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利润的强权法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公司内在价值诊断 》
作者:殷明德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年10月
利润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社会经济或商业组织行为的真谛和原动力,利润不同于和平竞技中的奖牌,后者至少在形式上、规则上一视同仁、机会均享且全在于各位参赛者自身的付出与禀赋。利润则类似于战争和政治,除了荣誉,它还攸关生存和权力,因而自有其特定的游戏规则和背后的力量,这就是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下的始于标准、优于溢价、强于暴利、持续垄断的开放式良性循环机制。
对拥有技术垄断强势的公司而言,适合它们的游戏规则或牌理是典型的“标准—溢价—暴利—强权”法则,即由标准来强索高额溢价,并通过高溢价基础上的收入与相对极低的成本费用产生超额(毛)利润;接着,这类强势公司又将获取的暴利部分转化为巨额的基础性应用科研投入并由之转化为新一轮业内领先的标准,从而循环往复、持续保持技术优势。而若业内跟随者们欲图效仿,前提是其产出能够以高额溢价售出,而这恰恰是展现尊卑贵贱的悲情场所。在这场并非势均力敌的厮杀格斗中,早已在标准建立、溢价索求上甘拜下风的一些本土公司,它们中的许多竟不思就里,仍然一味在本已捉襟见肘或频频压低的报价下挤压成本、换取薄利。于是,一幅幅分化着两极的画卷尽显于眼前:一方面,在业内全球霸主那里是忙于强索溢价后的利润跨国大转移,继而又围绕着新一代技术标准巨额投入并再度创新溢价纪录;另一方面,则是一些本土公司还在大小股东的喧嚣声中,在效益指标考核的指挥棒下为了微薄的利润和股东(报表)价值而勒紧裤带、节本增效、榨干并无限延长设备资产的物理或设计寿命,放弃商业模式创新等一类研发费用支出而热衷西方公司的时髦经营决策,甚至在本已拮据的研发预算中一截截砍去基础性成分,以致残留于科技创新躯壳之内的仅剩下纯属局部应用的、于抬升报价无所助益的雕虫小技。这就形成一个两极分化的态势、一种典型的马太效应:一端是产业标准支撑的高溢价盈利模式,一端是大体量、高速度支撑的低成本求存(就业、维稳)模式,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在这一商业社会的残酷和天真之间,本土公司若继续按森林强权制定的规则行事,按优胜者的牌理出牌,就只能成为全球经济中技术标准创新的无奈追随者和高代价消费者,或为新技术标准下产品溢价的受害者以及利润法则下被温水泡煮着的那一锅青蛙。
其实,体量、效益、质量也好,股东价值也罢,但凡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当今社会,一切都服从于、受迫于、让位于产业基础性技术标准、高倍溢价和超额利润的经济强权统治,因此,体量、效益、质量和报表形式的股东价值都不宜担纲公司经营和发展的核心理念。只有以公司内在价值及其诊断结果反映出的核心竞争产品、关键客户与先进设备资产的价值创造能力,以及从主营业务到营业整体、公司综合三阶段价值形成过程中的资源利用效率,才是公司得以向全球一体化环境中的经济强权统治发起挑战和冲突的着力点、突破点(也即中国公司管理界的套话“抓手”)。
公司内在价值作为一项价值创造、形成的衡量与诊断指标,因对资产占用计算资本成本并因此而减少不同个类产品、顾客和设备资产的价值创造与公司层面的价值量值,看起来更像是一个纯粹惜用资本(产)、引导资本(产)节约的管理模式。其实,这是一个误解,公司内在价值就其本质而言,属于公司核心竞争能力提升的范畴,是将公司价值与核心竞争能力合二为一的思想、框架和工具。在衡量不同个类产品、顾客和设备资产的价值创造时,其宗旨不是去鼓励消极、片面地节约资本,而是要从每一个个类产品、顾客和设备资产中找出价值创造贡献最为突出者,而这种价值的创造源泉绝不是一味降低成本和节约资产的使用,而是通过创新、改进技术以建立不同层级的产业技术标准以推出差异化产品、提高产品的溢价,从溢价中找回利润、创造价值。
当公司将内在价值作为经营业绩考核的核心或唯一指标,并且辅之以标准和溢价的前提性要求时,本土公司的核心竞争能力建设和巩固就能进入实质性阶段,本土公司与产业中国际强权的力量对比就能逐步发生积极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