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如何提高历史课堂学习效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如何提高历史课堂学习效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提高课堂效率是教学所追求的目标,但许多的青年教师有这样的困惑,自己的课准备的非常的充分,但是在课堂中的反馈效果却往往不如人意。本人从05年从事历史教育以来也有过这样的经历。现在中考历史是开卷考试,造成一些学生不重视历史,甚至不愿意学习它,而高中新课改如火如荼的进行,使用的是专题史的教材,更是使一些学生“学不会”历史,或者认为历史是副科,兴趣缺缺,严重影响了高中历史的课堂教学。文章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实际和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课堂效率;历史课;备课

一、精心准备备课

课堂教学效率如何,关键在于备课的好坏。备好课是搞好教学的基础所在。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上课时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一要做到全面。既备学生,即了解学生的知识底细;又备目标,明确教学目标;还要备教材和教法,明确课文的重点、难点内容;要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和课程类型,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二要把握好教材的深度。把握好教材的深度是完成教学任务,讲好一节课的重要基础。只有认真备课,了解学生该学什么,才能弄清自己该教什么;只有明确课堂教学目标,才能有效地克服教学过程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加强历史教学的针对性,才能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把握教材深度并不是越深越好,关键是做到深浅适宜,恰到好处,让学生感到津津有味,乐学好学,能最大限度地获取知识。只有选择好正确适当的教学方法,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精彩的语言

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精彩的语言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点燃思想的火花。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艺术、打造魅力课堂。历史教学的问题相当程度是语言的运用问题,教师在教学中主要是借助于语言来向学生传播知识。所以教师要重视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人们常说“文史不分家”,“言之不文、行之不远” ,所以教师除了有内在素质外(即内才)还需有过人的“口才”。以便上课时能充分发挥,讲起课来口齿伶俐,滔滔不绝,优美生动,学生听起来津津有味。反之,如果教师上课“语无伦次”,颠三倒四,学生学得眉头苦皱,影响课堂效果。例如抗日战争时,教师就可以用精彩的语言、丰富的表情、合适的肢体语言和抑扬顿挫的音调来描述日本的侵华暴行,让学生体会日本的兽性,也培养了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感。所以教师要把抽象的语言转化为形象生动的语言,以提高课堂效率。试想一下,若你是一个学生,你会选语言精练、激情四射的教学还是语言平淡、靡靡之音的教学,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三、直观感性的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主要内容,以其特有的文字、图像、声音、立体动画、编辑剪贴等功能运用于历史教学中 能够增大教学容量,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使历史教学过程从传统的分析讲解转变为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是学生由知识的接受者变成主动学习者。

教学手段多样化变换,运用讲述、比较、启发等多种教学方法讲授分析教学内容,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能较好地培养学生分析、理解、综合、归纳历史的能力。而且教学程序层次分明,逻辑性和节奏性强。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形象地再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场面,增加历史学的生动性,直观性,愉悦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虽然历史事件一去不复返,但我们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历史情形再现给学生,提高历史课的形象性和生动性,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历史,从而达到学习历史的目的。

四、精心的预习

俗话说得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要“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习惯”,就“非教他们预习不可”,“上课以前,学生要切实预习”,“预习是学生必须实做的工作”,“预习的事项一一做完了,然后上课”。 之所以这样重视和强调预习,正是因为预习可以促使学生“开动脑筋”,提高自学能力。所以要让学生们开动脑筋去预习,而不是像机器人那样机械化的完成,说来容易,做起来难。那么应该如何进行高效率的课前预习呢?

教师规范学生预习时手不离笔,随时勾画。翻开预习过的课本,应该看到学生在许多地方做了标记,字里行间写着不少如蚁小字。如果那位学生预习过的课本干干净净,找不到一个字,那么,可以说这位学生还没有学会预习。只要学生肯动眼、动手、动脑,一定会提高学习效率的。

五、培养兴趣

中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力量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指人对事物的特殊认识倾向,是人的认识需要情绪表现。夸美纽斯也曾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途径之一。”也有人曾说过“兴趣是人最好的老师。”很显然,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受其兴趣的影响。能否将历史学好,还要看学生是否对历史感兴趣。那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呢?

1、播放教学视频

如《黄海大战》的视频,向学生展示中日双方的兵力对比,直观的显示海战的结果,以及邓日昌等的英勇事迹,并向学生提问:“为何一个蕞尔小国日本能如此地侵略我们有着五千年文明、地大物博的中国呢?”“中国为什么会丧失黄海的制海权?”再发散延伸“谁能预测战争结果”,“为什么会有助于的结果”……此时,学生的思维都很活跃,纷纷举手回答,且回答得很好,将问题分析得很到位。此后,我又提问学生“之后的日本侵略者在中国还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如何避免这样的战争在中国再发生?”学生们都能积极地进行思考回答。这就是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了,感受性增强了,使得学习的效率也随之提高。

2、善用课前提示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每次上课,我都注意使用“课前提示”把课前提示设计成一个个问题,边讲边问,从而引起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善用图表

现行教材的一大特点是:图表量的增加。书中配有相当数量的图表,有历史地图、表格、历史、漫画等。图表是教材为学生提供的直观教具,具有培养学生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理解力、记忆力、创造力和表达力等方面的功能。可见不少“图表”既生动又深刻;若能充分利用,利用得当定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六、结束语

历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能力,能力是在训练过程中培养的。因此,课堂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参与为主线,使教和学都成为训练的手段,教师必须善于设计,精讲巧问,即使是一般的课堂提问和练习也应着眼于能力的训练。提问时多采用“为什么”,促使学生去思考,去探索,而尽量不要问“是什么”。加强能力训练可以不断促使学生巩固历史知识,培养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完成教学目标,提高历史教学的课堂效率。这是本人的一些反思及总结,如有不成熟之处还请各位大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