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李维史陀的私家日本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李维史陀的私家日本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李维史陀(Claude Lévi-Strauss,大陆译为“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可以说是引发我对书写及编辑兴趣的启蒙者。他的神话与象征研究,总被我“矮化”成一种阅读方式、一套解析文本的工具。《野性的思维》一书开头的部分,讨论抽象概念是否存在于原始文化的经典论述,除了让我们知道爱斯基摩人对白色拥有众多形容词,更让我愈加感受到,语言其实是我们看世界的主要窗口:某个词语让我们能看见某样东西,某个词语的消失也表示我们对某件事的观察力已然丧失。于是,那些我们锱铢必较的语词,可能保留了我们自身未被察觉的文明,而编辑们每日与文字战斗,其实就是在捍卫传统文化的重要核心。举例来说,台湾著名小吃米粉汤的菜单中,清楚呈现出生肠、大肠、粉肠、大肠头、脆管、肝琏这些猪的解剖学知识,或许能诉说出我们自身还不知道的秘密。

无论如何,李维史陀没机会来到台湾见识我们的文明与野蛮,但他去了日本,而且还在日文版的《忧郁的热带》新版序言中,透露出他与日本(相对于其它亚洲国家)的不凡关系:一开始,李维史陀的日本并非真实,是在幼年时期父亲给他的一张张浮世绘中,让他逐渐沉浸到一个他自己创造并且仰慕的日本。(现代法国应该是从《火影忍者》一类的作品开始认识日本。)然后,在走遍美洲,成为知名人类学家之后多年,他才有机会首度踏上日本、五次采访日本各地的工匠与民俗神话。这段经历的大部分材料都只在日本发表,一直到今年才由法国出版社正式出版。

在基于这几次经验而发表的演说中,李维史陀一再向读者自白不懂日语,无法阅读第一手资料,只能如同观察天象的天文学家一样,从远处观看星球的运行与变化;但即便如此,他也相信能提供一种身在其中无法看到的观点,就像天文学家虽然未能前往太空,但他们建立的历法、潮汐表依然适用。

基于这样的天文学家认识论,李维史陀在《月的另一面》中提出多个有趣观察,他在日本料理与音乐中,提出一般在艺术上称之为“分离描绘”或“分光”(divisionisme)的现象。就如同梵谷是用单色线条画出各种色彩作品,日本料理也是惯于将原味食材端上桌,在盘中构筑出一道美食,而不像中国菜或法国菜,是将食物熬煮成新的口味,才称之为“菜”;在音乐中,日本传统音乐也几乎没有和声的观念,每个音符总是接续出现,而非重叠。

他也延伸“发现日本的西方前辈”佛洛伊斯(Luis Frois)与张伯伦(Chamberlain)的论述,讨论日本木匠刨木时是朝向自身,而非朝外;日本裁缝穿线时以布就针,而非用针扎布。这些不同的“运行方向”不但让日本与欧洲隔离出来,也与关系最亲近的中国区分开来。

也许书中最有趣的部分在于,李维史陀认为日本的神话与历史并没有明显的区隔。过去几十年,西方人都在努力区分出神话与历史(国家地理频道不时就会播出特别专题,讨论索多玛城是否为真的),而日本在进行各种仪式时,似乎都把真实与否的问题置于一旁,所以他说:“神话对日本来说,是昨日之事、今日之事,也是明日之事。”现实与神话没有被切断,所以在日本随时可看到现代与传统并置共存,不像西方的观念或是仪式都是以“革命”、“取代”的方式,日本采取的是“维新”。于是这种在我们眼中可能被视为“妥协”的做法,在李维史陀看来则成了一种解答。在西方,人与自然、人与传统的断裂造成了众多危机,有可能经由日本文化的照耀,而获得解决。所以他把日本视为西方未见过的月亮暗面,可以“握有解开人类过去所遗留、极度神秘境地的关键之钥”。

《月的另一面》这本书并非一篇完整的论述、并非试图全面地定义出日本的本质,而更像是李维史陀五次旅程的随笔,他使用他擅长的神话分析,一步步抹掉早年幻想的浮世绘画面。但这里面也的确不是我们熟悉的日本,不存在军国主义或武士刀,也没有战争的寻思(唯一的批评在于人与自然的过于亲近,而产生一种不同于西方的残酷),而依旧是李维史陀爱慕的、私家日本。我们像是参与一位大师的早期理论建构,在可能背景资料比他充足的状况下,学习一种日本学的建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