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抗生素滥用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抗生素对人类健康以及社会的进步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我国目前的抗生素滥用现象已经引起广泛的关注。从分析抗生素滥用的现状、滥用的原因、产生的危害入手,提出了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抗生素;滥用;危害;措施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5-0314-02
抗生素是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1]。抗生素是临床中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而目前抗生素的滥用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据国家发改委统计,中国人一年人均输液8瓶。如何有效地遏制滥用抗生素的局势,合理利用抗生素,是医学领域一直关注的问题。
一、抗生素滥用的现状
(一)抗生素的销售
根据中国医药商业协会的统计,抗生素在我国零售药店中的销售份额约为30%。据统计,仅广东省药店抗生素年销售额就有10亿元;全国近100亿元。根据近5年的不完全统计,上海、武汉、杭州、重庆、成都等大城市每年药物使用的总费用中,抗生素约占 30%~40%,一直居所有药物的首位。据调查,在国内医药市场中,抗感染药物已经连续多年位居销售额第1位,年销售额为200多亿元,占全国药品销售额的30%。
(二)抗生素的使用
1.人类的使用
由于受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支配,抗生素在被肆无忌惮地使用着。当今社会上几乎没有一辈子未曾用过抗生素的人。有一项网络调查,4 152份有效样本来自于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从事各行各业的网民,结果表明:有74%的调查者家中一直或曾经常备抗生素[2]。据有关调查,我国住院患者的抗生素应用率为80%,远远高于30%的国际水平。
2.在畜禽业的使用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它在畜禽饲养业上也在大量无节制地滥用,出于治疗、预防疾病和促进动物生长的需要,一些养殖户对于抗生素的使用很随意[3]。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肖永红教授等专家调查推算,中国每年生产抗生素原料21万吨,有9.7万吨抗生素用于畜牧养殖业,占年总产量的46.1%。
二、引起抗生素滥用的原因
(一)医生面对“疗效”的压力
目前基层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的了解不足,医务人员为了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不得不提高抗菌药物使用量和应用强度。如对于炎症的治疗,在开抗生素前,依据正常的步骤,医生应该给患者先做细菌培养,确认是哪种细菌感染。但是细菌种类繁多,若医生判断准确,往往只需检测一两种,如果医生判断不准,则会要求检查多项,从而造成高额的检查费。同时,细菌培养至少需两三天,为了快速达到疗效,许多医生宁愿选择广谱抗生素,或者进行预防性用药、超范围大剂量用药,从而引起了抗生素的滥用。
(二)人们对于抗生素的认识误区
人们对于抗生素的认识存在很多误区,造成了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很严重。人们认为抗生素就是消炎药;抗生素可以预防感染;使用抗生素的种类越多,越能预防感染。其实抗生素仅适用于由细菌引起的炎症,而对由病毒引起的炎症无效。抗生素是针对引起炎症的微生物,是杀灭微生物的。没有预防感染的作用。同时长期使用抗生素会引起细菌耐药。联合用药可以增加一些不合理的用药因素,这样不仅不能增加疗效,反而降低疗效,而且容易产生一些毒副作用、或者细菌对药物的耐药性。我国许多人对滥用抗生素的危害知之甚少,经常有患者点名要抗生素,而且越贵越好,越高档越好。
(三)监管机制的欠缺
目前我国对抗生素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尚无完整的监督管理体制,相对于抗生素的使用问题,各级政府更看重药品生产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给国家和地方财政上缴的利润以及劳动就业。并且我国“以药补医”的机制仍然在医院里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上世纪90年代以来,虽然政府和有关部门针对解决动物源性食品中兽药残留的问题做了大量工作,但是因在畜禽产品生产、销售环节尚没有严格的监控和限制,但是很多措施仍难以完全限制“有抗畜禽产品”上市。抗生素滥用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控制。
(四)利益的驱使
目前我国药品生产企业有4 000多家,流通企业有数万家,而国内企业生产的抗生素大多是相互仿制,重复生产严重。药厂过多,一窝蜂地重复生产。部分药品生产企业营销行为不规范。一些医师为了得到更多的个人的利益,而给患者用昂贵的抗生素药品。同时医生大量使用抗生素,既可以为医院增加收入,自己也可获得可观的回报。这些导致了抗生素在医药行业以及医院内部的滥用。
三、抗生素滥用引起的危害
(一)不良反应增多
目前,造成孩子耳聋的原因中因药物中毒造成的高居榜首。根据临床统计,目前哈尔滨市约有30%~40%的聋儿系后天在患病过程中不合理地使用了抗生素而引发耳聋,这还不包括有的母亲在妊娠期间滥用抗生素而引发的胎儿耳聋。另外还有统计, 在105 篇文章中报道有134 例药源性休克、 14例抢救无效死亡,其中用抗生素者占11例。我国内地每年有20万人死于药品不良反应,其中有40%死于抗生素滥用。也就是说,在我国每年有8万人死于抗生素的滥用。
(二)耐药菌的产生
由于耐药基因通过质粒转移,一个病原菌在对多种抗生素产生交叉耐药,多剂耐药。许多抗生素在应用多年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药效减低,耐药菌引起的医院内感染人数,已占到住院感染患者总人数的30%左右。天然青霉素在控制金葡菌感染方面几乎已失去药用价值。在上海人群感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中,80%已经产生了对青霉素G的耐药性。抗生素的大量使用,特别在临床上的滥用,引起耐药菌的大幅增长。
(三) 资源的浪费
抗生素的生产有天然、半合成、合成3种方法,其中前两种都需粮食作培养基;滥用造成粮食资源等的浪费和治疗费用居高不下。我国既是抗生素使用大国,也是抗生素生产大国。我国年产抗生素原料大约21万吨,其中18万吨自用。我国抗生素人均年消费量为138克左右,而美国仅为13克。据了解,去年深圳全市各级医疗机构,用于治疗的抗生素花费总计达20亿元。其中抗生素费用又占药品收入的1/3。
(四) 破坏生态平衡
滥用抗生素使得抗生素以活性形式存在于污水中。超过90%的人类使用的抗生素以活性形式排出体外,这些抗生素接着出现在我们的饮用水中,不仅会进入人体干扰正常的菌群平衡,而且还可以通过杀灭周围环境中的有益菌来破坏生态平衡。同时,农业滥用抗生素正在导致超级病毒的传播,非传染性疾病和免疫性疾病大大增加了,人类的免疫系统正在衰退,而抗生素的滥用也是造成新型疾病增加的原因之一。
(五)居民健康受到威胁
抗生素在使用的同时也可以损害人体器官,抗菌药在杀菌的同时,也会影响肝、肾、胃等多个器官的功能。同时“ 抗生素污染”食品也已经严重损害国民健康,目前,抗生素在养殖业中的应用很普遍,主要是用于预防动物生病及添加饲料促进动物生长。其后果是农场周围的环境,甚至是野生动物体内都出现了抗生素。这些抗生素的残余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并蓄积,它不仅会导致器官发生病变,而且能把人体变成了一个培养“超级细菌”的小环境[4]。医学专家指出,现在有许多携带“超级细菌”的患者,既没有传染病史,也没有住过医院,病因很可能与食品中抗生素滥用有关。
四、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对抗生素的监督管理
政府应采取有力措施治理抗生素滥用问题。国家应尽早制订、颁布有关合理使用抗生素、安全使用抗生素的具体法规,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机构,加强对药品使用情况的监督管理;还应及早制定《执业药师法》,规范执业药师的行为,严格执行新《药品管理法》和药品分类管理相关规章。加大管理力度,从生产、销售、使用等各个环节上建立完整的管理监督体系。
(二)加强宣传教育制度
医院科教科与医务科和院内感染管理部门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订减少滥用抗生素的有关制度, 定期向医生和患者印发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宣传资料,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参加合理使用抗生素的讲座,同时政府加强对全民用药基本常识的宣传,患者是药品的最终消费者,也是抵御滥用药物的底线,只有使患者懂得基本的用药常识,才可能有效地遏制药物滥用现象。
(三)提高医生的专业水平
加强对医生的培训、教育和管理。加强医德、药德教育,树立良好职业风范。医师要不断学习,熟悉各种抗生素的最佳适应症,重视病原学检查,努力提高使用抗生素的专业水平。同时积极推进执业药师资格制度, 提高执业药师的地位与待遇, 尽快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执业药师队。
(四)加强对动物源产品的监督
在动物源性产品生产过程中,不断完善各类药物和化学合成饲料添加剂的相关管理规定;大力推行、严格执行农产品标识管理,为消费者提供详细的信息,帮助消费者理性选择。同时健全食品生产到餐桌的全程安全监控体系,对动物产品实行市场准入制和产地追溯制,对滥用抗生素的养殖者和销售药物残留超标动物产品的违法行为,依法严惩。
(五)完善医疗保险制度
自从医改实施两年来,我国全民基本医保制度建设快速推进。我国的医疗保险覆盖面积广,在制度上实现了对城乡居民的全覆盖。通过完善医疗保险制度,保险公司制定相应的条款,保险受益由保险公司和医院获得,可以从一定人群一定时期对抗生素的使用费用总量上进行约束,能有效控制抗生素滥用。它可以形成对医疗费用使用的监督和约束机制,要求医院合理用药,尽量经济地利用卫生资源[5]。
参考文献:
[1] 顾觉奋.抗生素的合理应用[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2] 病去了.致命抗生素[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
[3] 伍祥林,等. 某县乡、村两级医疗机构药物使用情况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0,(5).
[4] 王婷,季荣. 抗生素对于畜禽粪便中雌激素矿化的影响[C]//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0暨第五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
研讨会论文集,2010.
[5] 程晓明.医疗保险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 王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