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乖宝宝为何变了样儿?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乖宝宝为何变了样儿?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晓欢家人的烦恼

晓欢是个快两岁的男宝宝,他可是全家人的心肝宝贝!

晓欢生下来后几乎没怎么哭闹过,用姥姥的话说:“我们家晓欢咋这么乖呢!”大家一致认同:晓欢是个乖宝宝

慢慢地,晓欢会走路了,能到处拿东西了,还是很听话。比如,家人让他把苹果拿过来,晓欢就会乖乖地拿来;不让他碰插座开关,他就会乖乖地站到一边……

可是,最近家人发现,晓欢不乖了,什么事儿都想要尝试,而且常常是大人不让做的事儿,他反而越要做……

晓欢姥爷经常会收到杂志社寄来的样刊。过去,晓欢都是等着姥爷打开牛皮纸信封后才拿过去玩。现在可不行,非要自己拆开信封不可。那天,他拆不开,递给妈妈,意思是让妈妈帮忙打开一点,没想到妈妈却顺手把信封全都拆开了。这下可惹恼了晓欢,立刻又哭又闹:“我要自己拆,谁让你给我全拆开了!”

除此之外,还经常有这样的情形:

大人说那个东西危险,不要碰,晓欢非要伸手去摸,说不听,拦不住,直闹到被打屁股哇哇地哭……

和姥姥从公园回来,该上楼了,晓欢却还要在下面玩,说什么也不肯上楼,常常是弄得妈妈打,姥姥闹,不知该如何是好……

本来一个很乖的小男孩,现在怎么变成这样了呢?

宝宝到了第一反抗期

晓欢的表现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他只是到了第一反抗期。

到了第一反抗期,宝宝的自我意识增强,促使他们总是希望自己能独立完成一件事儿,比如:自己倒水、自己爬上椅子、不听成人劝告执意去草丛里玩……这时候,有些性子急躁的家长可能就会动手打宝宝了。其实,这不是宝宝出了什么问题,而是他进入了“第一反抗期”。

什么是第一反抗期?

细心观察会发现,随着宝宝一天天长大,宝宝自由活动能力不断增强,各方面知识不断增多,开始表现出了独立的愿望,虽然能力不成熟但也要尝试,变得不太听话。这就是心理学上说的“第一反抗期”。

第一反抗期的个体年龄差异比较大,有的比较早,有的时间比较长,一般从2岁开始进入第一反抗期,4岁左右达到高峰。

第一反抗期的表现:

晓欢的行为就是第一反抗期的表现。还有的宝宝表现为:睡觉时非要选择特定的被子,特定的人讲故事;他如果正试着用积木搭一个楼,尽管搭不好,也不让成人插手,如果成人“好心”帮忙,他会变得急躁起来,或干脆一把将积木推倒……

这个阶段的宝宝尤其爱用“不”来回答大多数问题,比如,宝宝本来喜欢吃糖,他也可能用“不”来拒绝,好像故意气人似的。

第一反抗期也不尽是“缺点”,这时的宝宝控制自己的能力增强,为了达到目的,他能想办法克服困难,这对宝宝的成长是很有好处的!

为什么会出现第一反抗期?

1.运动能力的发展

随着宝宝体格的快速发展,身体活动能力逐渐成熟,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可以自己做了。因此,他们异常渴望扩大自己独立的活动空间,不断地去独立尝试新的事情。但是,很多家长由于害怕宝宝可能会受伤等原因,都会加以阻拦和限制,于是宝宝就会产生反抗的情绪。

2.自我意识的发展

宝宝的自我意识也是逐渐发展的。两岁前的小宝宝还不能区分自己的意愿和别人的意愿,而在两岁后,他们可以渐渐分清哪些事情是别人让做的,哪些是自己想做的。因此,在他们刚形成这样的思维时,表现自我的态度也变得异常顽强。但是,这种表现往往与成年人的规范相抵触,进而让宝宝产生了挫折感,最终导致了他们的反抗行为。

3.心理需求的发展

随着宝宝活动能力的增强,探索环境的机会增加,对世界的认知逐渐丰富,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导致宝宝的内心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1岁前宝宝要靠妈妈喂食,但2~3岁时,宝宝很想自己动手吃饭,由于不熟练,经常弄得到处都是。如果家长仍用老眼光、老方法对待宝宝,就会引起宝宝的反抗行为。

4.情绪控制能力弱

宝宝的情绪控制能力还很弱,一旦感到不满,就会毫无掩饰地表现出来。吵嚷、哭闹通常是他们的主要宣泄方式。而父母们就认为这是宝宝在无理取闹,是反叛的表现,于是便去制止和反对,从而导致了宝宝进一步的反抗行为。

6招帮宝宝顺利度过第一反抗期

第一反抗期是宝宝自我意识迅速成长的表现,也是发展宝宝独立性和自信心的大好时机。宝宝在进入第一反抗期之前,即2岁之前,基本上没有自我意识,他们总是把自己和周围的事物混为一体。进入第一反抗期,就标志着宝宝的自我意识萌生了。所以说,宝宝到了第一反抗期,是宝宝成长的标志,是可喜的表现。适时表现出反抗精神的宝宝,更容易成为心理健康独立坚强的人,而丝毫没有反抗表现的宝宝,则往往在性格上趋于软弱和寡断。所以,父母要正确认识宝宝的第一反抗期,看到它对宝宝成长的积极意义。

面对宝宝的反抗,父母不能一味地反对和制止,只有正确了解宝宝反抗背后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1.尊重宝宝

宝宝萌生自我意识,独立性开始增长,他们在不断地观察和模仿,什么事都想自己做。比如,他们要自己洗脸,自己穿衣,自己拿筷子吃饭……随着独立性的增强,他们产生了自信心和自豪感,总是不愿意让别人说他们一点不好。虽然他们的动作还不熟练,做起来要花费很多时间,做的还“不像样”,但是,家长仍应尊重他们,让他们学着去做,并且给予鼓励。千万不可嫌宝宝做得慢或做得不好,或从中阻拦,包办代替,这样会伤害宝宝正在萌生的独立性和自尊心。

2.要求合理

对于宝宝必须做而且完全能够做到的事,父母应该严格要求宝宝执行;而对于那些不必要、宝宝又不愿意去做的事儿,就不要强行要求。在宝宝玩得开心的时候,父母千万别打扰他们的兴致。要是宝宝确实做的不对,父母再制止。宝宝的反抗行为在不危及生命、健康和道德的情况下,父母也要适当地放宝宝一马。这么做也许会给成人带来一些麻烦,但相对于宝宝人格的健康发展来说,这点让步是非常值得的。

3.坚持原则

这个时期的宝宝常常会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比如,在商店看到一些爱吃的零食,家长不给的话,宝宝就又哭又闹。这时,家长必须坚持原则,要向宝宝讲清道理,不能无条件地依从他。要让宝宝明白,无理的要求不是靠哭闹就能得逞的。这样他们就会渐渐地懂得:在生活中还有“可以”、“不许”、“应该”等概念,学会是非分明,促进宝宝心理健康发展。

4.满足需要

所谓的宝宝不听话行为,常常是好奇心所驱使。对此,父母们应该给予支持,千万不要对宝宝过度保护或是包办代替,以免宝宝失去很多自我探索的机会。对于宝宝可以自己解决的困难,父母要尽量放手。这样,既能满足宝宝的需要,让他体验成功的快乐,也能减少和父母的对抗。如果宝宝正准备做的事情有危险,父母必须果断地制止,最好用其他一些没有危险性的活动来代替,这样也会减少宝宝反抗情绪的发生。

5.口径一致

有时候,父母在管教宝宝,爷爷、奶奶却要护短,或者父母自己的情绪忽冷忽热,高兴起来对宝宝亲热非凡,不高兴了就把宝宝痛骂一顿。这会让宝宝无所适从,也会给他们的不合理需要和坏习惯制造“防空洞”,增加他们情绪上的反抗性和不稳定性。因此,在一个家庭里,成人对宝宝的教育态度和方法必须口径一致,协同配合。

6.耐心诱导

对宝宝的反抗,家长不能采取“高压政策”,而要冷静对待,要弄清楚宝宝为什么会反抗。比如,是因为家长对宝宝不了解,使他们的独立愿望不能实现,还是因为家长动辄训斥打骂,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为此,父母要了解宝宝的心理,耐心倾听宝宝的内心想法,比如,问问宝宝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这么做等等,这样可以降低宝宝对父母的逆反心理。

对症下药,对宝宝多一份理解、多一份耐心,才能让亲子关系多一份和谐,才能让宝宝在第一反抗期中成长得更加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