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对新课改中课程实施问题的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对新课改中课程实施问题的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课程实施日益凸显其在改革中的重要作用。毫不夸张地说,教育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课程实施。新课程的实施因此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基于课程改革的实践,对我国课程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若干建议,以期能促进课程的有效实施。

【关键词】课程实施 课程改革 问题 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1-0080-02

新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场充满挑战与困难的教育革命。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项复杂的教育活动,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无论采取什么样的课程设计模式安排课程,都有可能面临课程实施这一现实问题,因此对课程改革中课程实施问题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 课程实施概述

加拿大课程专家M. Fullan认为,课程改革过程一般包括开始、实用与评估三大阶段,每一阶段往往都是相互影响与交错的。因此,很难辨别哪一阶段更为重要。但毋庸置疑,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以往有人认为课程改革开始阶段的课程开发是改革的全部,却不知正如Goodlad所提出的那样:“创新很多时候被视为失败,其实不然,而是它们从来未得到实施。”

从20世纪中后期人们关注课程实施问题开始,一直到今天,许多课程研究都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改革方案的开发、推广、策划和采用通常不会带来真正的改变。正如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所进行的国家课程发展运动,为开发适合所有教师的课程而投入大量资金到课程改革项目。但随后的评价研究却发现,创新课程并未被广泛应用,使用的效果也难以令人满意。

课程研究的理论与实践表明了一点:教育变革取得成功的关键是有效的课程实施。课程实施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并不是简单的照搬,受许多因素的影响,课程实施具有不可预见性。课程的许多问题只有在实施阶段才能被发现,而问题的发现便于及时分析原因并进行纠正,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确保课程改革能顺利开展。

二 我国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程资源匮乏

课程实施的物质基础与前提是课程资源。缺少课程资源,课程实施就成为了空谈。同时,课程资源充足程度和课程资源的开发水平对课程实施的范围与水平也有很大影响。据相关研究显示,在全国十个课改实验区的问卷调查中,78.4%的教师认为学校教学设施等物质条件不能满足需求,93.2%的教师认为新教材的难点在于缺乏必备的课程资源。这些数据表明: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的重要保障,但在各学校课程资源都非常缺乏,农村学校尤为明显。

2.教师专业发展与课程改革失配

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是影响课程实施因素中最关键的部分,也就是说,教师在课程实施中占主体地位。课程改革不能仅依靠行政命令来施行,必须更加重视教师这一主体的素质与热情,才可能顺利推进课程开展。遗憾的是,不管是在职教师的发展还是职前教师的发展都没有纳入课程改革的视野。目前,在职教师发展偏重教师的教育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再提高,甚少关心教师教育理念、教师职业认同感、创新教学方法等的培养。就职前教师培养而言,师范院校更侧重教师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忽视教师职业培训,很少有学校开设与课程改革相关的课程。也因此,面对新课程改革,教师并未获得新的专业能力。再者,教师一直未能有参与课程决策的权利与责任也是课程开展受限的重要因素。总之,“课程改革是人的改革”、“课程发展是人的发展”、“没有教师发展就没有课程发展”,课程改革的最大阻碍是教师课程专业能力与课程专业自的缺乏。

3.评价改革的滞后

评价改革是落实课程改革的配套措施,评价制度制约着课程措施的落实程度。如果一切以考试、升学为中心,课程改革就举步维艰。有访谈调查显示,社会各界都很关心课程改革中的评价改革,在中学尤为明显。以下是访谈资料中校长、家长、教师对课程改革的看法。

校长是学校的代表,他们认为,实际中如能真正落实课程改革的各项要求,的确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但中考的压力也是不可忽视的。从现实角度来说,学校如果忽视“双基”,那教学质量也很难有所保障。

家长比较认同课程改革给孩子们带来的变化。但家长更担忧孩子们所要面临的各大考试,因为目前存在教材与考试不配套的现象。

教师在课改中面临着一个“两难”问题。他们认可课程改革,但实际中与之相应的评价方式却未有变化。而这种理论与现实的冲突使教育改革并未收到预期的成效。现有的评价方式都是围绕考试而展开,这使教师参与课程改革实践的积极性大受影响。

通过这些调查发现,评价制度对教师参与课改的程度有很大的制约作用,也能发现课改中的不同个体有着各自的担忧以及对现有评价方式的不满,新的评价方式是课改参与人的共同期许。

三 推动课程有效实施的建议

1.开发与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

“课程实施的水平一方面取决于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另一方面也取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水平。”这就是说课程资源支持是顺利推行课程改革的重要前提。因此,开发与创造课程资源需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重视培养教师的开发主体意识,给予教师充分的专业自,激发教师的潜力。通过教师教育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使教师能最大限度地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第二,教师必须对课程资源有清楚、准确的认识,不能因为教育工作者的偏差认识造成课程资源的浪费。第三,社会与家庭也应加入到改革的队伍,积极配合、支持、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教育不能仅靠教师和学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课程资源的不断更新与利用,课程改革与实施才能取得圆满成功。

2.重视教师发展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直接参与人,教师的素质、态度是课程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课程改革必须重视对教师的培训,且一定要避免培训内容与形式方面的弊端。所以,应根据教师的所在地区、学历层次、年龄与学科的不同,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以往的课程改革中,教师不过是改革的执行者,几乎没有课程专业自,这样的方式称为“防教师”策略。受这种策略的影响,教师一般只注意“如何去教”,却很少思考“为何而教”、“教什么”的深层次问题。换言之,教师都有教学的概念,却没有课程的意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就是要把教师的课程专业自和课程专业能力与课程改革的实施联系起来,以提高课程实施的实效性。

3.改变考试取向

考试改革是评价改革的前提,考试就是一根强有力的“指挥棒”,但也是课程改革的束缚。如果中考与高考的取向不变,学校与教师就很难贯彻课改的精神。因此,出台与新课程改革相对应的考试政策是促进课改的关键因素。考试目标多元化是这一政策的重要举措。在保证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突破纸笔考试的单一形式,将笔试与口试等方式相结合。同时,积极建立有效的校外评价制度,将其与考试评价相融合,建立一个科学化的评价体系。

4.加强指导,及时评估,稳步推进实验研究

新课程改革从推行到现在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认为课程内容难度较大;初中综合科的教师表示对新课程还不能很好适应;部分教师认为工作负担过重。这些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因此,教师不能一心求成。针对现有问题,需要加强指导。课程研究结果显示,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通过课程的实施来发现课程设计的问题,不断反馈以完善各项措施。作为实验的新课程,通过评估的反馈来发现实验中的问题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并非等到问题严重时再将实验否决。因而,课程改革应贯彻过程评估这一正确思想,在指导与评估中,坚持先实验后推广的原则,积极开展实验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子建、黄显华.课程:范式、取向和设计(第二版)[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6

[2]唐丽芳、马云鹏.新课程实施情况调查:问题与障碍[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7)

[3]Elliott,J.Action Research for Educational Change[M]. Open University Press,1991

[4]吴刚平.课程资源的理论构想[J].教育研究,2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