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谈生态环境建设与现代林业教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我国生态环境脆弱,生态建设是经济建设必须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问题。我国生态环境十分复杂,对生态环境的基本现状进行了评价,提出了生态环境建设的目标,分析了生态环境建设中面临的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给出了生态环境建设的若干政策建议,特别指出,生态环境建设与林业教育之间的关系,必须采取分类指导的生态建设策略;建立自然保护区体系,开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立法,以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生态环境建设;社会经济;林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F316.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3-0206-01
随着森林的减少,地球出现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温升高。中国是世界上荒漠面积较大、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2.622万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27.2%。荒漠化治理虽然取得一定成就,但荒漠化的发生、发展并未得到有效控制,总体面积仍在扩大,且呈愈演愈劣的趋势。实践证明,生产建设和生态平衡之间的关系是否协调是经济建设中的战略性问题。因此,我国经济发展不能走西方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应走边发展边防治的路。在治理这复杂的生态环境系统工程中林业教育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现就此探讨一下生态环境建设与林业教育之间的关系。
1 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与林业教育的基本情况
城市是人类主要生存聚居场所,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12.5%。人口密集,工厂林立,交通繁忙等使生态环境遭受污染和破坏。有的城市环境污染严重,使人在冬季的死亡率显著增加,噪声污染和自然资源的破坏也很严重。湖北江汉湖群,素有千湖之称,现在湖群已由原来的1 000多个减少到300多个。长江上游植被受破坏,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每年冲入长江的泥沙达6亿多吨。乡村环境的污染主要来源于农业污染及生活污染,特别是农药、化肥的使用使污染有日益加重的趋势,影响农副产品的质量,威胁人民的健康。
我国森林资源由于长期的重采轻造,忽视科学技术教育,林业科技进步在林业中的作用仅10%,致使我国森林资源减少,蓄积量下降。要改变这种状况,林业必须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这首先取决于劳动者的文化素质。我国林业职工队伍素质极不适应科技兴林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一是文化程度偏低,职工队伍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仅占3.5%,中专和高中文化的占21.7%,初中以下占74.8%。二是技术人员少,力量薄弱。研究生只占专门人才的0.54%,而无学历的却占29.6%;干部具有高、中级职称的占19.7%,工人中技工占45.5%,并且一部分人达不到现职现级技术水平。三是专业分布不合理。如森林工程、林产品加工、环境保护等专业人才数量少。另外,数以百万计的人员技术、管理知识更缺乏。同时,乡村爱护环境、爱树、护林教育不够,毁林、盗木的事情时有发生。
2 生态环境与林业教育之间的关系
我国当前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科学技术属于非物质生产力,它存在和发展的规模取决于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当今世界进入一体化的科学时代,科学技术内涵也深化了,科学技术和教育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变化了。我国人口众多,地大物博,有些资源绝对量占世界第一,但人均量很低。如我国人均森林面积为0.11hm2,相当于世界人均面积0.85hm2的16%,在世界200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到第133位。我国人均森林蓄积9.1m3,相当于世界人均72m3的13%。这种实际情况,决定了我国不能再靠拼资源和破环生态环境来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对林产品的需要。教育、经济、环境三者的关系即是当前利益上彼此促进、互相支持的协作关系,又是近期效益与中长期发展的战略关系。其根本在教育,通过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科学技术水平来保证环境质量。
3 建议
建立适合现阶段生态环境建设的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自然保护区制度尽可能地保护了典型的生态,保护了动植物种质遗传资源。截至1997年底,中国已建成各类自然保护区926个,总面积76.98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7.64%。因此,进一步加强适合中国国情的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必将为中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做出贡献。另外,生态环境的恢复需要比所得回报数倍乃至数十倍的付出,同时还得忍受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生态灾难。为此,人类必须改变传统的无偿占有、掠夺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实行绿色经济模式。提倡绿色消费,节约物质资源。当前,应提倡适度消费,要减少一次性消费,要加强资源的重复利用。绿色消费就是不影响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为他们留下青山绿水,留下丰富的可供永续利用的生态环境资源。
为了进一步加大改造环境的力度,要切实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法》,加强法制宣传,对污染大、影响特别坏的污染源彻底清除;加大环保与执法机关的沟通联系,使政府和人民都认识到这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为了有效提高全民族的环保意识,应加强对人民群众的宣传教育,尤其对林业工作者加强教育,加强环保、法律、经济方面的专业学习,培养技术管理人员,提高技术人才的比例,逐渐达到西方先进国家的人数比例;加强城市绿化,有计划植树造林,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使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与环境质量水平协调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