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郁论治肠易激综合征81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郁论治肠易激综合征81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郁 中医药治疗

肠易激综合征是胃肠道常见的功能性疾病。据报道,该病在我国城市的患病率约10.5%,是继感冒之后的第二大常见病。本病的西医药治疗,效果不甚理想。2008年10月~2011年10月用中医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患者81例,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81例,均依从性好,可以随访复查。其中男26例,女55例,年龄15~82岁。

纳入病例:诊断标准:采用1988年罗马国际会议提出的诊断依据:①腹痛,排便后缓解,或伴有大便性状和次数的改变。②排便行为异常,且具有以下两项或两项以上表现。③排便次数改变。④大便性状改变。⑤大便排出过程异常,便意不尽感。⑥黏液便。⑦上述症状须持续>6个月,且无任何其他胃肠道疾病。

退出病例:有以下情况之一,退出观察。①治疗期间发现新的检查结果不符合纳入标准。②不能遵医嘱规律用药。③无法判断疗效或因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判断。

治疗方药:①基本方方药组成:枳壳12g,青皮12g,连翘20g,丹皮15g,赤芍15g,厚朴10g,槟榔10g,砂仁15g,党参20g,云苓25g,甘草5g。②煎服法:头煎加水800ml,煎煮30分钟左右,取汁400ml左右;二煎加水600ml,煎煮30分钟左右,取汁400ml左右。两煎相混,早、晚两次分服。③加减方法:腹胀明显加炒莱菔子20g;疼痛明显加玄胡15g;大便艰涩加代赭石25g,火麻仁12g;口干加天花粉12g;失眠多梦加珍珠母60g;腹泻明显加肉桂3g。

疗效判断标准:①痊愈:诊断标准各项症状消失。②显效:诊断标准3项以上症状消失。③有效:诊断标准1项以上症状消失。④无效:诊断标准各项症状无改变。

结 果

痊愈39例,显效22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3%。

讨 论

现代医学认为,肠易激综合征,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肠道功能性疾病,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包括精神、饮食、感染、肠道菌群失调以及遗传因素等多种因素有关。治疗则主要推荐心理治疗,辅以饮食调节。除了对症处理以外,不主张药物治疗。甚至认为很大一部分患者,可能任何药物都无效。

从现代医学对肠易激综合征症状的描述认识上,和祖国医学相印证,与郁证、肝胃不和的症状表现有须得交叉重叠。祖国医学早在《内经》就有关于郁证病机和治则记载,《丹溪心法・六郁》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病证论述。郁证的病因是情志内伤,病理变化和心、肝、脾关系密切。肝喜条达,若情怀抑郁,则肝气不舒;脾主健运,忧愁思虑,脾运失健;心主神明,悲哀过度,则心气受损。气郁常是诸郁的先导,气郁日久,影响及血,而致血郁;气郁化火,可形成火郁;气滞不行,津液凝聚成痰,可致痰郁;脾运不健,水湿停聚而成湿郁;或食积不消而成食郁。悲哀伤心,则可出现悲伤欲哭等心神不宁之症。六郁一般多属实证,若病久则伤及心、肝、脾三脏。

但是,现代医学对情绪刺激引起的消化道病理变化的认识也是很深刻的,认为精神、心理应激可引起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的强烈兴奋,从而引起胃、肠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特别是胃、肠黏膜缺血,胃肠道运动改变而出现腹疼、腹泻或便秘[1]。这种认识似可与中医“木旺乘土”的机理、症状相印证。

在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上,当代医家多倾向与痛泻之证相联系。证治采用痛泄要方。但在临床实践中,感觉这种方法比较单一,很难涵盖大部分病例。也有从郁论治的报道[2],但仍是痛泄之证的化裁补充。我们在临床中,大胆尝试,采用疏肝理气、健脾和胃为主的治疗方法,取得了比较满意疗效。

方中以柴胡“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本经》),香附“利三焦,解六郁,消饮食积聚”(《纲目》),青皮“疏肝胆,泻肺气”(《纲目》),枳实“消胀满逆气”(《别录》),党参“补脾养胃,腱运中气”(《正义》),云苓“主胸胁逆气”(《本经》),厚朴“消痰下气,厚肠胃”(《别录》)、槟榔“治后重行气消滞”(《本草新编》),砂仁“补肺醒脾,理元气,通滞气”(《纲目》),丹皮“除徵坚瘀血留舍肠胃”(《本经》),赤芍“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本经》),连翘“散诸经血结气聚”(李杲)。现代研究还证明,连翘有广谱抗菌作用,对革兰阳性及阴性菌作用均强[3]。

需要着重指出的是,本病患者,女性明显多余男性。有精神疾患倾向的患者,治疗效果较差。印证《景岳全书・郁证》指出的,郁证有“因病而郁”和“因郁而病”的不同,《临证指南医案・郁》认为:“郁证全去病者能移情易性”,说明精神因素在本病的发生发展中,确实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提醒我们,郁证患者在精神护治方面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金惠铭.病理生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02.

2 张瑞.肠易激惹综合征从郁论治.河南中医,2002,22(1):43.

3 张廷模.中药学.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93: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