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征文集萃 第11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征文集萃 第11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编者按:读书,让我拥有一份绝美的心情。每当恬淡的黄昏,或是静谧的夜晚,我会倚在床的一角,手捧一本书静静地读,默默地品味。打开一本书,我从书中,可以随意想象,想象自己是蓝天,一望无际;想象自己是月夜,寂静美丽;想象自己是海浪,澎湃不息……

“洞房书屋”和“梅营”红薯

叶启营,河南省正阳县真阳镇乐堂村一位憨厚朴实的农家汉子,他好读书,勤钻研,学以致用,知识致富,和妻子武喜梅一起,从“洞房书屋”里培育出高产优质的“梅营”红薯品种,“红”遍了全国,还“种”到了国外。

“洞房书屋”诞生记

叶启营和武喜梅都曾因高考失利无缘进入高等学府深造,谈及此事,两人都感到遗憾,但他们爱读书、信科学的习惯没有丢。高中毕业返乡后,为了向土地要效益,靠科技来致富,他们每年都要订阅、购买一些科技刊物,补充农业知识,吸取科技营养。结婚时,武喜梅没有购置高档嫁妆,却把平时订阅、购买的科技图书、报刊带到了新郎家里。蜜月里,两人共同整理他们的书刊,科技图书摆满了洞房的书柜。徜徉在科技的海洋,蜜月仿佛更加甜蜜。

“小信息”出大效益

1982年年底,叶启营从一份科技杂志的封底上发现了一则西瓜良种示范推广信息,就凑足80元钱,从东北买回10粒西瓜籽。第二年试种后,这个品种显现出了它独特的优点:个大、皮薄、瓤甜,大的能长26.5公斤。尝到了甜头,叶启营信心倍增。此后7年间,叶启营每年都引进一至两个西瓜新品种进行示范,并把好的品种迅速推荐给群众种植。80年代正阳县大豆每亩产量很低,只有50来公斤,叶启营决心进行大豆品种示范。通过找资料、寻信息、求名师,1985年他示范种植了“跃进5号”大豆,亩产达到160公斤,该品种很快在全县大面积推广开来。1993年,他引种推广了“巨丰”大豆,本村部分农户靠卖豆种总计创收100多万元。此外,他还先后引进10多个花生品种,有5个在本村推广,其中鲁花2号、鲁花13号推广后亩产达到350公斤。

“梅营”红薯创奇迹

光是小打小闹,叶启营不甘心,他一直渴望能系统学习一门专业技术知识。当他得知农广校培养农业中专人才时,立即动员妻子武喜梅一起报名参加,小夫妻俩成为农广校有名的“鸳鸯学员”。1993年,叶启营在学习中了解到,作为杂粮的红薯在市场上很走俏,发展前景不错,就把红薯作为重点开发项目进行探索和实践。他在自己的承包田引进红薯良种,开展试验种植,竟意外发现了变异开花的红薯品种。结合所学知识,夫妻俩在正阳县农广校等单位农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以“农珍868”变异开花品种作母本,以“万斤白”变异株作父本,做起了红薯杂交栽培试验。历经300多个日夜的辛勤努力,夫妻俩培育出了一个红薯新品种,并用两人名字的最后一个字命名为“梅营1号”。该品种经大田示范,一般亩产3500至7500公斤,最高亩产突破1万公斤。1998年秋,在中国北京大型新技术、新成果专利洽谈会上,“梅营1号”红薯被评为中国最新专利与实用技术成果奖,叶启营也被誉为全国“红薯制种土专家”。2000年,在河南省科技成果洽谈会上,一株重达93.5公斤的“梅营1号”红薯,引起与会专家、教授和科研人员的关注,叶启营的全国“红薯大王”称号因此而得名。

此后,经过十多年的刻苦钻研和试验攻关,叶启营又相继选育出“梅营”系列红薯新品种2至8号,并注册了“梅营”牌商标,申请了技术专利。目前,“梅营”红薯在山东、湖南、湖北、山西、云南等省的200多个县市扎下了根,种植面积600多万亩。

“书屋”变奏传乡里

叶启营科技致富后,不忘乡邻,投资25万元,购置了桌椅和笔墨,添置了电脑、传真机、电视机、影碟机等科普器材及科技音像资料,把自家的“洞房书屋”升级为一个4间房子的“农家书屋”。目前,书屋配备图书6000多册,报刊10多类,加上正阳县农广校的赠书,藏书近1万册,均免费让群众借阅。农闲季节,书屋每天免费接待农民多达百余人,夫妻俩总是春风满面,热情接待,提供方便,书屋不断传出欢声笑语。每年,叶启营还要为示范户、困难群众赠送薯苗300万至500万株,同时向农民朋友赠送图书。

“农家书屋”不仅接待过农民群众,也接待过专家、学者,2010年4月还接待过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叶启营的事迹先后被《人民日报》、《农民日报》及中央电视台“金土地”、“致富经”栏目等50多家新闻媒体宣传报道。叶启营先后荣获河南省优秀农民企业家、省十大种植状元、省优秀青年农民、省科普先进工作者等30多项殊荣。

谈及今后的打算,叶启营信心十足:书中自有黄金屋。首先要壮大书屋,动员附近农民读书,提高科技文化水平,实现共同富裕;其次要壮大事业,扩大种植“梅营”系列红薯新品种,让世界人民都尝尝他培育的红薯!

河南省正阳县农广校

张 旭 杨 丽 潘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