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美术教学情境创设的几点认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美术教学情境创设的几点认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近几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从事学校教育的教师都知道,幼儿教学强调“寓教于游戏之中”,小学教学提倡“寓教于乐之中”。那么,作为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初中美术教学应寓教于什么之中呢?其实,不管是“游戏”,还是“乐”,我认为都可以归纳到教学情境创设的问题上。以下是我近阶段学习实践情境教学过程中得到的几点认识

一、情境教学的目的

教学情境是指教学所处的时间和空间上的组织形式。有人把其理解为“感情的境界”,有人把其看成“某种事物或场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积极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特定情境,可以唤起学生学习的激情,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以及主动学习的欲望。而学生一旦有了激情和欲望,就会把繁重的学习任务当作一种乐趣,内心感到由衷的兴奋,从而产生一种巨大的内部推动力。

但是创设教学情境的理解仅仅停留在给传统教学“包装”一下或者给传统教学加点“味精”的层面吗?我想不是,所谓美术教学情境的创设,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他们迅速而准确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地发展,增强课堂效率。我个人的理解“情境”作为美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价值至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在需要。把学生引入到身临其境的环境中去,自然地生发学习需求。2.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让学生在经历和体验中学习美术,而不是直接获得某些知识或技能。3.帮助学生有效解决问题。创设情境,沟通知识点的联系,沟通美术与生活的联系,科学地思考问题,寻找解题途径。4.促进情感与态度的发展。避免传统美术教学中只重知识技能,不重学生人文精神的滋养。

二、美术课堂中情境教学的方法

真实的教学情境的创设需要恰当的方法,现将我在美术教学实践中采用的创设情境的方法粗略归纳如下:

1.联系生活展现情境。艺术来源于生活,通过创设情境,将学生的生活与所学内容沟通起来,打开学生的生活库藏,增强其情感体验,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美的形式的感受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在美术日常教学中,无论是欣赏一件美术作品,还是用造型去表现一个场景或主题,往往都要联系到学生的实际生活。

例如:在欣赏现代绘画大师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时,画中各种造型令初见者费解,在欣赏这幅画之前,我让学生首先谈谈人在痛苦时的一些表情、感受。拉近学生与画面所反映主题、生活的距离,让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与学生生活有贴近之处,这样做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毕加索画中表现了人民受到种种苦难而造成的暴烈恐怖的气氛,表达他对法西斯的仇恨,而立体主义是他观察、表达事物的一种方法。

2.运用直观物品演示情境。直观性物品在各种教学中都需运用,但美术运用得更广泛,它包括范画及过程范画、模型、投影片、录像带等其他辅助教具。通过这些直观性教具的运用,学生将会使一些抽象又难懂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和简单化。在美术教学中,有许多问题,如以语言表达显得十分复杂,但通过直观性的图表或工具来反映十分简单与清晰。

例如:在将素描五大调子时,运用一只白色石膏球和一个聚光灯教具,石膏球在聚光灯的照射下会呈现出明显的五个调子,这样给学生分析,既形象又直观。而过程示范也是在美术技能教学中最常见也最有效的方法,美术教学中有许多难以表述的东西,看过示范形象便能直观地解决问题。比如,中国画教学,毛笔和宣纸性能的掌握,需要教师反复示范,学生通过反复实践训练才能领悟其法。

3.借助文学作品展示情境。文学作品与美术之间有着一个共同点;它们都是美的,它们都借助不同的形式表达、抒发各自的情感。利用它们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例如:让学生在表现春天的景色之前,朗读一些有关春天的优美散文、诗歌,体验到春天的美好、自然的美好、生命的美好,情感由此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用视觉形象去表现立体的春天。

4.利用音乐效果渲染情境。绘画是用笔、线条、色彩、光线在纸上的空间组合,作用于人的眼睛,感染观者的心灵。音乐则是用节奏、旋律、和声、强弱等手段,在乐器或声乐上进行组合,形成时间艺术,作用于人的耳朵,陶冶听者的情操。美术教学将这两门息息相通的艺术,有机的结合起来,在欣赏情境和艺术实践情境的创设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美术课情境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在美术教学情境的创设过程中,具体的方法丰富而复杂,目的都是为了优化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我们的学生的审美文化素质,发展其创造性思维,陶冶情操,使他们都能快乐和谐地发展。但是如何让各种方法符合学生的接受水平,让学生在宽松环境中自主学习,主动想象、思考、探索的情境呢?我们在创设情境时应注意些什么呢?我认为应该是这几个方面:1.注意问题情境的可接受性。问题情境的设计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要考虑到学生能不能接受。2.注意情境创设的真实性。真实的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应用能力,有利于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培养真实的情感和态度。3.注意情境创设的直观性。情境设计的内容要直观、易懂,符合数学学科的特点,使学生能借助直观性领悟数学的本质,提炼数学思想方法。4.注意情境创设的开放性。问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性,入口宽,开放性强,解决方案多,学生思维与创造的空间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