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拯救“小胖墩儿”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拯救“小胖墩儿”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暑假到了,孩子们终于可以放下沉重的=B包,开始轻松愉快的假期生活。而“小胖墩儿”们则迎来了减肥的大好时机,可以利用暑假参加专业医疗机构举办的减肥夏令营,强化运动,纠正不良的饮食及生活嗜好,避免暑期里增加更多体重。目前国内外都已将学龄儿童肥胖视为公共卫生问题,肥胖不仅会增加儿童患上2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的风险,还是成人肥胖症的一个危险因素。怎样防治儿童肥胖和糖尿病,让孩子健康成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前院长、主任医师、特级专家、中华医学会儿童青少年糖尿病学组组长倪桂臣教授,将为大家指点迷津。

上篇:家里养个“胖娃娃”,是喜是忧?

曾几何时,家里养个“胖娃娃”,是多少父母引以自豪的事,只要是孩子喜欢的、父母认为有营养的食物,就让孩子大吃特吃。没想到,如今孩子肥胖倒成了健康问题。在第10届世界肥胖大会上,与会专家认为肥胖儿童比例的急剧上升最令人担忧,世界肥胖大会主席、保罗・齐迈特在开幕辞中指出,肥胖对世界的威胁不亚于全球气候变暖和禽流感,“肥胖正像流行病一样蔓延”。肥胖儿童长大后,更容易患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中风和某些癌症等疾病。因此,学龄儿童肥胖应引起医院、学校、家庭等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

家有“小胖墩儿”,父母应担责

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小胖墩儿”们是怎样造就出来的?针对家长和孩子常见的不良生活习惯,倪桂臣教授进行了细致点评,并指出了家长在抚养孩子方面存在的问题。

家长过度追求饭菜口感

为了激发孩子的食欲,使饭菜香味浓郁,许多家长在给孩子做饭时,常常爱多放油,甚至直接将食物进行煎炸但这样做很容易让孩子摄入过多的油脂,时间长了就容易肥胖。除此之外,过成、过甜的饭菜也对孩子的健康有害。建议家长无论是带孩子在外就餐,还是居家烹饪,都应对饭菜的热量和口感进行科学地控制,避免让孩子的口味偏油、偏甜或偏成。像炸鸡、汉堡等高脂肪高盐的洋快餐,巧克力、甜点、糖果、冰淇淋等甜食,家长部应对孩子的食用量进行必要控制。

现在超市里的儿童饮料五花八门,所含的糖分相当多,令孩子们爱不释口。可有些家长对饮料中的糖分并未重视,甚至从小就止孩子以饮料代替水,随意饮用,使孩子在无形中摄入了过多热量,体形越来越胖。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家长更应鼓励孩子多喝水,多吃水果,少喝甜饮料。

孩子缺乏足够的运动量

学龄儿童体重超重和肥胖的人数越来越多,另一个主要原因是运动量过少,摄入的热量得不到充分消耗,日积月累储存在体内造成的,课间活动受限,过重的学习负担,长时间玩电子游戏、上网或看电视……都是导致孩子久坐不动、缺乏体育锻炼的重要原因。而一旦孩子摄入的能量与消耗失衡,肥胖就难以避免了。研究发现,除了皮下脂肪较厚之外,肥胖儿童的整个脏器周围,也容易出现脂肪堆积,包括胸膜、肝脏等,造成高血压、脂肪肝,甚至于心脏供血不足等,从而影响脏器的正常工作,危及儿童健康。

孩子的生长状况是否正常,离不开家长的细心监测,作为家长,每年至少要为孩子测量一次体重和身高,因为体重反映了孩子的营养状况,身高则是孩子生长的一项重要指标。对于孩子在学校进行的体检数据,家长也应细致记录,并对比同龄、同性别儿童的生长发育指标,以便及时发现体重超重或生长矮小等问题。若是家长难以白行评估孩子肥胖与否,可以到儿科就诊,获得正确的指导和建议。“目前,北京儿童医院已建议学校将空腹血糖检测纳入学生体检项目中,以便更早地对儿童血糖异常进行防治。同时,也建议家长能够每年为孩子安排一次健康体检,这项花费不多的健康投资,可以帮助发现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诸多问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倪桂臣教授进一步强调说。

儿童时期肥胖,不可忽视

肥胖可引起多种代谢紊乱和疾病。除了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胰岛素血症、高尿酸血症外,肥胖还可引起高血压、冠心病、中风、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疾病。

“肥胖带来的并发症是十分严重的。国外的调查研究发现,如果不对婴幼儿时期的肥胖进行干预和控制,大约6%~10%的孩子会发展为儿童时期肥胖。如果到了儿童时期,还不对肥胖进行很好的干预,那么50%~70%的孩子就会发展为青少年肥胖。若是继续放任青少年时期的肥胖,那么60%的孩子就会发展为成人肥胖。这个数据非常具有警示作用。肥胖儿童的各中代谢异常,极有可能是成年期患上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隐患。目前在医学界,肥胖儿童已被视为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多种慢性病的后备军。”倪桂臣教授语重心长地指出,由此可见,控制肥胖,要从婴幼儿、儿童抓起。

除了健康受损之外,随着孩子渐渐长大,肥胖带给儿童的负面影响更大,比如因身形肥胖导致活动受限,不喜欢参加有组织的活动;或是由于怕羞、动作不灵活,不爱与其他儿童交往,甚至成为同学取笑的对象,这些都容易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长此以往,很容易带来更多的心理问题。

肥胖儿童,要将减肥进行到底

由此可见,肥胖儿童必须科学地控制体重,医生、营养师、家长和孩子的密切合作非常重要,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既减肥又不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目的。为了得到孩子的积极配合,无论是医生、家长,还是学校都应将肥胖的危害、治疗方案、饮食控制的道理等耐心详细地告诉孩子,并鼓励孩子多参加自己喜爱的体育运动。儿童减肥是一项长期工作,是对家长和孩子毅力的一大考验。建议以家庭为单位持之以恒,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让孩子受益终身。

尝试儿童减肥训练营

“北京儿童医院曾于1989~1991年连续3年举办了肥胖儿童训练营,每期10天,由医生开具饮食和运动处方,在保证孩子均衡摄入各种养分的同时,增加能量的消耗,减肥的效果相当显著。即便是最不认真、最不听话的孩子,也能减重1公斤,执行好的孩子可以减重3~5公斤。不仅如此,相关医学检查还发现,肥胖儿童原本超标的血糖、血脂等指标也会随之下降。”倪桂臣教授介绍说。如果回到家以后,家长能够继续督促和鼓励孩子,遵照医生的饮食和运动处方,避免过多的热量摄入,坚持运动,减肥其实并不难。暑期到了,倪桂臣教授建议肥胖儿童的家长,能够利用假期为孩子挑选正规、短期强化的减肥训练班,让孩子更好地控制体重。

家庭成员应共同锻炼、互相督促

“儿童每天1-1.5个小时的有氧运动是必不可少的。也就是说,儿童运动时的心率要达到120次/分钟,并持续30分钟以上,才能达到消耗身体热量的目的。无论是课间活动,还是放学后的体育锻炼,都是孩子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不可缺少。对于肥胖儿童,加强锻炼则是消除肥胖的最有效办法之一,比如,每天上下楼梯l小时,可帮助孩子消耗1080千卡热量;跑步l小时,可消耗800千卡热量;骑1小时自行车,可消耗300~400千卡热量。”倪桂臣教授指出。针对儿童的局

部肥胖,每天睡觉前,家长最好让孩子做俯卧撑、仰卧起坐等,以达到减脂目的。特别需要提醒的是,运动后的饮食必须控制,切不可暴饮暴食。

当然,为了培养孩子的运动习惯,最好的办法是家长和孩子一起锻炼,比如晚饭后跑步、游泳、打羽毛球等,既能增进健康,又可联络感情。

此外,“鉴于儿童肥胖问题的日益严重,目前我国各大儿童医院的医学专家已将其列为攻关课题,并加紧合作研究,争取尽早制定出儿童肥胖的饮食营养调整、运动以及治疗防控等多种方案。”倪桂臣教授谈到。这些方案可为肥胖儿童控制体重,提供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Q:怎样判断儿童是否肥胖倪桂臣教授:儿童肥胖症是与生活行为密切相关的,以营养过度、运动不足、行为偏差为特征,全身脂肪组织普遍过度增生、堆积的慢性疾病。儿童肥胖程度可按以下公式计算:(实际体重一标准体重),标准体重×100%,达到10%~20%为超重,介于2()%~30%为轻度肥胖,30%~50%为中度肥胖,大于50%为重度肥胖。目前,国际和国内也采用按照体重指数百分位线,判断超重或肥胖。

Q:儿童能否服用减肥药?

倪桂臣教授:儿童肥胖不宜用减肥药物,因为很多减肥药物副作用较大,如果肥胖伴有高胰岛素血症情况下,可采用二甲双胍口服药治疗,但儿童肥胖症患者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科学减肥。

Q:控制肥胖孩子的饮食,是否会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

倪桂臣教授:家长总觉得控制孩子饮食,就是让孩子饥饿,吃不饱。实际上医生是按照孩子实际体重计算热卡,在保证孩子正常生长发育的前提下,平衡饮食。有些家长,尤其是一些老年人,特别疼爱自己的孙子孙女,不按医嘱,偷偷给他们吃,孩子要饮料也照样给,这些做法对肥胖孩子是极为不利的。对于儿童来说,只要体重超重,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将每日主食的摄入量减少1/4~1/3,不要让孩子吃得过饱,这是很容易做到的。其次,为了满足孩子生长发育的需要,每天1个鸡蛋、250毫升牛奶、2~3两瘦肉都是必不可少的,再有,“小胖墩儿”按照上面的食谱进食后,很可能感觉没吃饱,这时就应让他们多吃新鲜蔬菜,以达到饱腹感,比如夏天将西红柿、黄瓜等洗干净当零食吃,或者多做一些少油少盐的凉拌菜、水煮菜。这样既可满足孩子对营养素的需求,又能减少过多的热量摄入。此外,肥胖特别是重度肥胖的儿童,还要严加控制某些食物的摄入,包括油炸食物(包括麦当劳、肯德基等洋快餐在内)、甜食、饮料等:

下篇:家有“小胖墩儿”,当心糖尿病

目前,我国成人患糖尿病的人数增长迅猛,因此,许多人都将糖尿病视为中老年人的“专利”。但在儿科内分泌特级专家倪桂臣教授看来,我国儿童患糖尿病的人数,特别是2型糖尿病,也正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过去大约90%的儿童糖尿病患者,都属于Ⅰ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主要是成人。但是,随着儿童肥胖发生率的增高,儿童患上2型糖尿病的人数明显增多。孩子为何会患上糖尿病?

肥胖是孩子患2型糖尿病的一大诱因

“与成人糖尿病的发病机理一致,肥胖儿童若是患上糖尿病,也普遍存在胰岛素抵抗,这与肥胖儿童吃得多、糖分和脂肪摄入过量密切相关。”倪桂臣教授指出。在针对小学生的研究中发现,某些肥胖儿童即使未患有2型糖尿病,也已经存在糖调节异常、高胰岛素血症、糖耐量减低、血脂紊乱、脂肪肝等危险因素,而且超重和肥胖儿童的血压水平增高、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空腹血糖(FPG)水平都明显高于体重正常儿童,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则低于体重正常儿童。总之,高血压、腰围偏高、高密度脂蛋白偏低、高甘油三酯和高血糖的检出率,超重和肥胖儿童显著高于体重正常儿童。

哪些肥胖儿童更容易患2型糖尿病

倪桂臣教授指出,下列肥胖儿童应警惕患上2型糖尿病:

有糖尿病家族史

糖尿病具有一定遗传性,特别是2型糖尿病的遗传倾向更高。若是家族中的1级或2级亲属有2型糖尿病,这些肥胖儿童的患病几率更大。为此,家长要和孩子一起积极防控糖尿病,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与饮食习惯,利用一切机会增加运动量,控制肥胖发生和加重。

出现糖耐量异常

简易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是指测定空腹和餐后两小时的血糖、胰岛素及c肽水平。针对肥胖儿童的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显示,其中不少孩子已出现糖耐量异常,这说明胰岛β细胞功能已经受损。如果再不对这些孩子进行干预,很容易发展为2型糖尿病。

有黑棘皮病样改变

有些肥胖儿童的颈部、腋窝下、腹股沟等皮肤可出现色素沉着、苔藓样硬化斑,就好像洗澡洗不干净一样,临床上称之为黑棘皮病样改变。许多家长对此都不以为然,只有少数家长带孩子到皮肤科就诊。研究显示,黑棘皮病样改变与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高胰岛素血症能降低胰岛素受体的亲和力,使胰岛素作用受阻,引起胰岛素反抗。随着儿童肥胖程度的加重和时间延长,很容易诱发2型糖尿病。

及时发现儿童糖尿病的发病信号

儿童糖尿病并不容易发现。倪桂臣教授认为,家长带孩子到儿科内分泌就诊,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对糖尿病有一定认识或是家中有糖尿病患者,家长有时会带孩子到医院进行血糖检测,从而发现孩子患有糖尿病。不过,这样做的家长为数并不多。

肥胖的孩子突然变瘦,体重在短时间内下降较多,这与成人2型糖尿病出现的消瘦情况类似。

孩子不小心尿到地砖上,家长发现尿液比较黏、沾脚,带孩子一检查,发现尿糖呈阳性、血糖异常。

还有约10%的儿童2型糖尿病患者,会出现酮症酸中毒,在急诊抢救中被发现。酮症酸中毒是儿童1型糖尿病的常见急症,大约30%~40%的患儿会因此到急诊就医。诱发这一急症的主要原因在于,儿童出现感冒发烧,或是在短时间内进食了大量水果、甜食等高糖食物,致使血糖急剧升高。

防治儿童糖尿病,科学认识很重要

儿童糖尿病应坚持治疗

糖尿病患者需要终身用药,一想到孩子小小的年纪就患了糖尿病,很多家长感情上难以接受。针对这种担心,倪桂臣教授解释说:“重视儿童糖尿病,并不等于害怕。也就是说,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长期的、科学的治疗,按照医生指定时间定期复查,学会监测血糖,努力把血糖控制好。”

即使是采用药物治疗,一般来说,儿童2型糖尿病开始需要胰岛素治疗,根据血糖控制情况,可以改为口服降糖药,目前多用二甲双胍类药物,每3个月复查一次,检测有关指标,若是指标明显下降致正常,可暂时停药,只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来巩固疗效。若有些孩子的指标下降不明显或停口服药后血糖又不正常,就继续用药物治疗,然后再进行监测,并配合饮食和运动处方及自我监控血糖,大多可取得良好效果。

需要提醒的是,家长切不可盲目求医,甚至听信一些不实的广告宣传,误以为短时期内服用某些“药品或保健品”,就能达到根治效果。即便是孩子服用了某些所谓的“特效药”,取得了一定效果,也不应该中断正规治疗,以免病情加重。

安全性是儿童糖尿病药物治疗的第一要素

据倪桂臣教授介绍,儿童糖尿病用药具有严格的指证,比如严重的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水平等。无论是1型还是2型糖尿病,儿童患者都是采用胰岛素治疗,目的是为了让已经受损的、残存的胰岛细胞能够得到充分保护和休息,便于胰岛细胞功能的逐渐恢复。正是基于这一目的,现在初患2型糖尿病的成人患者,也在采用胰岛素疗法。

通过胰岛素治疗后,儿童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改用口服降糖药。用于治疗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的药物非常有限,二甲双胍是第一个获得美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的口服降糖药。二甲双胍临床使用多年,是对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安全有效的降糖药,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了全世界医疗领域和患者的公认,是治疗2型儿童青少年糖尿病首选的口服降糖药物,尤其在治疗肥胖型糖尿病患者中疗效显著。

小“糖人”也可正常生活

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过去儿童糖尿病患者中,大约90%都属于1型糖尿病,也就是胰岛素缺乏,需要终身使用胰岛素来治疗。当然,除了药物治疗之外,还要辅以饮食控制、必要的运动、血糖监测、定期检查等多种手段。”倪桂臣教授淡到。研究证实,只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家长和孩子能够齐心协力地将血糖控制得比较满意,即使在儿童时期患了糖尿病,孩子也能像正常的儿童一样生活,顺利地完成学业,拥有属于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在专访结束之际,作为我国著名的儿科内分泌特级专家,倪桂晨教授再次向全社会发出呼吁,希望家庭、学校、医院、政府主管部门都来关注儿童肥胖问题,充分了解和认识儿童肥胖的危害,共同努力,以预防和控制儿童肥胖的发生。同时,希望有更多的社会专业机构来开展肥胖儿童的健康管理项目,通过长期的个性化营养与运动指导、跟踪以及健康监测,让肥胖儿童不再轻易“受伤”,同样能拥有一个健康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