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工业企业内控关键点甄选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内控是企业管理的重点,是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控是一项动态的价值管理活动,是企业实现战略与经营目标的重要支撑。本文从战略、效率角度阐述了内控关键点的甄选。
关键词:内控关键点 企业管理 象限分析 战略 效率
一、引言
财政部等多部门联合于2008年《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于2010年《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使我国内控建设进入了一个全新过程。
如何识别和分析企业的内控关键点,这是研究内控及实施内控的重中之重。注重企业战略、效率的内控,如同插上翅膀,更具有生命力和长远价值,从而实现了赋予内控的使命。
二、内部控制的内容与意义
内部控制的内容有五个方面: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这就是内控的五要素,五要素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形成一个循环整体,为企业经营管理保驾护航。内部控制是企业法人治理的重要内容,是保证企业管理和正常运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任何企业的经营管理都离不开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的设计是否健全,运行是否有效,是否符合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都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效果,甚至是决定企业的成功与失败。
三、内部控制实施存在的问题
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环节多,资金流、实物流在计划部门、生产部门、物料部门、财务部门、质量检验部门、研发部门、仓库保管部门、营销部门、采购部门、行政部门等诸多部门流转,多个部门、多个岗位人员参与了各环节的不同控制点,容易产生控制困难及责任不清,内部控制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企业领导重视不够,部门之间互相推诿
有些企业虽在日常管理中也意识到内控薄弱,须加强内部控制,但组织与措施不得力,容易导致内控无法实施,或起不到预期的效果。企业认为只要有一、二位副总负责协调内控的实施就足够了,而内控的实施涉及各部门之间的衔接,甚至是部门职责的重新划分,由于企业领导重视不够,缺乏强有力的领导,且有些管理边界须明确应由哪个部门来控制,一旦出现问题,责任不易划分,各部门互相推诿,从而导致了实施困难。
(二)控制点众多,洞察不到控制关键点
工业企业经营管理链条长,从计划排产、采购原材料、生产发料领料、生产加工、半成品停留、产品完工、质量检验、验收入库,再到发货销售、货款回收,经历了很多环节与众多部门,跨度这么长的链条,其控制点也不少。若不对各控制点进行甄别,眉毛胡子一把抓,顾此失彼,关键控制点没抓住,一般控制点却不放过,不仅使整个生产经营劳累不堪,也影响了企业各项进度,减低了产能,影响了销售,且存在较大的风险,留下管理漏洞。
(三)滥用风险控制,效率低下
内部控制的作用除了规范管理,促进提高经营管理效果,另一个作用是控制风险,但过于片面强调风险控制,控制点过多,势必影响到效率。所以滥用风险控制,将走向另一个极端,降低了生产效率,影响了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这里企业不愿看到的另一个结果。
(四)缺乏后续评估,系统无法与时俱进
内部控制是一个从建立、实施、反馈、改进,日臻完善的过程。内部控制在实施的过程中一定会碰到困难,企业不能只重视内控的建立与实施,而忽视内控的后续评估。评估是为了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弥补内控的不足,最终实现内部控制的优化。
四、内控关键点甄选的指导思想与途径
(一)内控是一项动态的价值管理活动,须与企业战略紧密相连
内部控制服务于企业战略,内部控制是企业战略实现的重要保证,内部控制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企业战略目标与经营目标。内控是一项动态的价值管理活动,在实现战略目标与经营目标过程中,内控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内控的生命力才能持久。内控从战略角度出发,与战略紧密相连,就为内控获得了长远价值,内控也就能在实践中得到贯彻,发挥作用。如果内控偏离战略,甚至与战略毫无相干,内控就会失去深层次的支持,就会显得苍白无力。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内部控制关键点选择时,必须抓住核心,即重点保障企业战略的实现,为实现企业战略,在内部控制设计上要有所体现,让内部控制围绕企业战略,围绕企业核心竞争力,围绕企业目标的实现而设置保障节点,使内部控制时刻不脱离企业战略及企业目标,这样,内控才能战无不胜。
(二)建立内控与效率高度相统一的管理目标
内控与效率是一对矛盾统一体,如果企业管理把握不好,容易使两者对立起来,即容易产生顾此失彼,强调了内控,失去了效率;提倡效率,丢了内控,增加了风险。但是我们不能因为两者可能存在的抵触而放弃对两者统一的追求,企业管理实践中,正是一个在寻找内控与效率、理论与实务、思想与行动、战略与战术高度统一的探索过程,而成功的企业又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佐证,因此,内控与效率的高度统一完全是可以实现的,下图通过象限分析法,可以直观地得出结论。
■
上图中,横轴表示效率,纵轴表示内控,第一象限表示内控严密,风险管理有效,但效率并不会因内控严密而低下,相反,在严密内控的作用下,效率更高,这说明该严密内控抓住了内控的关键点,理顺了企业的内部流程与风险控制,有力地促进了经营管理水平与经营效益的提高。其他象限均不是内控与效率的管理目标。
(三)内控关键点的甄选原则
与资金流转相关的节点为内控关键点。资金是企业的血液,没有资金,企业就失去存活的基础,因此,与资金流转相关的节点均为内控的关键点,包括资金的支付、资金的收取、资金的调拨、资金形态的转换等,资金控制是内部控制的基础与核心。
与实物资产变动相关的节点为内控关键点。实物资产的取得、发放、使用、转移、处置等涉及实物资产数量的变化,实物资产存放位置的变化,实物资产的物理变动等,均为内控的关键点。
与权利义务形成的节点为内控关键点。与企业权利义务形成的节点理所由当地成为内控的关键点,权利的形成会给企业带来经济资源的流入,义务的形成会给企业带来经济资源的流出,如企业各类合同的签订,这些关键点应进行风险评估后才能进行决策。
与企业部门间职责划分的节点为内控关键点。分清部门责任,分清内控的不同控制点归属哪个部门负责,不仅可以理顺部分间互相推卸责任,互不作为等消极思想,还可为企业的绩效考核提供充足的依据。职责清晰、赏罚分明,是企业执行力的保障。
不相容职务相分离为内控关键点。不相容职务相分离,这已是内控的共识,正所谓“一人为私、二人为公”,说的就是岗位牵制、互相监督的作用,不相容职务有了牵制,才能挽救本来不想犯错而客观环境给了充分犯错机会的人。
(四)企业负责人挂帅,全员参与
内部控制是需要强有力领导才能做好的,必须由企业负责人直接领导与推动,才能使内部控制在企业各环节畅通,得以顺利实施。内控实施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对于发现的问题须及时召集各部门,明确相关职责,提出相应解决方案,企业管理层及时决策,只有及时解决内控中的问题,内控才能得以贯彻。内控不是部分部门或部分人员的事情,是必须全员参与的事情,所以实施内控,须有组织保障,须进行全体动员、培训,企业每个员工都必须熟悉公司内控流程。
(五)建立内部控制反馈机制及评估监督机制,促进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益
内部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全员参加的管理工程,除了领导重视外,还须各部门联动协作作战,才能不断完善内部控制系统,使内控才为企业经营管理效益的重要保障。要切实发挥内控作用,须建立内部控制反馈机制,由专门部门收集内控运行及设计上存在的问题,并协调其他相关部门研究讨论,得出初步解决方案,提交企业管理层进行决策,及时更新完善内控。
建立评估监督机制,是促进内控完善的有力保障,评估监督部门从宏观上、从整个业务流程上更能发现内控在各部门、各关键点衔接中存在的问题:不仅可以发现系统本身的问题,也可能发现人为舞弊行为。将内控嵌入到ERP管理系统,就是要让所有的权力在系统中实现,所有的交易在系统中运行,所有的资源在系统中受控。评估监督机制是内部控制必不可少的一环,后续评估监督,能有效促进完善内控系统,跟上企业的实际管理需要,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益,使内控真正发挥效用。
五、结束语
内控是一项动态的价值管理活动,正因为它是动态的,才具有如此巨大的昧力,引领大家来研究与完善它。研究内控,就是一个在寻找企业价值管理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张龙平,王军只,张军.内部控制鉴证对会计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基于沪市A股公司的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 2010,(02)
[2]陈少华, 陈爱华.后萨班斯法案时代内部控制实证研究:回顾与展望[J].开发研究, 2011,(01)
[3]刘华.美国柯达公司申请破产保护的战略层面内控分析[J].财务与会计(理财版) , 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