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珊瑚礁消失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从澳大利亚的大堡礁到中国的南海,在全球变暖和人类的直接干扰下,越来越多的珊瑚礁正变得黯然失色,并面临最终消亡的危险
《财经》记者 张瑞丹
每年1月,中国北部正是冰天雪地,位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亚东北部海岸却时值炎夏,并迎来一年中最好的潜水季节。来自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潜水爱好者,背着氧气罐、装上呼吸器、套上蛙鞋,潜入海底。
这一带被称为“大堡礁区域”(Great Barrier Reef)。最吸引潜水者的,是那些五彩斑斓的珊瑚礁。作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珊瑚礁区,这里生存着约400种不同类型的珊瑚。
然而,今年1月2日,澳大利亚科学家在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上警告说,这一大自然奇观正在遭遇全球变暖的严峻挑战――珊瑚礁生长速度急剧下降,已创过去400年来新低。而珊瑚礁一旦停止生长,在海水侵蚀下,就会逐渐消失在碧波之中。
这并不是惟一的警告。2008年12月,在全球珊瑚监测网络(Global Coral Reef Monitoring Network)的年度报告中,来自96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假如二氧化碳排放量以目前的速度继续增加,那么,未来40年内,受高温和海水酸化影响,全球仅存的珊瑚礁也将彻底消亡。
中国亦如此。据国家海洋局监测,2005年以来,中国南海的永兴岛、西沙洲南部等地,都出现了珊瑚“白化”、变黑乃至死亡的现象。广东珠海的佳蓬列岛海域,也已有12%的珊瑚“白化”死亡。
珊瑚礁渐趋消亡,对于整个海洋生态而言,将是一个巨大的噩梦。数以千计的海洋生物都与其休戚相关,一旦引发“多米诺骨牌”式的连锁反应,人类的生存环境也将受到牵连。
珊瑚黯然失色时
很多人并不知道,大堡礁和中国南海诸多群岛的真正“造物主”,是十分微小的珊瑚虫。
生活在热带浅水区域的腔肠动物珊瑚虫,通过从海水中不断吸收钙和碳酸盐离子,进而不断“生产”出碳酸钙这种矿物质。以碳酸钙为骨架,珊瑚体逐渐堆积起来。老珊瑚虫不断死亡,新的珊瑚虫前赴后继,漫长岁月过后,最终造就了巨大而壮观的珊瑚礁。
纯粹的碳酸钙是白色的。珊瑚礁之所以呈现出各种颜色,是因为在与其共生的虫黄藻体内,含有大量色素。实际上,珊瑚虫和虫黄藻可以算得上一对完美“搭档”:虫黄藻可以通过光合作用,为珊瑚虫提供氨基酸、糖、碳水化合物等养分;而珊瑚虫代谢产生的营养盐,对虫黄藻同样至关重要。
为弄清楚珊瑚的碳酸钙沉积,即珊瑚礁形成的速度,澳大利亚海洋科学研究所的科学家对大堡礁沿岸69个珊瑚礁中有代表性的328个珊瑚群体,进行了全面调查。结果显示,自1990年以来,澳大利亚大堡礁中珊瑚的碳酸钙沉积速度已下降13.3%,为过去400年的最低水平。
“碳酸钙沉积速度下降,意味着珊瑚形成‘骨骼’的能力正在急剧减弱。”前述《科学》杂志论文作者之一、澳大利亚海洋科学研究所的珍妮丝・洛芙(Janice M. Lough)告诉《财经》记者。
以其中一个珊瑚群体为例。在1990年之前的30年,该珊瑚的碳酸钙沉积速度总共才下降了0.3%;但从那之后到2005年,这个数字却一下提高了3倍,下降速度达1.5%。
另一个改变或许更为直观:原本绚烂多彩的珊瑚正日渐褪色。洛芙称,大堡礁的不少珊瑚,正在逐渐蜕去华彩的外衣,呈现出毫无生机的灰白色。
这就是俗称的珊瑚的“白化”。中国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余克服告诉《财经》记者,“白化”是与珊瑚虫伴生的虫黄藻死亡或者失去色素造成的;虫黄藻一旦死亡,珊瑚自然就还原成碳酸钙这种矿物质固有的灰白色。
早在上世纪30年代,科学家就发现过珊瑚礁的“白化”现象,但还只局限在小范围的珊瑚礁区。在过去20多年中,珊瑚礁“白化”现象日益严重,已成为一种大范围、高频率的全球性威胁。
珊瑚“白化”后,实际上也走上了不归路。随着虫黄藻的死亡,伴生的珊瑚虫也随之死亡;一旦珊瑚虫死亡,失去了活力的珊瑚表面很快就会被其他海底藻类覆盖,数月后就会变得斑驳,并最终在藻类的剥蚀和海水的冲击下支离破碎。
全球变暖是“杀手”
在长期关注珊瑚“白化”现象的余克服看来,导致虫黄藻死亡的第一大“杀手”,非高温莫属。
对珊瑚而言,最适宜的生长温度大约在25摄氏度到29摄氏度之间,很少有珊瑚可以在15摄氏度以下的海域存活。同时,不同的珊瑚也有着生存的上限温度。不幸的是,目前在热带地区,很多珊瑚恰恰都已经生活在上限温度的边缘。一旦温度比夏季普遍温度高2摄氏度到4摄氏度,很多珊瑚就会遭遇灭顶之灾。
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珊瑚礁“白化”大爆发,发生在1997年到1998年间,涉及42个国家和地区,全球45%的珊瑚受到破坏,其中60%永久无法恢复。其原因,就是席卷全球的厄尔尼诺(ENSO)现象。当时,太平洋热带地区的海水出现大范围增温现象,最高上升6摄氏度,造成虫黄藻因难耐高温而大面积死亡。
洛芙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说,以目前形势看,哪怕海水温度只上升1摄氏度,珊瑚虫和虫黄藻之间的平衡关系都有可能被打破,进而带来更大范围内的珊瑚“白化”危机。
全球变暖不仅导致“白化”现象越来越严峻,还会直接加快对珊瑚礁的侵蚀。因为过量的二氧化碳溶解于海水中,产生的酸性物质会改变海水原来的酸碱值。一旦海洋过度酸化,珊瑚虫分泌出来的碳酸钙就会在尚未完全堆积的情况下,被海水腐蚀掉;原有的珊瑚礁也会受到腐蚀,体积逐渐缩小。
2008年12月11日,全球珊瑚监测网络的《世界珊瑚现状2008年度报告》显示,由于受气候变暖等多重因素影响,截至2008年,全球19%的珊瑚礁已消失,15%的珊瑚礁濒于死亡,20%的珊瑚礁可能在20年至40年间“不复存在”。
中国珊瑚之忧
中国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余克服对《财经》记者表示,中国珊瑚礁面临的现状,比起澳大利亚大堡礁来更为堪忧。
中国的珊瑚礁分布极为广泛。除了南海中的西沙、南沙群岛,南海沿岸,包括海南岛、香港等地,也都广泛分布着珊瑚礁。余克服介绍,根据估算,南海珊瑚礁的分布面积差不多有8000多平方公里,比大堡礁还要大。
上世纪80年代之前,中国南海地区的珊瑚礁还处在健康状态。即使是在广东大亚湾地区,1984年还有76%的海域被珊瑚礁覆盖。但到了1991年,这一数字减少了一大半,只有32%。
当地过度的捕捞,也使得珊瑚大受其害。在海南三亚地区,随着“克星”法螺被过度捕捞,长棘海星大肆泛滥。长棘海星是名副其实的珊瑚“杀手”,不仅会捕食活的珊瑚虫,也会对珊瑚礁进行腐蚀。
2006年,海南省对海洋环境的监测显示,三亚大小东海、亚龙湾等海域有一些珊瑚死亡和“白化”现象。其主要原因,就是长棘海星的侵蚀。
早在1990年9月30日,国务院就批准在三亚建立国家级珊瑚礁自然保护区;1992年,经国家海洋局批准,正式设立“三亚国家珊瑚礁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以加强海上监察执法,遏制海上炸鱼、采挖珊瑚等违法行为。
但海南珊瑚礁危机并没有解除。据了解,这一时期,导游纵容或主动带领游客购买珊瑚的情况仍屡禁不止。
直到1998年10月1日,中国首部保护珊瑚礁的法规《海南省珊瑚礁保护规定》正式施行,才真正将保护珊瑚礁的议题摆上桌面。
不过,直到今天,现状也仍不令人乐观。国家海洋局的监测显示,填海造田、潜水旅游等活动,依然严重干扰了珊瑚的生长。更遑论仅通过珠江,每年就有220多万吨污染物入海了;目前南海仅严重污染的面积,就超过了4000平方公里。
拯救海洋“热带雨林”
法国科幻大师儒勒・凡尔纳在其《海底两万里》一书中,曾经描述了一个陌生而奇妙的海底世界:
“各种扇形、树枝形、蘑菇形,数量庞大的珊瑚礁静静生长于此成群结队的热带鱼穿梭其中,海龟安静地躺在隐秘的角落;透明、发出荧光的水母,拖着长长的触角,缓慢地在珊瑚的缝隙中漂浮。”
“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来看,珊瑚礁便是海底的‘热带雨林’,是一种生产力非常高的生态系统。”海洋生物学家、中国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所研究员朱明远对《财经》记者说。
据了解,整个海洋中总量约三分之一的鱼类,都直接或间接依赖珊瑚礁生存;而生存在珊瑚礁里的浮游动物、藻类和海草更是不计其数。
以大堡礁为例,在约35公顷的海域范围内,共有约3000座珊瑚礁。在这些珊瑚“码头”,同时又“停靠”着1500种鱼、4000种软体动物(贝壳)、400种海绵、800种棘皮动物(海星)、500种海藻、23种哺乳动物、七种海龟种类中的六种,还有成千上万的海鸟。
“甚至连南极洲的座头鲸,都间接依靠珊瑚礁生存。”澳大利亚海洋科学研究所的洛芙说。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不少接受《财经》记者采访的海洋学家均表示,“白化”并不意味着珊瑚全部死亡。1997年到1998年间“白化”的一些珊瑚,此后又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恢复。
洛芙告诉《财经》记者,珊瑚礁能否恢复,取决于珊瑚虫重新获得虫黄藻的速度。如果高温天气持续的时间不算太长,失去色素的虫黄藻还未完全死亡,那么,“白化”的珊瑚仍有机会恢复色彩,消亡的珊瑚礁有望重新搭起“城堡”。
广东省徐闻珊瑚礁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技术研究科的廖宝林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当地海水清澈,气候适宜,只要禁止渔业活动带来的人为破坏,很多珊瑚礁都可以自然修复。
但是,这种恢复只能完全依靠海洋自身的修复功能,过程十分缓慢。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朱明远告诉《财经》记者,如果破坏速度远远超过保护和修复速度,那么,以珊瑚礁为主的海洋生态系统最终还是会面临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