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月》赏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月》赏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月①

杜 甫

万里瞿塘月,春来六上弦。

时时开暗室,故故②满青天。

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注释

①诗为大历二年(767)六月初旬所作。

②故故:常常,频频。

简析

写这首五律时,杜甫已走到了人生的第五十五个年头,却依然漂泊流离,困居夔州。

首联告诉我们,这年(767)的六月初旬,万里漂泊来到瞿塘的诗人,仰望头顶如钩之月,不由感慨:从今春以来,已是第六次见到这样的上弦弯月了。这钩弯月不只一次见证了诗人的漂泊流离,目睹了诗人的忧苦难眠。此时,诗人与弯月默默对视,诗人万里漂泊的苦楚、时不我待的辛酸,弯月都感应到了吗?

弯月无语,诗人有感。于是,颔联里,诗人似乎在对月低语:你的清辉常常给阴暗的屋子带来光亮,你的银光屡屡洒满深蓝的天幕。而这清辉,这银光,带给诗人的究竟是怎样的况味呢?

颈联里,诗人运用变序的语言向我们传达了这一况味。将这十个字还原,应是:合风襟爽静,当泪脸高悬。这是一个多么清爽宁静的月夜啊!但那高悬于深蓝天幕的弯月啊,照见的为什么是诗人老泪纵横的面容呢?

在尾联,诗人让我们看到了这样的场景:从南边飞来一只乌鹊,在这深沉的夜晚,孤独地栖息在清冷的江边。时隔一千多年,我们无需追问当时老弱多病的诗人是当真看到了深夜孤栖的乌鹊,还是在那个孤独寂寞的月夜想到自己如同一只深夜孤栖的乌鹊,因为那种悲凉孤寂的况味已借助那年的那弯上弦月浓浓地传递了一千多年,并且还将永久传递下去。那是一只怎样的乌鹊呢?它从曹操的《短歌行》中飞来,曾在 “月明星稀”之夜,向南而飞,“绕树三匝”,而不知“何枝可依”,但那时的“它”还能得到如山“不厌高”、 如海“不厌深”的周公般的曹操的欢纳啊!可现在,它只能于夜久之时,孤栖于偏远的瞿塘江边,“无枝可依”也无枝能依。这是何等深沉悲凉的孤独啊!当诗人的人生之烛已濒临最后的闪亮的时候,他的一腔报国之志最终也如这江边的乌鹊般鼓着“可依”的希望之帆却很难再有“可依”之希望,只能对月洒泪,孤“落江边”……

名句赏析

(1)“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2)“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参考答案:

(1)这两句诗描绘了月光常常照亮阴暗的房屋、总是洒满深蓝的天幕的景象。在结构上承接上联,对所见之上弦月进行细致的描绘,也为下联的抒情做了充分的铺垫。

(2)这两句诗运用了化用诗句及借喻的修辞,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之句,表现了漂泊流离的诗人孤独寂寞志不得伸的悲苦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