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螺内酯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体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螺内酯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体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 探讨螺内酯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完全随机分组法,对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132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6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VEF,SV,CI值的改变情况及最终治疗情况。结果 经治疗,观察组患者中显效40例(60.6%),有效20例(30.3%),总有效例数60例(90.9%);对照组显效22例(33.3%),有效26例(39.3%),总有效例数48例(72.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256,P0.05;而治疗后,两组患者在以上3项指标比较中,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t=3.246,t=3.689,t=5.801,均P

关键词:螺内酯;心力衰竭;老年患者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对于慢性心衰的发病机制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目前普遍认为,该病是由于某些血流动力学负荷过大的疾病所引起的心肌劳损,加上长期的病情,最终使心脏结构发生变化,其中,心室重塑是该病发生及发展的关键环节[1]。现已证实,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AS)在心室重塑中具有重要作用,而国内外学者发现[2],RAAS长期保持高度是心室重塑及心衰恶化的核心。螺内酯作为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其在临床心力衰竭中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在老年慢性心衰治疗中的报道较少。因此,笔者结合病院治疗的实际病例,重点探讨其在老年患者治疗中的作用价值,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所选病例为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就诊并确诊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共计132例,将以上所选患者按照完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6例。其中,观察组男40例,女26例,年龄60~81岁,平均年龄(67.1±3.4)岁;对照组男39例,女27例,年龄60~82岁,平均年龄(67.4±3.5)岁。以上患者诊断时,均无严重感染或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并发症,且患者依从性较好。经统计,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组成、病程、临床表现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纳入统计分析。所有参与研究患者均知情,并签署同意。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取相同常规药物治疗,包括依那普利10~40 mg/d,呋塞米25~100 mg/d,地高辛0.25 mg/d。其中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螺内酯,20 mg/d,对照组加用与螺内酯相同外观的淀粉安慰剂。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8 w。

1.3观察指标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开始后8w,测定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博量(SV),心脏指数(CI)。

1.4评价指标 显效:心功能改善2级及以上;有效:心功能改善1级及以上;无效,心功能改善不足1级或恶化。总有效例数=有效例数+显效例数。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所有录入数据中,计量资料可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若比较的两组数据P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经8周治疗后,其中观察组患者显效40例,有效20例,总有效例数60例,分别占总治疗数的60.6%、30.3%、90.9%;而对照组显效22例,有效26例,总有效例数48例,分别占总治疗术数的33.3%、39.3%、72.7%。两组数据经χ2检验P

2.2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指标分析 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LVEF,SV,CI进行记录。经统计方发现,两组患者治疗前,在LVEF,SV,CI上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均P>0.05;而治疗后,两组患者在以上3项指标比较中,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均P

3讨论

螺内酯是目前较为常见的低效利尿剂,其作用部位主要集中在肾远曲小管及集合管皮质段,可与醛固酮发生拮抗作用,从而干扰以上部位对于Na+的重吸收,促进Na+、Cl-排出,减少K+排出,最终起到利尿减少血容量的作用[3]。而心衰机制的研究确立了RAAS在该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因此也研发了大量针对该系统的药物,并取得了巨大成效,如ACEI药物。但有研究报道,长期使用ACEI药物可出现醛固酮逃逸现象[4],而醛固酮通过刺激机体合成大量胶原蛋白,介导心肌的纤维化及心肌外基质的重构,最终导致心衰治疗效果不显著。而螺内酯通过有效拮抗醛固酮的介导作用,减少心室重构的发生机率,提高其他抗心衰药物的治疗作用,最终改善了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5]。

经本次研究发现,螺内酯在老年病患者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正如本文观察组在加用螺内酯治疗后,总有效率例数60例,占总病例数90.9%,而采用常规治疗药物的对照组,其总有效率例数仅为48例,占总病例数72.7%,两组差异明显,见表1。而具体指标治疗指标中,之后前两组在LVEF,SV,CI无差异,而治疗后,实验组LVEF为(49.1±14.9)%,SV (68.9±8.9)min,CI (3.08±0.50)L/min/m2;对照组LVEF为(38.9±12.9)%,SV(60.9±0.71)min,CI (2.49±0.44);前者较后者改善明显,意味着螺内酯明显改善心肌功能的作用。

综上所示,螺内酯在老年患者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其疗效肯定,改善效果明显,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但鉴于病例数及观察周期等限制,后续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段召胜.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77):45-45.

[2]Clark A L.Almanac 2011: heart failure . The national society journals present selected research that has driven recent advances in clinical cardiology [J]. Heart,2011,97(20):1634.

[3]上官佳红,张红苗,苏杨,等.螺内酯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血浆脑钠肽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学杂志,2012,16(1):74-76.

[4]Rafael-Fortney J A, Chimanji N S, Schill K E, et al. Early treatment with lisinopril and spironolactone preserves cardiac and skeletal muscle in 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 mice[J]. Circulation,2011,124(5):582-582.

[5]马京炬.小剂量螺内酯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浆脑钠素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9(3):285-286.编辑/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