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节能大市场缘何孕育不出大产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节能大市场缘何孕育不出大产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从国外节能市场的发展经验来看,管理创新的市场必将过渡到技术创新的市场,目前国际知名的节能企业,无一不以技术创新占据产业链的高端,而我们的企业如果不立足于技术创新,势必被挤压到产业最低部。

瑞典的斯德哥尔摩,曾经有一个与北京阿苏卫相齐名的“哈马比垃圾城”,也曾经占地巨大、污染严重;后来经过房地产综合开发,现已是鲜花掩映、绿草勃勃,成为世界知名的低碳社区。

如今,哈马比除了以“生态城”闻名世界,还以其在清洁技术方面占据的领先地位为世人所瞩目:哈马比社区在建设过程中,培养出一批在水和垃圾处理、节能建筑等领域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一片房子的开发就能孕育如此大的节能环保商机和财富,现有房屋面积千倍于哈马比的北京,在很多节能公司眼里,岂不是遍地黄金了?

不久前刚结束的“2010北京节能环保展”却让前来淘金的部分投资人略感失望:

首先,展会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和技术难得一见;中关村企业和高校企业少有参与,中小企业在展会不够活跃;特别是很多投资人非常关注的、体现北京节能市场优势的楼宇节能和交通节能方面令人眼前一亮的技术服务型公司也未出现。

其次,中国的节能环保和新能源产业发展在经历了风能、太阳能的两轮大机遇后,即将迎来智能电网的大发展,展览上却很少出现与智能电网相关的节能企业。“北京没有赶上前两轮的机遇,为何不在新出现的产业机会里占据制高点呢?”一位前来观展的投资人困惑地说。

与国内自主创新节能企业缺位相比,记者在展会上不仅看到了很多知名外企如松下、西门子、飞利浦等纷纷推出一些代表了世界最高水平的技术、产品和服务,一些尚未进入中国的国外节能设备制造商也借国内节能服务公司之手,抢占国内节能市场。

北京希克斯节能技术有限公司展位摆放的来自韩国的热力锅炉前挤满了前来参观的人群,“北京在用的锅炉至少有15000个该换了,这种韩国锅炉节能效果优异,目前国内没有一家企业能够生产。”该公司董事长李旭刚谈到,在北京锅炉更新换代的节骨眼上,他们公司当机立断从韩国引进这种锅炉,并取得总资格。

“从展览看来,不管是节能设备制造还是节能服务上,我们的企业仍处于产业链低端;无论是北京还是全国,并没有出现具有核心竞争能力和行业带动作用的本土龙头企业。”一位资深的节能环保专家不无担忧地说。

政策春风频吹下,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节能市场,为何仍没有出现与之相匹配的节能大产业?在这样的新兴产业,为什么我们的企业依然缺乏自主创新而处于产业链的低端环节呢?

“技术创新亮点不够,与中国的节能产业刚起步有很大关系。目前中国仍处于引进消化吸收的阶段,在很多领域,并不需要拥有很高的技术含量,加强管理也可以做好节能的。”这是记者在节能展上屡屡听到的一种观点。

这或许是答案的一方面,但并不是全部。

企业缺乏创新动力

北京奥天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晓光越来越忙了。自从轻松签下山东济宁1000万平米城市集中供热合同之后,张晓光意外地成为外地一些城市政府的座上宾。在很多节能公司眼里,奥天奇发展得很不错了:有资金,有项目,有自已的专利,甚至在昌平还有自己的工厂,员工一千多人,每年固定收益逐年递增,目前已逼近亿元大关――就算放到国外也算是比较大的节能服务公司了。

奥天奇起家于为能耗较大的医院做节能服务。某医院仅7万平米的门诊楼,奥天奇一年就能为它节约水电200万元;为西京医院整体节能30%。有了成功案例后,接下来他们又陆续接手了几家医院,一些医院在做后勤社会化改造时,索性将整个后勤都打包给奥天奇来打理,渐渐地他们在业界做出了名气,并于去年开始进入城市集中供热领域。

谈到自己的成功,张晓光很坦白:“我们做的很多案例不用新技术,常规管理做好了,就能节能不少。现在传统的事都还没解决,还要什么新技术?”

“在供暖节能领域,80%的市场是大部分公司都可以做的,技术门槛并不高;只有20%存在技术难点,需要技术创新。”李旭刚与张晓光持有类似的观点,他指出目前在供暧节能领域,很多公司没有核心技术也能赚大钱,“大部分项目对技术的要求不高。”

国际金融公司(以下简称IFC)中国节能减排融资项目官员代存峰也认为,即使像北京这样节能基础较好的城市,管理依然是环节薄弱,“现阶段通过合理的管理就可节能”。

记者调查了解到,北京与奥天奇有着相同经历和看法的节能企业不在少数:由于节能门槛不高,很多项目科技含金量少,节能企业不用花费太大精力就能轻松赚到钱。这是由中国节能产业所处的初级阶段所决定的――面对具有广阔潜力的处女市场,只需在市场开拓和商业模式上下功夫即可占领市场,甚至能够做大,这让很多企业喜出望外,同时也使这些企业满足于现状,缺乏创新动力。

“缺乏核心技术的盈利是不可持续的。”北京市政府参事、北京节能环保促进会常务副会长柴晓钟忧虑地指出,从国外节能市场的发展经验来看,管理创新的市场必将过渡到技术创新的市场,目前国际知名的节能企业,无一不以技术创新占据产业链的高端;而现时国内很多节能服务企业所“集成”的产品和技术,大都依赖于国外节能企业的提供。如果我们的企业不立足于技术创新,势必在产业链中被挤压到越来越低端的位置。

奥天奇已开始警觉并付诸行动。

“虽然不用通过很大努力就能占领市场,企业也在不断壮大,但这种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赛跑,让我们感觉并不踏实。”

张晓光介绍,早在几年前,奥天奇有了一定盈利之后,即开始联合高校,合作开发用于供暖的蒸汽换热装置――激波加热器。张晓光瞄准的下一个领域是城市供热与节能一体化,这是一个需要技术含量的活,高的起点不仅能带来高附加值,也能轻松甩下一大批没有技术的竞争者。

这基本反映了国内节能行业发展的现状,即国内节能企业起步较小(这与国外节能企业多是传统制造业转型的大企业不一样),在相当长时间内面临着更多的是生存问题,并不具备在技术创新上做持续较大投入的条件。因此,国内节能行业的自主创新问题,很大程度上需要靠科技成果的转化来解决。

但在目前中国,科技成果转化成本很高,效率很低。代存峰告诉记者,中国能够转化为生产力的技术仅占5%,而美国是20%,“如果微软在中国早就死了。”他认为北京作为中国科研资源聚集中心,在节能技术转化上大有文章可做。

“应该重视科研成果的转化。”某专门进行压缩空气节能研究的企业创始人在海外留学潜心10年做工业节能,两年前开始下海办企业时一

下子打破市场僵局:在他之前,中国压缩空气节能市场为一片空白,而压缩空气能耗占相关行业总能耗的20%,国内市场达千亿之巨。一家具有技术垄断的企业独自面对千亿的大市场,企业价值之大,可想而知。也因此,该公司刚成立,便有风险投资尾随而至。

“这个行业具有快速增长性,在中国做节能很少有人从看似细微的领域着手。”柴晓钟非常看好此类企业,他认为,此类企业的出现,预示着北京节能企业开始自发地向产业链中高端挺进。

记者采访中却发现,这种企业虽具一定的典型性,但不具有普遍性:首先,该公司创始人所用专利为国外钻研十年所得,回国后他继续利用自己在高校的资源,组织学生进行研发升级,成果出来后自己下海,本质上属于科研成果的自我转化,但我们不能期望大多数的科研人员都走这样“先科研、后下海”的路子;其次,如果花费十年潜心研制一项成果是一个单纯的企业行为,这笔科研经费将不是一般企业所能承受的。

实际上,目前在节能环保领域具有领先技术的企业,走的基本都是相似的路子:碧水源科技的创始人原本是科学院系统的,下海时本身就带有专利;硕人海泰科技和清华同方均与高校合作,以高校技术为依托才能不断壮大。

但这样的科研成果转化毕竟是少数,留在人们记忆更多的是类似风电发展的惨痛教训:目前中国的大风机变桨技术依赖进口,可是几年前中科院电工所已经突破大风机变桨技术,由于不懂得专利的私有化,致使专利胎死腹中,昂贵的技术进口至今还是很多风电企业心中的痛。

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如何解决科研成果转化途径及效率问题,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亟需破解难题。

市场并未真正释放

“我们现在主要以合同能源管理的方式为客户提供节能与供热一体化管理。”张晓光告诉记者,在城市居住供热方面,他们是中国第一家采用合同能源管理的公司,除了医院,他们还做了外交部、交通部、体育总局等9个国家部委的项目,所签合同一般为10年期,多采用费用托管方式。

这样一家在中央机关和外地游刃有余的企业,谈到自己在北京市场的项目时,张晓光却显得有些气短:在地方保护严丝合缝的北京市场碰壁几次后,张晓光断然将主要阵地放在了外地。“节能在北京的一些职能部门和企业看来只是副业。”

“城市集中供热和制冷能耗占整个建筑节能的60%,北京有1.4亿平方米的城市集中供热,节能空间巨大,但我们却打不进去。”如奥天奇这样败北北京的公司绝不是少数,代存峰表示,目前北京热费计量不合理,供热考核体系不合理,热力公司以保本为主,而没有实现市场化,没有市场化就没有效率。市场化程度高者如赫尔辛基,由于当地的供热公司市场化程度较高,热费体系合理,价格随居民使用量而变化,用得多的价格自然也越高,这样就给老百姓以节能动力。

上世纪90年代,世行出资支持北京、大连、济南三个城市的企业最早进行EMC试点。几年过去了,北京发展平平,保守的大连最早死亡,而济南的EMC却做得有声有色。原因有二:山东制造业发达,项目资源多;山东人思想开放,政府舍得往里投钱。

“节能市场未完全激活,内在动力不足是最大问题。”柴晓钟认为,有些节能领域单靠政府是不行的,在我们的能源利用效率比发达国家低10%、平均能耗比发达国家高40%的情况下,节能市场的启动应该是一件全社会共同努力的事。

他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第一是通过一些约束性、强制性指标来充分释放市场潜力:比如理顺能源价格,增加能源利用成本,“当供热价格提高到一定程度,人们节能的意识就会高很多”;第二是在税收、资金方面直接支持鼓励节能产业发展;第三需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比如公平的市场准入、加大第三方认证的力度,通过宣传推动行为节能、家庭节能等等。

市场没有释放,连富有渗透性的银行对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也视若无睹。在本届节能环保展上,记者没有看到一家银行设置展台现场办公;而在另一场台,记者曾经看到某银行以何等谨慎的态度在为企业做EMC贷款;即便是做得最好的兴业银行,其业务也并未以北京的建筑节能为主,大部分是南方的工业节能。

一个具有广阔潜力的新兴行业,却少有金融领域的商业机构参与,如何能够做大呢?代存峰谈到,“政府可采取适当措施引导银行往节能减排上努力,适时用金融衍生品帮企业一把,让节能项目变得对银行有吸引力。”

这一点上,IFC的做法值得借鉴:当年IFC将2000万人民币的补贴变成担保金,与银行合作共同为中国的节能企业贷款,共做了128个项目,贷款金额达40多亿元――“这笔补贴有效降低了银行的信贷风险,实现了20倍以上的放大,并对股权投资进入这个产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正由于国内节能市场没有真正启动,因此国内主流的制造企业并没有对这个领域给与应有的关注,这与国外形成鲜明对比。

“目前在节能市场上叱咤风云的很多是GE、西门子、江森自控等一些由制造业转型服务业的跨国巨头,很少看到国内的大型制造企业转型进入。”

柴晓钟指出,北京有两类企业很容易在节能领域做大:一类是节能技术产品型公司,这类公司多做LED、光热、节能水泵和电机,在市场运作中多采用EMC。由于融入了新的商业模式,核心竞争力明显加大,加上本身就有资金实力,很容易做大;另一类多来自传统的制造业或工程咨询公司,他们在各自领域掌握着雄厚资金和行业技术,具有成为行业节能巨头的潜力,但这个市场却未引起他们的关注。

“这些行业的加入使节能服务业向高水平发展,有做大的可能。”柴晓钟认为这两类企业在北京也是最多的。

显而易见的是,具有远见的企业不会等到市场完全呈现才动手,机会永远属于具有战略眼光并及时付诸实施的企业家。

打造节能高端产业链

国际上最强的建筑节能集成商――江森自控一位普通员工曾经这样提到北京的节能市场:连嘉里中心这样高度国际化的高档写字楼温度调节使用的都是江森自控第一代产品,“节能效果很差”,北京楼宇的节能市场潜力之大可见一斑。

也因为此,北京的楼宇面积在很多节能企业眼里是北京最大的资源。“我们围绕房子却没有形成一条产业链。”新风险投资中国项目总监叶维佳认为,主要原因之一是我们并没有认识到北京建筑节能的市场优势,以至于我们并不了解自己的家底,“比如建筑面积有多少,中央地方各有多少,集中供热和分户供暖各有多少、分别是什么年代建造的、经建委认证的节能建材有多少,等等。再比如,我们对北京的能源结构也缺乏一些细致的基础性数据,以至于不能根据资源的承载能力去安排楼宇的改造。”

“另一方面,我们没有主动地利用资源化的楼宇去扶持北京的龙头企业和龙头产业。”叶维佳认为,政府对节能产业并未有目标和规划,北京很少出现专业化的节能政策。

“如果我们要从北京楼字节能行业的发展中获取某些重要经验和启示的话,那就是北京需要根据自己的资源禀赋,做出自己的节能产业发展规划。通过规划可以一目了然,在北京哪些节能产业能够呈崛起之势,崛起的路径是什么?而目前的状态是平均发展,并无突出产业,大企业不少,多是大而不强。”

叶维佳表示,节能产业的核心,一是要形成以高端节能设备设计、生产为主的高技术制造业,二是要形成以技术交易为主的高端服务业。而目前这两个产业链高端都还掌握在外国人手里。

“北京要打造节能高端产业链,首先应该培养出一流的节能服务公司,因为中介、交易服务型公司均集中在北京。”叶维佳谈到。

几年前,当CDM在中国大行其道时,很多CDM服务公司扎堆来到北京,并没有引起北京市相关政府部门的重视。结果是,CDM红火一场,老外把钱都赚走了,北京基本没培养出一家有自己资质的中介公司(中国有两个,清华一个,环科院一个,但都属于中央);北京有这么多做认证的,但市场基本都在外国人手里。

其次,“我们应该释放民营科技的创新热情,给民营企业以公平机会。”记者采访中,很多民营企业都认为,目前北京市出台的有关节能的政策,经济手段有,但没有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大多门槛很高,受益最大的是国有企业和外企,数量最多的科技型民营企业很难在政策方面得到好处。

代存峰也谈到,目前国内的政策补贴、项目创新扶持等,小企业是很难有机会拿到的。比如在展会上出现的北京市选聘的30家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服务机构大多是国有企业或者大企业,一般小企业根本够不着。

“北京市的资源政策倾向于国有企业,这就增加了节能产业滑向垄断行业的可能性,这对做强做大北京节能产业是非常不利的。应该让节能产业市场化,千万不要作为垄断行业去做。”

我们可以从财务管理软件产业的发展预测一下北京节能产业发展的未来。出现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财务软件在1995年之前并没有出现大公司,主要是因为会计准则尚未形成体系。1995年,随着会计准则生效、相关政策的完善和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的改善,开始出现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创新型企业,整个行业也随之不断壮大。

“政策到位了,民营企业创新热情激发了,北京的节能产业也就能壮大了。”

第三,北京要明确节能产业的主攻方向,以便集中力量,取得突破。叶维佳非常认同抓住以智能电网为代表的智能能源系统为突破口,培养出北京在节能领域的优势产业这一产业发展思路。他谈到,在硅谷的产业中,软件行业在能源管理系统里很活跃,而北京的IT资源如此丰富,为什么在节能与IT结合的领域,不能够站在引导中国技术的前沿呢?

“大的IT领域与节能产业的结合,是可以打造出产业链高端的龙头企业的。”记者调查发现,现在有一些公司已经开始向产业链高端发力,比如以整体能源管理系统著称的北京诚信能环科技有限公司几年前就开始向能源信息管理、节能咨询、设计研发、项目建设与运营维护的产业化方面发力,前不久该公司成功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

柴晓钟则认为在节能产品和节能材料的开发上,北京独具基础和优势。比如围绕新能源电池这条产业链,十多年前北京市政府就开始着手引进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目前已初具雏形,如果政府扶持到位的话,是有可能形成北京市的优势产业;再如针对北京庞大的交通节能市场,可以引导企业进行节油技术和产品的开发,如节油型轮胎、油等。柴晓钟谈到,目前北京的高档商用楼温度调节系统,基本掌握在江森、西门子、飞利浦等附加值极高的企业手里。

“我们应该引导自己的企业占领产业链高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