐发展而贯通全路幅。贯通裂缝沿路面大致呈均匀分布。横向裂缝的主要成因:材料收缩、沥青及混凝土的温缩以及差异沉降。

3.网裂网裂是相互交错的疲劳裂缝,形成一系列多边形小块组成的网状开裂,它的初始形态是沿轮迹带出现单条或多条平行的纵缝,而后,在纵缝间出现横向和斜向连接缝,形成缝网。网裂主要是由于路面的整体强度不足而引起的。另外,沥青老化和汽车严重超载,使基层产生疲劳破坏也是导致沥青面层形成网裂的重要原因。

(二)变形类

车辙属变形类,是指路面上沿行车轮迹产生的纵向带状凹槽,深度1.5cm以上。车辙是在行车荷载重复作用下,路面产生永久性变形积累形成的带状凹槽。产生车辙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设计不合理以及车辆严重超载导致的。影响沥青路面车辙深度的主要因素是沥青路面结构和沥青混凝土本身的内在因素,以及气候和交通量及交通组成等的外界因素。例如:沥青混合料油石比过大;表面磨损过度;雨水侵入沥青混凝土内部;由于基层含不稳定夹层而导致路面横向推挤形成波形车辙。

(三)松散类

松散是由于集料颗粒与裹覆沥青之间丧失粘结力使集料颗粒脱落,从表面向下发展的渐进过程。现场施工质量控制不严是导致路面松散的主要原因:对原材料检验不严,集料中含泥量或粉尘超标,使集料颗粒脱落,造成路面局部松散;现场施工产生离析现象;沥青面层密实度不足,导致粘聚力降低,集料就容易从混合料中脱落而形成局部松散;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过高,导致沥青老化,降低与矿料的黏附性。

(四)坑槽

路面表层局部松散,形成凹槽,在水浸和车辆作用下进一步扩大发展为坑槽,严重影响着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其成因主要是:面层厚度不够,沥青混合料粘结不好,沥青加热温度过高,碾压不密实;摊铺时,下层表面泥灰、垃圾末彻底清除,使上下层不能有效粘结;路面罩面前,原有的坑槽、松散等病害未完全修复;当路面出现松散、脱皮、网裂等病害或被机械行驶刮铲损坏后,末及时养护修复。

二、施工前期管理

(一)对人的管理

人员素质高低是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之一,合理配置施工人员、在关键工序上多配置几名责任心强、技术高的施工人员是非常必要的。生产过程中各工序和主要岗位必须由有经验的人员或经过培训取得上岗资格的人员操作或管理。要有明确、严格的岗位责任制。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时各工序相互联系非常紧密,而且往往是连续作业,所以人员配置必须是双班制。

(二)原材料的管理

材料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的好坏,因此严把工程质量关,首先应从材料着手。材料的数量是否充足直接影响到工期及路面铺筑的质量,所以对材料工作要给以充分的重视和管理,材料选厂以后要送到具有一定资质的检测机构或业主指定的检测机构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场,同时要随机抽检,保证进场的材料满足质量技术指标的要求。抓集料检验,从加工性、结构性两大指标狠抓落实。粗集料要注重颗粒尺寸、形状、松软质和粘附性指标,签订供货合同时要注意保证粗集料筛分级配变异小,保证石料软弱颗粒、白云石、长石的含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细集料应注重砂当量(或0.075含量)和粘附性等指标,应严格控制砂,进场后及时搭棚防雨、防晒。

(三)对施工机械的管理

先进、良好的机械设备是保证质量、提高效率、加快进度与改善劳动条件的基础。机械管理主要是让各种路面施工机械处于良好状态、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施工机械设备的选择,除应考虑施工机械的技术性能、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可靠性及维修难易、能源消耗、安全、灵活外,还应考虑其数量配置,重要机械设备宜有备用设备。

三、对施工工艺的管理

(一)沥青混合料拌制

1.控制拌合温度。为保证矿料的拌合温度,矿料的进料温度要控制在175℃~190℃,机制沥青混合料出厂时的温度要保证155℃~170℃。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要求会更高。

2.拌和时间由试拌确定。必须使所有集料颗粒全部裹履沥青结合料,并以沥青混合料拌和均匀为度。

3.要注意检查混合料的均匀性,及时分析异常现象。如混合料有无花白、冒烟和离析等现象。如确认是质量问题,应作废料处理并及时予以纠正。在生产开始以前,有关人员要熟悉本项目所用各种混合料的外观特征,并通过仔细观察室内试拌的混合料而取得。

(三)沥青混合料摊铺

1.施工段尽量采用摊铺机整幅摊铺。加宽段采用摊铺机梯队作业,其纵向接缝,应在前部已摊铺混合料部分留下10~20cm宽暂不碾压,作为后面摊铺的高程基准面,并有10cm左右的摊铺层重叠,以热接缝形式在最后做跨接缝碾压以消除缝迹。摊铺机在工作前要进行充分预热,一般预热时间不少于30min,使熨平板表面温度大于160℃。

2.摊铺机应连续、稳定地运行,时快时慢或时开时停都会使熨平板的受力发生变化,出现上下波动。施工过程中振动频率和振幅的调整应按摊铺机类型、铺层厚度、作业速度、材料种类进行调整。研究表明,在厚度小于6cm时,采用高频低幅压实效果最好。

3.在供料系统上,受料斗空板不能每一车料收一次,要利用刮板输送器和料斗阀门控制好进入摊铺室的供料量,布料高度一般占2/3,并确保沿螺旋全长布料一致。要选择合适的料斗阀门开度,使其与供料速度恰当配合,进而达到刮板输料器连续、均匀地供料。

(四)压实质量控制

1.碾压温度碾压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沥青混合料的压实质量。经实践发现,使初压为110~130 ℃,复压90~110 ℃,终压70~90 ℃为宜。

2.选择合理的压实工艺、压实速度与压实遍数要想减少碾压时间、提高作业效率,选择合理的压实工艺、压实速度与压实遍数非常必要。在保证沥青混合料碾压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碾压的速度,从而减少碾压遍数,提高工作效率。必须严格控制压实速度,使初压为1.5~2.0 kmPh,复压4~5 kmPh,终压为2.5~3.5 kmPh。

3.选择合理的振频和振幅

振频主要影响沥青面层的表面压实质量。振动压路机的振频与沥青混合料的固有频率在共振效果下,可获得较好的压实效果。振幅主要影响沥青面层的压实深度。当碾压层较薄时,宜选用高振频、低振幅。由于施工的碾压层较薄,因此选择的低振幅确定为0.46 mm。

四、结语

综上所述,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因素,有设计方面的原因,也有施工方面的原因。因此,在优化设计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应该加强施工管理、提高现场施工质量,规范施工,尽量在提高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同时,延长使用寿命,提高投资效益。

参考文献:

1. 张登良.沥青路面[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版。

2. 黄芳:《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病害分析与对策》,《交通标准化》,2006年第6期。

3. 张肖宁:《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全面质量管理》,《公路》,2005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