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重阳节食俗琐话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重阳节食俗琐话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重阳糕史话

重阳佳节,国人有食重阳糕的传统习俗。

远在汉魏时期,重阳食糕的食俗即已形成。《西京杂记》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酒,令长寿。”这“蓬饵”,即是我国最早的重阳糕,用黍米或秫米制成。何以要用黍秫做重阳糕?晋代《玉烛宝典》解释说:因此时“黍秫并收,以因粘米嘉味,触类尝新”,遂以黍秫做重阳糕。

到了唐代,吃重阳糕的食俗已很盛行。据记载,就连武则天亦命宫女采集百花捣碎,蒸制重阳花糕,用来赏赐群臣。

宋朝时,重阳糕的制作已十分讲究,花色品种亦日超增多。

《梦梁录》记载:汴梁(今开封)的重阳糕,以“粉面”蒸成,“上插剪丝小旗,掺以果实,如石榴子、栗子黄、银杏、松子肉之类,谓之狮蛮。”临安(今杭州)的重阳糕,“以糖、肉、秫面杂揉之,上缕肉丝鸡饼,缀以榴颗。”在民间,还有一种名为“食禄糕”的重阳糕,“每糕上置小鹿子数枚,号曰食禄糕。”

明代的重阳糕,其大如盆。明代重阳节又称“女儿节”,沈榜《宛署杂记》记载:“九月蒸花糕,用面为糕,其大如盆,铺枣二三层,有女者迎归,共食之。”有些人家还在重阳节向已出嫁的女儿馈赠重阳糕,一般是送两只大的、九只小的,取“二九”相逢之意(重九)。

到了清代,重阳糕的制作更为精致。“京师重阳花糕极盛。有油果炉制者,有发面裹果蒸制者,皆剪五彩旗为旗帜。”花糕中最讲究者,是在宝塔形的糕上置2只小羊,寓意“九九重阳(羊)”。清代卖重阳糕的小贩,还要“头戴吉祥字”,推着小车沿街叫卖。

时至今日,人们一般以皮料(精粉)、酥料(精奶、大油)、饼馅(枣泥、葡萄干、桂花等)制作各式重阳糕,其外形美观,质地酥软,且有干鲜果的混合异香,甚是美味可口。

重阳栗糕

“重阳栗糕”是重阳糕中的名品,据《梦梁录》记载,此糕创制于宋代,皮薄馅多,细软滑韧,香甜爽口,流传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在《食经》中,记有此糕的具体制作方法,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在重阳佳节自己动手如法制作。

重阳栗糕主料为糯米粉和粳米粉。在制作时,首先将核桃仁、金桔饼、青梅切成丁,拌匀后分成16份果料;将猪板油去膜,切成2cm见方的薄片48片,用糖腌浸成糖板油;取糯米、粳米混合燥粉(150g),加入350g白糖、玫瑰酱、糖佛手(切末)、糖桂花、芝麻,用50g水一起擦匀,制作16份擦糖。

然后,将1 000g糯米、粳米混合粉(留50g作燥粉用),加入50g白糖入400g水拌匀,再搓散、筛细,倒入长与宽均为26cm、高4cm的方糕架内铺平,用刀柄匀称地挖出16个小粉坑,每个坑内放入擦糖1份、果料1份、糖板油3份,然后将留下的燥粉在面上薄薄地筛一层,盖上1张纸,用手轻轻抹平,再把纸揭去,用刀切成16块,入笼屉蒸20分钟左右即成。

重阳糕上为何插小旗

重阳佳节,国人有吃重阳糕的传统习俗。我们在重阳糕上,可以见到插着彩色的小三角旗,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与重阳节起源的古老传说有关。

相传东汉时期,有位叫费长房的老人,能预卜人间祸福。有一天,他对徒弟桓景说:农历九月九日这一天,将有天灾人祸降临,惟有带着茱萸和酒到高山上去,方可祛灾免祸。桓景遵从师言,九月九日这天带领全家老小并召唤众乡邻,一齐上山。后来,山下果然有灾祸降临,而登山的人却安然无恙。这虽是个神话传话,但“重九登高”,从此却相沿成习。

山区的人民有山可登,住在平原地区的人却无山可攀,这怎么办?后来人们想出个主意,制作带旗杆的小三角旗,插在重阳糕上,以示“登高(糕)”。从此,这种作法又相沿成习,无论是在山区或平原地区,人们都要在重阳糕上插上彩色的小三角旗了。

重阳话酒

重阳佳节,我国有饮酒的传统习俗。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的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我国酿制酒,在魏汉时期即已盛行。据《搜神记》记载,酒的酿制方法为:“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酒。”

到了元、明时期,酒中已加入多种中草药,其制作方法为:用“甘煎汁,用曲、米酿酒。或加地黄、当归、枸杞诸药亦佳。”

由于酒有散热祛风、降火解暑的作用,故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指出,具有“治头风,明耳目,去痿痹,治百病”的功效。

古人还认为,久服酒,可以延年益寿,唐代诗人郭元振曾写有“延年酒”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