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名著应向“浅”中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名著应向“浅”中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中考对名著考查越来越重视,且难度越来越大,可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兴趣并没有提高,因此,教师应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加强学生对名著情节的熟知程度。

关键词:名著阅读;“浅”教学;中考

一、名著在中考中的走向

新课标明确要求7~9年级学生要“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从近三年来广东省试卷题上看,名著阅读都安排在第四篇阅读训练中,选文采用节选的方式,以填空及简答的形式出题,分值为8分。考查的知识点涉及作品文学常识、作品基本内容(著名场景、经典情节)、人物个性、作品的艺术特色(思想内涵),并对其有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看法。

由此可见,中考对名著考查的内容越来越广,难度越来越大,对此教师应想方设法培养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加强学生对名著情节的熟知程度。

二、学生阅读的现状

现在许多学生的阅读兴趣很广泛,但他们大多喜欢看漫画、娱乐杂志、迷你爱情小说等。即使看跟学习有关的书,那也只是各科的辅导书和作文参考书。很多学生知道名著在考试中的重要性,但对名著却不感兴趣,究其原因是许多名著的题材离学生的生活较远,没有一定的历史知识是很难读懂的,且篇幅十分长,要看完耗时又长。学生即使是在老师的“逼迫”下读名著,也只是囫囵吞枣,看得眼花缭乱,根本达不到语文课程标准所讲的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的要求,常常抱着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态度去应付老师和考试。另外,在电视、游戏、网络聊天等娱乐形式的冲击下,课外阅读名著的学生更是越来越少。

针对学生在阅读名著时遇到的问题,我觉得要“双管齐下”,一方面教师在指导阅读教学时要讲究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名著时也要主动出击,寻找适合实际的学习方法。为此我总结了教学经验,认为名著应向“浅”中析。

三、名著教与学的方法

1.深入浅出

教师在指导名著阅读教学时往往被应试的指挥棒牵着鼻子走,容易犯急功近利的毛病。教师觉得,只要在临考试前,归纳整理一些材料就可以应付考试,学生也不会失多少分。于是就出现课上老师整理的材料:文学常识,比如作者及其国籍,主要人物及其主要性格特点,主要情节或思想感情等基本信息,然后让学生死记硬背。显而易见,这一切都是为了应付考试。接触名著并没有给学生带来阅读的和求知的满足,只是变相地为了应试而充电。走近名著并没有使学生走入名著,他们并没有得到精神的熏陶和启发。作家肖复兴指出:“现行的中小学的语文教育的教学方法有问题,甚至会打消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不能说这是问题的全部,但最起码是重要原因。教师在名著教学中应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为主,把深奥的知识化为浅易的内容,做到深入浅出。许多名著特别是古典名著描写比较沉闷,情节也比较冗长,且主题太过深奥难懂,难符合现在学生的阅读口味。因而老师要有计划、有章法、有重点地去教导,可以是“精读和泛读相结合”“点与面相结合”“重点篇章和章节介绍相结合”,教师在教学中应把重难点先解决,对体现名著的思想内涵的片段要注重精讲,让学生了解人物形象、叙事结构、精妙词语,学生在自读的过程中就知道书中的精彩之处在哪里,对名著的理解也就容易多了。如果教师做到了这一点,将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陶冶情操,提高语文素养。

2.由浅入深

教师除了通过课堂指导学生学习名著外,我觉得首先可以借助电影和电视的平台来指导。比如说,在课堂上播放同名电影和电视,影视情节比较吸引人,里面的明星学生看着也亲近,容易走进名著,同时告诉学生书比电影和电视更有看头,其中的描写和情感比影视上表达得更细腻,对主题的表现更深刻,让学生走入名著;其次,不妨先选择一些好的名著改写本让学生阅读,这些名著改写本一般都加快了节奏,提炼了原著的精华,有助于学生阅读;再次,不妨采取一些主题阅读的方式深化阅读。比如,一学期教师可以提两到三个相关的主题,让学生在课余自行选择阅读相关名著,教师在合适的时候举行主题读书的报告会,这当然是一个理想的境界,在此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有的学生特别爱读,有的学生不爱读的情况,这时候教师不要强求,可以换一主题,或者直接让他们推荐自己爱读的主题来读,在举行主题报告会的时候,教师需要掌握一些引导的技巧,让学生畅所欲言,彼此激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理出讨论的主题方向,比如说对同一部作品就有掌握大意,作品赏析,疑惑、解答知识应用、拓展思考等方面。要由浅入深进行问题设计,不要一开始就问“看了这本书有什么心得?”而是先问大家“这本书主要有哪些角色?”“说了一个什么内容”。学生通过这些方式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能提高阅读兴趣,深入名著。

3.浅尝辄止

通过教师的指导去了解名著,无疑是一条捷径,但太过被动,学生应当根据自身实际寻找学习方法,化被动为主动。但学生的学习往往很紧张,如果要他们在有限的课外时间去看完厚重的名著,显然有点勉为其难、不切实际。这时学生不妨借助名著导读来学习,浅尝辄止,不用对名著深入钻研,也能了解内容。新课程设置了“名著导读”部分,目标是“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和空间,提高文化修养,以开放的心态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关注时代文化,思考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这个目标紧紧围绕“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对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至关重要,且这种设置有明确的指向,和文本中的“阅读部分”是相并列的。目前市场上的名著导读本主要可分为这样几类:原著+点评,原著缩写+阅读指导,原著背景资料+精彩段落,还有就是纯介绍性的,包括原著故事梗概、作者介绍等。中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再加上他们功课多,没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仔细地品读名著,导读本能帮助他们在较短的时间里把握名著的精髓。但选导读本一定要注重权威性、科学性和趣味性。导读本的目的不是取代原著,而是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帮助他们更准确地理解名著。况且优秀的导读本本身也是一本给人愉悦,使人受益的读物。

以上是我在名著教学的一些经验,希望能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提高学习名著的兴趣,让名著走入学生的心中,感染学生,让教师与学生取得双赢的效果。

参考文献:

周安民.名著教学的意义.语文教学与研究,2001(13).

(作者单位 广东省惠州市仲恺高新区潼侨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