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地扪:世界聚焦“时光边缘的村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城乡互动的贵州范本】
地扪并不企图让世界完全接受或复制它的价值观与道德系统,但是到过地扪的人,却从它的传统中寻找到精神资源并赋予新的涵义。城市与乡村作为对开的两辆列车,在这里相遇,对视、理解、相互包容并且共同进步。
2005年秋天,美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率领一个歌剧创作团队来中国采风,“原来人可以这样生活”,贵州一个叫地扪的村庄留住了他们寻找的脚步。
2008年5月份出版的美国《国家地理》,以《地扪:时光边缘的村落》为题,用整整24个页码刊登了谭恩美讲述的地扪侗寨故事和该杂志摄影师林恩・约翰逊拍摄的地扪侗寨生活照片。
《国家地理》杂志全球发行量超过1000万,以20多种语言文字发行到170多个国家,影响人口达数亿人。继荔波申遗成功后,地扪,地处黔东南“人类疲惫心灵的最后家园”深处的这个乡村,再次使贵州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地扪,位于黔东南州黎平县茅贡乡清水江支流源头的大山深处,是仅次于全国最大的侗寨肇兴的第二大侗寨。从黎平到榕江的县境公路上,由茅贡乡政府所在地改道,沿着崎岖的林间沙石土路行驶6公里,就到了地扪侗寨。清7K江的一条支流从村子中弯曲而过,将母寨、寅寨、模寨、围寨、芒寨5个自然寨分成了两大片居住区域。全村人口500多户,2300多人。根据地扪侗族古歌传唱的内容,唐朝时期就有人在这里居住,至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
地扪积淀着千百年的侗族风情文化,淳朴浓郁,原汁原味。在多姿多彩的古俗民风活动中,几乎都是在有婚姻关系的寨与寨的群体之间进行――唱侗戏、放牛打架、踩歌堂对歌,无歌不客,无客不酒,“饭养命,歌养心,酒养神”。在这些密切的交往活动中,地扪人世代相处和睦,团结友善,热情好客,构成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命旋律。
谭恩美之后,美国著名华裔剧作家黄哲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兹等名流相继专程到地扪体验侗族原生态文化。黄哲伦地扪之行的成果是在其2007年7月上演的新作《黄面孔》中选用了侗族的音乐。一年后,在斯蒂格利兹的推荐下,地扪博物馆入选美国《旅游与休闲》杂志年度环球视野奖的文化保育奖项。
香港城市大学建筑系师生3次造访地扪,近50名师生专程前来学习侗族鼓楼的传统建造技术。该校创意媒体学院师生来此记录侗族口述历史,并与地扪博物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建设“少数民族档案库”。
曾为著名影星的台湾作家、翻译家胡因梦探访地扪后发出感慨:“地扪侗寨是个桃花源,这里的一切都很简单、干净、宁静,适合养生和养心。而我也与贵州有着注定的缘分,这里的山水与民族风情给我很深的印象,第一眼相望便无限眷恋,第一次牵手便难舍难分。”并表示将在地扪建立一家工作坊。
地扪并不企图让世界完全接受或复制它的价值观与道德系统,但是到过地扪的人,却从它的传统中寻找到精神资源并赋予新的涵义。
用一袋米架起城市与乡村的桥梁
眼下,地扪正在用“一袋米”架起城市与乡村的桥梁。
2009年秋天,香港的黄先生收到了一袋来自地扪的有机红米。红米装在自造的土纸做成的袋子里,袋子上标识着米的产地、重量、品质,以及生产者的名字。
这是一袋真正的绿色生态有机米,从播种、育秧、施肥到收割,全程由地扪博物馆进行质量监控。谷子脱粒之后,合作社评定等级,包装,编码,建立完整的档案之后,通过物流发送到香港、北京、广州的家庭。这些家庭,是与地扪村农户建立了“手拉手”一对一的联谊关系的家庭。
“手拉手”活动的一头是城市家庭,一头是乡村家庭,通过农产品的直销,两个家庭建立了经济关系之外的情谊,搭起了一个城乡互动的桥梁。
“手拉手”食物共享搭建了一个城市与乡村的桥梁――桥梁的一头,一个工业化社会的家庭享受到了生态、有机的食物,另一头,一个乡村家庭获得了相对满意的经济收入。
“手拉手”一对一的联谊家庭,对于城市一方来说,就是找到了一块放心的私家稻田。
黄先生表示,他将在适当的时侯带着家人到地扪,去造访这块为他提供了食物的土地,并对为他供给了粮食的那一户农民家庭表示谢意。
有机红米只是地扪物产走进京穗港的第一步。家织布、手工纸、茶、油、家酿酒等绿色产品也将通过一对一的直销方式走进城市家庭。
为了加强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交流,促进双方了解与认知――博物馆牵线搭桥,将帮助参与有机米示范种植的更多地扪村民与香港、广州、北京、贵阳等地的城市家庭建立“农家与主顾关系”,实现农村家庭和城市家庭“手拉手”结对直销,并通过组织消费者到访生产现场参观考察,以此促进乡村旅游发展。
这正好契合地扪近年来的发展思,路:以文化考察和深度体验为主,跳出旅游做旅游。
地扪旅游一直秉承这样的理念:不能在异化、透支旅游资源赋存的基础上发展旅游。反之,要通过对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村民达成利益共享,实实在在地为原著民提高收入、保障就业。从而达到保护乡村生活方式、保育乡土文化的目的。
地扪是一个博物馆。博物馆的目的在于促进当地原生态文化的保育和传承,收集整理和储存各种文化记忆,在符合自然和人文生态保护的前提下适度地开展乡村和侗族文化的生态旅游,并重点帮助社区居民培育生态种养业和传统手工业,以推动当地社区经济的发展。
而这一切离不开城市及城市人的参与。
城市与乡村作为对开的两辆列车,在这个“时光边缘的村落”里相遇,对视、理解、相互包容并且共同进步。(本文图片由贵州图片库提供)
地扪文化的吸引力
地扪侗族人文生态博物馆建立后,不断加强与海外文化界和相关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的合作,成为研究侗族人文生态,学习侗族语言,了解侗戏、侗族音乐以及侗族传统工艺的工作基地。
2005年秋天,包括谭恩美在内的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以及香港和大陆的50多住国内外知名的文化艺术家,慕名来到地扪。美妙的侗族音乐和古朴的侗寨风情深深地打动着他们。2006年秋天和2007年的春天,谭恩美两度重返地扪,
2006年至2007年间,美国《国家地理》资深摄影师林恩・约翰逊3次前往地扪。美国《亚洲目的地》旅游杂志的摄影师、《金融时报》特约撰稿人也先后来到地扪。
2006年9月,美国著名华裔剧作家黄哲伦专程到地扪体验侗族原生态文化。黄哲伦曾连续两年被评选为美国最具影响力的亚裔人士之一,其代表作《蝴蝶君》获得1988年度托尼奖的最佳编剧、最佳导演、最具特色演员三项大莫。他在2007年7月上演的新作《黄面孔》中选用了侗族的骨乐。
2006年5月至2007年5月,中央民族大学研究文化遗产的女博士,在地扪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田野调查。在此前后,还有中央民族大学社会学系、历史学系,以及南开大学、复旦大学、东南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老师和学生到地扪进行专题文化考察。
2007年3月,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兹及其夫人,专程来到地扪,体验侗族原生态文化,并表示希望有机会重访地扪。
2007年,香港城市大学建筑系师生3次造访地扪,近50名师生专程前来学习侗族鼓楼的传统建造技术。
2007年底,香港城市大学创意媒体学院近20名师生到地扪记录侗族口述历史。创意媒体学院还与地扪博物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建设“少数民族档案库”。2008年-2009年间,将有12披学生和老师近200人到地扪开展侗族口述历史的记录和整理工作。
2008年3月开始。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也参与到“少数民族档案库”的建设中,并在博物馆建立了教学科研基地,许多研究生和老师将定期到博物馆工作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