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基于2397名学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调查报告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于2397名学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调查报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儿童常见的一种行为障碍。针对某小学2397名学生的调查问卷显示,该小学ADHD儿童的初步检出率为9.63%,男女检出率之比为3.3:1,低、中、高年级段的差异较大。访谈后发现,ADHD儿童的最大问题在于成绩差、社会适应不良、情绪困扰。针对调查结果,笔者提出了学校可以从降低预期、培养兴趣、选择运动、疏导情绪这四个方面来帮助这些儿童。

关键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问卷调查;心理咨询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3)04-0035-04

儿童多动症,全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简称ADHD,是儿童时期比较常见的一种行为障碍。这类儿童的智力一般比较正常,但行为上有着与年龄不相称的、明显的注意力无法集中、注意持续时间短暂,以及活动过多,情绪易冲动的表现。美国心理学会公布的精神疾病诊断准则手册第四版(DSM-IV)从症状维度将ADHD分为3个主要亚型:(1)注意缺陷为主型,主要表现为:难以保持注意力集中、容易分心、做事有始无终等;(2)多动、冲动为主型,主要表现为:过度活动、喧闹等;(3)混合型,注意缺陷症状及多动冲动症状均较突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确定,目前认为本病是由多种生理因素、心理和社会因素所致的一种综合征。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地域之中,ADHD的患病率有所不同。国外流行病学资料显示,ADHD患病率为3%~10%。我国学龄儿童ADHD的患病率为6%,并有逐渐上升的趋势,男女性别比为4:1。[1]

一、ADHD问卷调查

1.施测对象

本次施测对象为无锡某小学一至六年级共57个班级,排除明显精神障碍和智力落后者,共计2453人,回收有效问卷2397份,其中一年级489份、二年级424份、三年级337份、四年级396份、五年级389份、六年级362份,其中男生1303人、女生1094人,年龄为8~14岁。

2.施测问卷

目前我国较多使用美国DSM-IV作为缺陷多动障碍的诊断标准。但研究表明,中国医学会制定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在文化上更多考虑了我国的特点与习惯,所以CCMD-3比DSM-IV更适用我国儿童的诊断。[2]故笔者采用CCMD-3作为问卷。

3.施测过程

该项调查始于2012年5月,仅进班调查就用了两周时间,结果的统计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笔者亲自到该校六个年级57个班级与学生面对面进行团体施测,对于中低年级的学生,对问卷进行逐条解释,尽可能保证学生能明白每一条的意思,并强调问卷上的问题是针对最近6个月内的表现。在进班施测的过程中,还请班主任老师协助配合,尽可能做到学生真实地填写问卷。

二、调查结果及讨论

1.ADHD检出率

ADHD自我测评问卷共有18项,前9项中至少有6项符合,且至少持续6个月的,可初步诊断为注意缺陷为主型;后9项中至少有6项符合,且至少持续6个月的,可初步诊断为多动、冲动为主型;若表现为既有注意障碍,又有多动、冲动障碍的,可初步诊断为混合型。根据这一标准,调查结果如表1:

该校学生中,就初步问卷调查而言,有231名儿童初步被检出为ADHD,比率为9.63%;其中,注意缺陷型116名,比率为4.84%;多动、冲动型61名,比率为2.54%;混合型54名,比率为2.25%。

本次调查,ADHD儿童的检出率虽然高于我国学龄儿童ADHD6%的患病率,但仔细分析,亦属正常。近年来,ADHD儿童数量有上升的趋势,且此次调查的结果只是对该校ADHD儿童进行初步的筛选,要确诊必须还要经过与专业心理学家或者心理咨询师的会谈,以及对父母、老师的访谈。

2.ADHD检出率的性别差异

男性ADHD儿童184名,检出率14.12%,女性ADHD儿童47名,检出率4.30%,男女检出率之比为3.3:1,与我国学龄儿童ADHD的患病率的男女性别比(4:1)较为接近。

在184名检出男生中,注意缺陷为主型有89名,占6.83%,多动、冲动型和混合型分别占3.76%和3.53%。在47名检出女生中,注意缺陷为主型有27名,占2.47%,多动、冲动型和混合型分别占1.10%和0.73%。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初步检出的ADHD儿童均以注意缺陷型为主。该数据非常值得我们注意,因为传统意义上,我们教育工作者会比较关注ADHD儿童多动的一面,甚至我们经常把ADHD简称为多动症,然而本调查显示,注意缺陷才是影响ADHD儿童的主要方面,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3.ADHD检出率的年级差异

为了考察低(1~2年级)、中(3~4年级)、高(5~6年级)三个年级段的儿童ADHD检出率的差别,笔者又分年级段对该调查进行了统计,结果如表2~表4所示:

低年级段的ADHD检出率(6.14%)明显低于中高年级段(13.64%和9.98%),这是有悖常理的。在走访班主任老师和部分学生后,笔者发现,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之一是低年级孩子的理解能力有限,有一部分孩子在笔者读完问卷后,还是不理解内容,选择的答案当然不符合真实的情况;原因之二是低年级学生的自我认知非常欠缺,也就是说,他们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识是很不成熟的,其自我认识还处在别人对他的评价与判断的基础上,很容易受老师的暗示,而且趋向完美的表现,填写问卷时趋利避害,因而无法客观反映自己的真实情况。

高年级段的ADHD检出率(9.98%)低于中年级段(13.64%),这说明,有很大可能部分ADHD儿童的注意缺陷以及多动、冲动行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改善。这一推测得到了既有研究结论的支撑:有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少年期(12~16岁),约40%~50%多动症患儿的行为会逐渐改善甚至消失。[3]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可以抓住这个关键期,来帮助这些患儿。

三、ADHD儿童的问题表现

本次调查的结果统计出来以后,笔者又走访了一部分班主任老师。通过访谈发现,ADHD儿童在校的表现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学习成绩问题

这是ADHD儿童在学校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最大的缺陷。ADHD儿童的注意力极其容易受环境的影响而转移、分散,这导致ADHD儿童上课无法专心听讲,常常会心不在焉,走神、开小差,而且也没有心思做作业,常常不能完成作业,或者作业质量很差,学习成绩差是必然的结果。

2.社会适应不良

ADHD儿童非常好动,虽然他们也知道要遵守规定和秩序,但在行为上却无法控制自己,经常会违反纪律,违反规则,有时还会出现一些攻击。这些表现使得这些孩子在学校生活中显得格格不入,甚至被视为“异类”。而且由于ADHD儿童行为的冲动性,也会使得他们在需要规则约束的游戏或活动中没有耐心,急不可待,并且喜欢打断他人的谈话,上课时随意插嘴,这让他们在群体中很不受欢迎,被群体排斥,自然导致了他们的人际关系很差。

3.情绪困扰问题

ADHD儿童由于学习问题和社会适应不良而常遭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讥讽和家长的训斥打骂,使得他们的自我评价降低,自尊水平也很低。ADHD儿童情感更加脆弱,常常会有忧郁、焦虑的情绪,而且情绪很不稳定,常常会感情用事,遇事容易冲动。

四、应对策略探讨

当我们说ADHD是一种儿童精神疾患时,并非有意为孩子贴上标签,而是提醒成人,他们是无辜的,并非坏孩子,必须针对症状提供及时且正确的教导。[4]对于程度比较严重的ADHD儿童,我们的建议是一定要去医院或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寻求帮助,做心理治疗。学校毕竟不是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作为老师,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笔者以为,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四方面来帮助这些儿童。

1.改变观念,接受事实,降低期望

与感冒、发烧、哮喘、过敏一样,ADHD不是儿童的天性,也不是儿童的故意行为,而是儿童难以自控的病态。我们绝对不能因为这个孩子是ADHD而歧视他、排斥他,而是要试着去理解他的这种缺陷。作为家长和老师,要接受这个事实,孩子是ADHD,更需要我们的关心和爱护,更需要我们的细心与耐心。从观念上转变过来,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基础。

ADHD不是急性、短时的病态过程,它需要较长时间的心理行为矫正。家庭和学校要密切配合,家长、老师需要学习教育管理ADHD儿童的方法,实施有效的方式、改正不良的教养态度,学会选择较合理的期望水平。对于ADHD儿童,不可能按照普通孩子的标准来要求他们,无论是学习还是其他方面,都要降低期望值,一定要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这些孩子。

2.培养兴趣,制定规则,形成习惯

心理学研究认为,5~6岁儿童注意力集中时间约为10~15分钟,7~10岁约为15~20分钟,10~12岁约为25~30分钟,12岁以上能持续30分钟以上。对于ADHD儿童,特别是注意缺陷为主的儿童,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正常孩子更短,想让他一节课40分钟都全神贯注那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教学时注意培养ADHD儿童对学习的兴趣,而不要在乎他们掌握了多少知识。低年级的孩子可以在学习中加入一些游戏,多讲些生动的故事,尽量把一节课分为几个板块,做到有张有弛、动静皆宜,时刻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幼儿园的教学相对轻松,学习管理也很宽松,进入小学后,学习变得正规起来,孩子会普遍觉得难以适应,对于ADHD儿童则更难。所以,制定规则,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必要的。规则对孩子来说就像是一栋房子的墙壁,它给生活一个界限及广度。只有当孩子知道什么是可以期待的事,他才会觉得舒适自在。所以规则是安全感的来源,规则的建立可以给孩子提供自由成长的顺序感。规则制定出来后,孩子就知道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当他们做得对的时候能得到适时的表扬,那么好的行为就能得到强化,习惯也就能养成了。

3.选择运动,持之以恒,培养平衡性

过去我们认为ADHD与脑部前额叶相关,然而,事实上,大部分受ADHD困扰的人是由于小脑没有适当地发挥功能。在过去的20年中的研究发现,小脑发育不良的人同时有ADHD的症状,藉由功能性扫描也发现ADHD患者的小脑活跃度很低。由此,心理学界想到了一个治疗ADHD的非常好的办法——运动。众所周知,北京奥运会8枚金牌的获得者、美国天才游泳运动员菲尔普斯小时候就是一个ADHD患儿,他的妈妈就帮他选择了一项运动——游泳,结果非但治好了菲尔普斯的ADHD,还培养了一个奥运冠军。

多动的孩子可以选择一项感兴趣的运动,如现在流行的游泳、舞蹈、轮滑、跆拳道、羽毛球等。孩子对于喜欢的东西能够保持一定的注意力,而且运动能培养身体的协调能力。实践证明,一段时间的运动坚持下来,孩子的多动能得到明显的改善。笔者就曾经要求前来做心理咨询的一个ADHD儿童坚持每天跳绳200个,该儿童从一开始的只能一个一个跳,到后来能连着跳十几个,其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度都有所提高,ADHD症状也相应地得到了缓解。

4.定期心理咨询,疏导负面情绪

ADHD儿童因为其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的行为,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会有许多困扰,负面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爆发的话,会有更严重的后果,不仅影响到ADHD儿童自身,更会影响到班级的正常秩序,所以,做好ADHD儿童的日常心理疏导十分必要。

如有条件,学校的心理老师应每周对ADHD儿童进行单独的或团体的心理咨询,让这些孩子有机会诉说内心困惑,发泄负面情绪;让这些孩子明白他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有人在陪伴他们,有人愿意倾听他们的心声。只有当心理老师真正站在这些孩子的角度去关心去帮助他们时,ADHD儿童才会敞开心扉,畅所欲言。

笔者曾接诊一个ADHD儿童,一开始这个孩子不愿意多说什么,每次来心理咨询室都喜欢摆弄心理咨询室的各种物件。笔者并没有责备,也没有阻拦他,而是耐心地看着他做着这一切,默默关注他,在他愿意倾诉时耐心地倾听他的诉说。几次下来,终于与这个孩子建立了一种友好、平等、信任的关系,这个孩子也愿意把他内心的想法告诉笔者。当孩子感受到有人在关注他的一举一动时,他会在不知不觉中让自己的行为遵从规范。笔者始终相信,每个人都有积极的一面,哪怕是ADHD儿童,他们也需要安全感,也需要真正的尊重与信任,这一点正是我们老师应该给予他们的。

参考文献:

[1][3]赵学良,邢杰.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23.

[2]苏林雁,高雪屏.中国精神障碍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在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3(9).

[4][德]劳特,施洛特克,瑙曼.儿童注意力训练父母手册[M].杨文丽,叶静月,译.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