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山西:医疗卫生惠百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山西:医疗卫生惠百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农合参合率创制度建设11年来最高;在全省70%的县启动实施了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从10大类41项扩展到11大类43项……山西省卫生系统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目标,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让越来越多的百姓感受到了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带来的实惠,“健康山西”建设谱写出新的篇章。

参合率创历史新高

2013年,全省应参合农民2217万,实际参合人数2202万,参合率达到了99.33%,创新农合制度建设11年来最高。人均筹资标准达340元,其中各级政府补助280元,参合农民个人出资60元,住院最高支付限额达15万元。

为了防止参合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山西省在提高农村居民大病保障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将结肠癌、直肠癌、肺癌、终末期肾病等20类重大疾病纳入保障范围,新农合住院实际补偿比例达到70%。前三季度,全省有9025人次享受到大病补偿,总报销额度达1.08亿元。此外,山西省还在阳泉、运城两市开展重特大疾病新农合保障试点工作,利用新农合结余资金为参合农民统一购买大病保险,最高保障额度可达40万元。

加快公立医院改革

山西省在总结首批34个县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新增49个县(市、区)开展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改革县数达到83个,占全省总县数的70%。

改革中,山西省确立了以医疗服务价格体系调整为基础、以改革基本医保支付方式为核心、以落实政府财政投入政策为保障,破除“以药养医”,重构补偿机制的改革方向。通过医保支付、价格调整、政府投入“三管”齐下,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建立长效性的补偿机制。截止2013年底,所有改革县已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实行“零差率”销售。

除了体制改革以外,省卫生厅狠抓县级医院服务能力提升,在83个试点县共确定了215个重点建设专科,组织35所三级医院对口支援83所县级医院,采取托管、组建医疗联合体、区域协同、派驻管理团队等多种方式,将先进管理经验“移植”到试点医院,使县级医院的服务能力在短时期内得到显著提升。

此外,山西省还积极探索城市大型公立医院改革经验,省人民医院、省眼科医院分别在城市医院对口支援县级医院和药品“零差率”销售方面进行了探索。

扩大实施范围

山西省不断扩大实施范围,在开展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县级医院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在没有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街办,开展了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工作。

启动实施了新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制定颁布了《山西省基本药物补充品种目录(2013年版)》,增补了198个品种。对1700余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人进行基本药物政策等相关知识培训。

建立了以省为单位的统一招标、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结算、统一监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采购新机制,中标药品价格与国家最高零售限价相比下降56.6%。同时,建立基本药物供货、配送企业诚信记录和市场退出机制,取消了13个配送企业和2个生产企业的供货资格。目前,全省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到货率保持在90%以上。

公共卫生服务均等

2013年,山西省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由去年的25元提高到30元,服务项目由10类41项扩展到11类43项。全省累计为2800万城乡居民建立了健康档案,对298万65岁以上老年人、244万高血压患者、63万糖尿病患者、8.4万重性精神疾病患者、29.5万孕产妇和166.7万0~6岁儿童进行了健康管理,所有的县(市、区)都开展了卫生监督协管服务。

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外,还实施了多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新改建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14万座,为2.3万余名儿童免费发放营养包431.4万包,完成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40万人、乳腺癌筛查4.9万人,26.4万育龄妇女免费增补了叶酸,21万农村产妇住院分娩得到补助。

还为3.37万名儿童12.28万颗牙齿实施了窝沟封闭,对1.5万人进行了上消化道肿瘤早期筛查,对7.2万人进行了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在10个县农村筛查管理1.2万例癫痫病患者。

完善卫生服务体系

大力发展优质卫生资源,完成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259个,启动了省直医疗卫生机构布局优化调整工作,目前已有4所医院基本确定新院址,其中山西省儿童医院新院区建设项目已完成了立项、选址等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将正式开工建设。

为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在城市,全省新设置建设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92所;在农村,开展了村卫生室全覆盖工程“回头看”,建立了乡村医生退养政府补助机制和村卫生室信息化运行经费补助机制。

此外,还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村卫生室开展了家庭签约服务试点工作。

同时,加强医疗机构床位优化整合,全省共核减闲置床位1.3万余张,为社会资本办医疗机构,以及发展儿童、中医、精神卫生、传染病防治、老年护理、康复等相对薄弱的专科医疗机构预留了空间。

引进培养双措并举

加大高端卫生人才引进培养力度,落实京晋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省内16所医疗卫生机构与北京13所医疗卫生机构建立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协作机制;与中华医学会合作设立了“三晋医学英才培育项目”;依托“百人计划”引进高层次专家14人。

强化基层卫生人才培养,组织630名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主治医师对口支援210个乡镇卫生院;为农村地区招收了270名定向免费培养医学生;对300名县级医院骨干医师、550名全科医师、2535余名乡镇卫生院骨干医师、2545名社区卫生人员、3.6万名乡村医生进行了业务培训。

落实预防为主方针

全省扩大免疫规划疫苗报告接种率以乡为单位达98%以上,结核病、艾滋病、麻疹等重大传染病和大骨节病、克山病、碘缺乏症等地方病得到有效防控,全省无鼠疫、霍乱等甲类传染病病例报告。科学有序地开展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推进健康教育与促进工程,创建了16个省级慢性病防控示范区。11个县城、6个乡镇创建的国家卫生县城(镇)通过了全国爱卫会的暗访。

依托山西大医院组建的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通过国家验收。圆满完成了突发事件医疗卫生救援任务16起,救治伤员624人。尤其是成功救治了汾西矿业“9・28”透水事故2名被困11天的矿工,创造了医疗救治奇迹。

加大执法监督力度

为净化医疗卫生服务市场。2013年,山西省卫生厅与省计生、公安、食药、军区、武警等部门联合开展打击无证行医和非法采供血专项整治,监督检查医疗机构、公共场所等各类监管单位6.6万个,查处案件3475件,取缔无证行医“黑诊所”702户次,对839家医疗机构的违法违规问题进行了整改。

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构建省市县乡四级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省市县三级成立了食品安全事故调查队伍,组建了山西省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食品中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监测网络覆盖全省60%以上的县(市、区),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事件监测覆盖所有县(市、区)。

中西医协同发展

新修订的《山西省发展中医药条例》于2013年 10月11日正式颁布施行,为山西省中医药事业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在全省启动了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在119个县(市、区)建立了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对吕梁山片区1万余名乡村医生进行了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

全省创建了12个省级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39个省级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6个省级中医药特色乡镇卫生院、40个县级名医堂、3个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全省新增7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专业)、2个国家级中医流派传承工作室,8个市县获得国家级中医预防保健项目,6所县级中医院成功申报为国家级特色专科。

加强政风行风建设

山西省卫生系统扎实开展了以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为主要内容的“三好一满意”活动。

二级以上医院全部开展了预约诊疗服务、优质护理服务和志愿者服务,群众就医感受不断改善。开通了12320卫生热线,共受理各类来电1.4万人次,咨询、投诉、举报、建议办结率和群众满意度均达95%以上。

联合新闻媒体对90所医疗机构进行了明查暗访,重点对医务人员收受“红包”进行专项整治,查处23人次,涉及金额5万元;查处小金库问题1个,涉及金额4.3万元;查处乱收费问题7个,涉及金额3.9万元;查处开单提成1人次,涉及金额2360元;查处收受药品回扣医务人员4人,2人移交司法机关。

为此,山西省卫生厅被授予预防职务犯罪先进单位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