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沈国权与脊柱微调手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沈国权与脊柱微调手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按摩手法 微调 脊柱 沈国权

沈国权主任是我国首位推拿硕士研究生,师从(扌/衮)法流派创始人丁季峰主任医师和中华中医药学会推拿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严隽陶主任医师,对国内外诸家推拿学术流派深有研究,融会中西医学理论,手法细腻、柔和、精巧,法之所施,患者不知其苦。沈老师在继承丁老的学术思想的基础上,对推拿治疗脊柱、关节及其相关疾病的临床研究方面,进行了开拓性的工作,在上世纪90年代独创了脊柱“短杠杆微调手法”,经不断完善,已形成独具一格的流派,现将沈老师的学术思想和脊柱微调手法的特色介绍如下。

1 中西结合,积极开拓

中国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结合,取长补短。不断进取,提高手法的临床疗效是沈老师的重要学术思想,也是脊柱微调手法创立的理论基础。沈老师继承了丁老的中西合璧,博采众长的学术思想,认为中医的各家学说众多。各有各的思路,使得后来的医师有意无意地走到了求证的思路上,从而限制了思维的开拓与辨证,容易重视有形的证据而忽视了反面的证据,使得求证的过程中易犯一元论的错误。沈老师以中医的整体观为出发点,对国内外手法理论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结合现代医学的基础科学(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等)、临床科学(放射诊断、骨科学等),开拓性地创立了脊柱短杠杆微调手法。

沈老师非常注重对解剖学的研究,认为熟悉人体的解剖、锻炼双手的触诊感觉是成为一名合格推拿医师的重要条件。清代吴谦等所编的《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写到“盖一身之骨体,既非一致,而十二经筋之罗列序属,各属不同,故必素知其体相,识其部位”。这表明古人对人体的结构认识也十分重视,但限于条件,中医的解剖概念还是相当模糊的,这对于推拿手法的进一步发展构成了瓶颈,而现代西医解剖学的长处在于细究局部,细致入微,由小及大,这为推拿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平台,应该详加研究和应用,这是做到“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的基础。这也是在临床上,如何通过触诊去发现异常的所在,使用正确的手法顺势微调,从而取得疗效的重要途径。

2 手法治疗的整体观

整体观是传统中医的一大特点。也是脊柱微调手法的一个学术特色。中医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结构互相联系,不可分割,中医用阴阳理论、五行理论、经络学说等,对人体的脏腑,表里等的关系和变化进行描述。阐述人体内在的相互之间的关系,强调人的整体性。沈老师认为中医的整体观是脊柱微调手法的指导思想,人体的脊柱是人体的一个中轴,协调并控制头部和四肢的活动;它也是中枢神经、脊髓通过的地方,从椎间孔发出的神经。控制着全身的感觉和运动,协调着内脏器官的功能,人体的许多疾病会反映在脊柱的改变上。同样调整脊柱同样能够治疗许多疾病。脊柱在结构上作为躯体的中心,为了维持人体的直立状态,其改变不会局限于一处局部的改变,而是一个连锁式的改变,这就要求医师在做微调手法时应有一个整体的观念,不仅要调整产生症状的病变局部,还要注意调整整个人体脊柱的力线,这样才能取得稳定的和有效的治疗效果。

3 刚柔相济,定位准确

强调手法的刚柔相济,微调部位的定位准确是脊柱微调手法的特色。沈老师认为推拿手法具有两重性,即治疗性和损伤性。脊柱微调手法在调整脊柱时要改变椎体之间的细微结构,起到治疗的作用,这就需要调整的手法要有一定的力度。作用力能渗透到软组织的深部。作用到需要调整的关节,这就是手法要求的“刚”:但同时组织微小结构的改变也是一种损伤,严重时会引起疼痛等副反应,这要求所使用手法的用力不是暴力,是一种技巧性的发力,即要求“柔”。在实际操作中要把握好两者的关系,做到刚柔相济,才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调整的手法多种多样,不同的手法运用在不同的部位有不同的作用,要根据临床随时做出调整,不可一味强求。合适的手法,能使被调整的关节不会因刺激而产生剧烈疼痛,肌肉无痉挛,治疗过程中患者会有轻松舒适的感觉。有效的手法治疗。能使局部肌肉松弛。恢复正常的肌张力。对于疼痛明显或局部肌肉紧张的患者,可以通过(扌/衮)法等放松手法先做放松性治疗,或通过的调整使局部的疼痛缓解,肌张力下降,再行微调手法的治疗。在治疗中若手法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时,可能是在操作的方式、患者的、关节的运动方向上存在问题,沈老师认为此时不能盲目加大手法的力量及关节的运动幅度,以免造成医源性损伤。

手法的定位准确是指调整的手法只作用于需要调整的部位。通过触诊结合临床影像学的分析,确定调整的部位和方向。对于有x片能反映的错缝错位,可依据x片提供的依据,予以顺势矫正,对于X片没有反映出错位的,临床上需根据患者的体征,结合触诊去体会这个错缝的存在。并去做相应的调整手法。脊柱微调是一种短杠杆手法,作用的点集中于需调整椎体的棘突、横突、后关节、椎弓板等部位,最大程度减少了对相邻椎体关节的影响,同时作用点的集中并且直接,使得所要使用的调整力也大大减小,避免了用力过度可能造成的肌肉的损伤,使得调整的力度,被调整部位的调整幅度能更容易控制,更精确。

4 以调整替代整复

以“调整”理论代替“整复”理论是沈老师的又一学术特色。我们在临床治疗中时常要提到整复“错位”、“半脱位”等,这里的“错位”是指在临床体检中,发现患者病变局部存在棘突向一侧偏歪,并可引出压痛或放射痛者,即为脊柱“后关节错位”。而对于脊柱推拿专业所说的脊椎关节“半脱位(subluxa-tion)”,表达的是影像学上无改变的半脱位,但又有临床半脱位的征象。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时常会由于外伤、劳损等因素引起脊椎椎体的旋转和棘突的偏歪,临床上脊柱椎体的偏歪不一定引起症状。有些椎体的偏歪是人体在日常生活中为适应特定的活动或不正确的身体姿势,自身代偿的结果,如长期的低头工作,一侧肩部的长期负重等,因此沈老师认为临床医生对“错位”现象应抱宽容态度。把它看成是对椎间盘退变、“内力”失衡的生理性适应现象,仅在特殊条件下才成为病理问题。应用脊柱手法时。不以是否发出弹响声、棘突排列是否恢复整齐为依据,而应以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或消失作为评判手法成功与否的标准。以“调整”理论代替“整复”理论,即脊柱手法的应用是通过运动节段空间序列的调整。为神经、血管创造一个较为宽松的内环境,从而阻断疾病的病理循环链。从手法安全性角度出发,提倡以最轻的力度、最小的脊柱被动运动幅度、最小的关节操作取得最佳的临床治疗效果,有时,即使是几个毫米的节段位移,就可使临床症状和体征显著缓解。是否需要节段调整,需结合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用调整来代替整复的操作,减少了医源性损伤的产生,使得微调手法的安全性得以提高。

5 辩证看待“以痛为腧”

“以痛为腧”最早见于《灵枢・经筋》篇,其突出了经筋病的取穴特点,即与治疗内脏疾病的整体取穴不同,偏重于局部的取穴,现代临床上常把“腧”引申为天应穴,阿是穴和压痛点。“以痛为腧”的理论,以其实用性和一定程度的有效性指导着临床,解决了许多具体问题。随着医学的发展,沈老师认为经筋病强调“以痛为腧”的观点,存在明显的局限性。首先疼痛是许多疾病所共有的症状,无法完整反映病因。“以痛为腧”降低了中医的辨证整体观,对貌似经筋病的疼痛,简单地加以诊断而不加以细致的分析,容易造成误诊,如一位61岁女性患者,主诉颈部疼痛,在某医院未详查诊断为颈椎病进而予以手法治疗。后因疼痛加重做MRI检查。诊断为颈椎良性肿瘤手术治疗。其次,疼痛的部位不一定是发病的部位,如临床上常见的内脏牵涉痛。有一位40岁的女性髂前上棘处压痛明显,详细体检后发现患者的疼痛是高足弓伴踝关节内翻所引起的姿势代偿性的疼痛。其三,疼痛部位未必是需要治疗的部位。如腰三横突综合征的患者,在腰三横突处有明显的压痛,在痛点予以推拿手法治疗,有时症状反而加剧。沈老师认为此病的主要原因是肌肉痉挛,因此在腰骶部和第10-12胸椎处寻找敏感点治疗,往往取得意想不到的治疗效果。“以痛为腧”理论在推拿的临床治疗中有独特的指导意义,但必须结合临床的辩证、辨经和辨病才能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提高推拿手法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