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江苏省低碳经济发展现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江苏省低碳经济发展现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F42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9-000-03

摘 要 随着“低碳经济”概念的提出,中国以及世界各地相继探寻适合本地情况的低碳经济发展道路。作为中国沿海经济大省,江苏省从自身实际出发,结合现状中的成就与问题,着力进行产业调整,引进人才研发技术,提倡低碳理念,在建设低碳生态城市、试点工业园区及低能耗企业以实现低碳转型的过程中上取得了较大成效。

关键词 江苏省 低碳经济 试点 工业园区 低碳技术

一、低碳经济发展的国内国际环境――低碳经济是现代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与动力

(一) 国际

工业革命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增长速度的不断加快,全球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能源的大量开发和使用,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条件提出了严峻挑战。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保障能源安全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途径,发展低碳经济正逐渐得到全球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如今,随着其受重视程度的提高,低碳经济正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首先,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各主要国家国无不将刺激经济的重点放在新能源、节能技术、智能电网等领域,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新一轮增长的推动力量。其次,低碳经济以能源变革为核心,从产业结构、技术、社会生活、产业价值链分布等各个方面推动世界经济结构转型。最后,世界各地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建立,碳排放信用之类的环保衍生品的兴起,使得碳交易与金融创新迅速发展,推动环保事业的成长。

(二) 国内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迅速提高,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明显增强,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中国,国际社会要求中国承担"大国责任"的呼声日盛。发展低碳经济对于中国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如今的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加快推进,正处在能源需求快速增长阶段,“富煤、少气、缺油”的资源条件,决定了中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低碳能源资源的选择有限。中国经济的主体是第二产业,这决定了能源消费的主要部门是工业,工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又加重了中国经济的高碳特征。而且,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制约,是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

尽管面临如此艰巨的挑战,中国仍然致力于加快低碳转型,积极发展低碳经济。这主要因为低碳经济能够给发展中的中国带来的巨大机遇,首先,低碳经济有助于节约能源,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其次,作为全球新的经济增长点,低碳经济的发展可推动创新和先进技术发展,从而增加中国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第三,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应对气候与环境危机的根本出路。

二、江苏省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作为中国沿海经济大省同时也是能耗大省,江苏省一直致力于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降低能耗提高生产效率,以期实现低碳经济转型,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十一五期间,江苏省坚持将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作为发展主线,大力引进技术与人才,调整产业结构,扶持新兴产业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取得了显著成绩。如图1,自2005年起,单位GDP能耗已低于1吨/万元;到2009年,全省单位GDP能耗降至0.761吨标准煤/万元,显示出江苏省能源利用率的提高。而到2010年,江苏省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40%,高新技术产值比重达到33%,这表明新兴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江苏省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也应当看到,江苏与世界平均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江苏省面临如下问题:

1.经济发展对能源依赖度强,能耗总量居高不下,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加剧,由图2可以看出,自2005年至2008年,平均能源消耗总量增长率达到11.5%,可以说增长较快。而且煤炭等传统能源在江苏省能源消耗结构中所占比重仍然较大。

2.经济增长粗放的状况尚未完全改变,产业结构并未根本转变;虽然至2010年,三大产业从业人员结构已实现“三二一”重要转变,且第三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分别达到了40%与33%,但距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占生产总值80%的比重仍相差较大。第二产业中的重化工业为主和制造业的中低端化导致高耗能和高排放难以避免。

3.生活领域耗能比例逐年增长。低碳理念倡导与普及的力度不够,不仅是工业,居民用电、用煤、用气量都在不断增加,小汽车交通耗能也在增长。如表1所示,2010年4月以来,江苏省各月用电量均较2009年同期水平有所增长,居民用电增幅尤其明显,九月达到了38.9%。

4.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高。企业节能降耗主要依靠低碳技术的运用,但目前关键技术与设备对进口依赖程度较高,缺乏自主研发能力。整体技术水平不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较低。

三、促进江苏低碳经济发展的策略――以园区发展定位为例

今年出台的《江苏省十二五规划报告》中指出:我国已向全世界作出了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的承诺。减少资源消耗,发展绿色经济既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生产、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江苏作为资源消耗大省,缓解资源环境瓶颈约束,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已成为“十二五”发展的紧迫任务。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推动绿色增长,是这一时期的发展趋势,将引领未来发展的潮流。

为发展低碳经济,实现低碳转型的目标,近年来江苏省采取了大量措施。基于两种思路:一是考虑到苏南、苏中、苏北地区平衡,以及园区的不同类型;二是考虑高碳、低碳不同产业做出选择,力图兼顾。江苏省致力于通过试点打造一批低碳生态城市、低能耗排放新园区、低碳循环性企业,从而以点带面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在2011年2月召开的低碳经济试点工作推进会上,批准24家单位进行低碳经济试点,包括无锡、淮安、如皋、溧阳4个城市、南京江宁南京市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苏州市工业园区、宜兴工业园区等10个试点园区和10家试点企业,明确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十二五”规划。力争在“十二五”期间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9%。

低碳经济试验园区,就是建立在减少碳排放基础上,由制造企业和服务企业形成的企业社区。在该社区内,各成员单位通过共同管理环境事宜和经济事宜来获取更大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与一般工业园不同,低碳工业园既能获得比单个企业通过个体行为的最优化所能获得的效益之和更大的效益,还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因企业生产而产生的碳排放,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作为整合企业,组成城市的重要部分,试点园区建设中体现出江苏省发展低碳经济采取的各种措施,而园区的低碳发展理念贯彻了全省低碳转型的目标与计划。在进行低碳转型的过程中,低碳经济实验园区的建设无疑是重要的一环,10个试点园区都是在近几年的发展中表现突出的单位,以宜兴经济开发区与苏州工业园区为例进行分析,二者发展过程中体现出如下举措:

1.产业集聚促进低碳转型。

大多开发区在园区规划中都充分考虑到了产业集群,这不光体现在区域的划分上,还体现在制定招商引资与优惠政策的侧重上。

如苏州工业园区目前已确定将重点打造七个特色产业集聚区,实现产业“调高、调优、调轻”。 这七大集聚区具体包括“高新产业集聚区”、“新兴产业集聚区”、“总部经济集聚区”、“服务外包集聚区”、“物流会展集聚区”、“生态经济集聚区”及“旅游经济集聚区”。 而宜兴经济开发区已形成了光电材料产业、光伏太阳能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业为主的三大产业集群。新能源、新材料、光电子三大主导产业也呈现不断集聚集群之势。

2.创新机制吸引人才。

2008年,“江苏万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正式启动,计划在2008~2013五年内引进10000名左右海外高层次人才,集聚约50名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苏州工业园区计划自2010年起,用5年时间,每年重点引进和培养各级创新创业领军人才200名,同时引进高技能领军人才200名。而宜兴经济园区以招引行业领军人物为发展纲领,构建了“围绕人才定制服务,创新机制激活人才,建设载体支撑人才,组织产业依托人才”的人才生态圈,目前,已引进了100多为位行业领军人物和海龟创业精英,在不同岗位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充分实践了高端人才引领低碳产业的发展路径。

3.产学研结合,加大科研开发力度,实施深度开发。

苏州工业园先后引进了清华大学、人民大学等在低碳领域有一定科研成果和转化实力的公共服务平台,园区在苏州率先推进碳排放评测认证、新能源项目示范等创新举措,并将低碳发展纳入园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全面打造低碳新城区。

宜兴经济开发区借力清华大学等科研机构的优势,与他们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加快循环经济园区的深度开发,并对原有的传统产业实施全面的节能审计、能效管理,出台专门政策鼓励企业通过装备改造、技术提升等方式主动转型升级,开展专项整治,对“三高”企业实行限期关停并转等措施,全面推行节能降耗目标责任制。与此同时,加大低碳技术研发力度,推进碳捕捉和碳封存技术、能源高效清洁利用技术、低碳建筑与建设技术等重大关键技术攻关。

4.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

政府通过直接投入、政府采购进行财政支持,带动资金流入;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及相关奖惩措施、完善能效标准;制定招商引资条件与优惠政策,限制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企业进入园区,对新能源、高新技术企业实施优惠。鼓励企业进行市场化运作,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筹集资金。

5.“产城一体”科学规划,实现绿色增长。

宜兴经济开发区在园区设计中全面导入“低碳城市”发展模式,在产业分布、形态控制、社区配套、节能建筑、功能载体、生态多样等诸多方面推行低碳理念。围绕打造千亿级高新园区的目标,该区加大“产城一体”战略实施力度,不仅引进了北京建工、北京城建这样的实力企业,还集纳了荷兰尼塔、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等一批知名的规划建设专业团队,保障园区建设多出经典、树立品牌,以不断完善的功能载体和生产生活配套来满足人才和项目的需求。一批科研型功能载体和白领低碳公寓、商务广场等生活休闲型配套项目的建设,打造出园区的新城中心和重要功能的承载区,形成“生态-生活-生产”的新格局。

6.发展循环经济,通过静脉产业解决垃圾过剩与资源短缺的矛盾,提高资源利用率。

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发展垃圾回收与再资源化产业,如垃圾焚烧厂、废塑料再生厂、污水净化剂厂等;二是构建静脉生态产业链,鼓励园区内企业互换废弃物和副产品。

目前,苏州工业园区针对园区电子信息产业密集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引进了来自日本、台湾等地的著名电子废弃物回收厂家,以回收处置IT产业所产生的废弃物,并使之最大程度的资源化,探索开展区域性循环经济的新思路。

宜兴经济开发区鼓励园区内企业合作形成区域回收系统,如利用尾气发电,将冷却水循环利用等,一批以发展循环经济项目为特色的企业涌现出来,如双诚炭黑,以在裂解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中含有的可燃成分,引进一个尾气回收发电项目进行发电,他们还计划将废气输送给相隔较近的热点厂同其产生的甲烷废气一起燃烧发电,创造更为良好的经济效益。

试点园区的低碳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功,为江苏省实现低碳转型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这些新举措的成功实施,让我们看到了在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可行性。

四、总结

一直以来,江苏省作为中国经济发展大省,始终坚持走低碳经济发展之路,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也在积极探索解决之路的过程中。相信将来的江苏,能以其成功经验为中国更大范围内推广低碳经济理念提供借鉴。

项目名称:低碳经济下的企业发展研究――以江苏无锡为例

项目的编号:scx-201007

项目级别:江苏省省级项目:大学生创新实践

参考资料:

[1]Secretary of state for trade and industry.Energy white paper,our energy future:creating a low carbon economy.London:TSO2003.

[2]曹新.发展低碳经济:中国如何调结构.中国青年报.2010.03.29.

[3]王田.江苏低碳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管理观察.2010(1):221-222.

[4]董雅洁.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发展低碳经济的探讨.广西轻工业.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