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失眠患者的系统康复方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失眠患者的系统康复方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随着社会的巨大变化,生活节奏加快,失眠的绝对及相对发病率均显著增加,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工作学习、身心健康。由于造成该疾病的因素复杂多样,对于该疾病的康复预后也显得比较棘手。生物-社会-心理-环境因素在该疾病的发生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失眠的发病因素入手,通过对发病因素与其治疗方法的分析来探讨失眠患者系统康复方法,建立一种“以人为本”的生物-社会环境-心理康复体系,旨在为失眠患者的康复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失眠;系统康复

[中图分类号]R256.2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10(b)-144-02

失眠症是一种持续的睡眠质和(或)量令人不满意的生理障碍,其症状特点为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易惊醒,早醒,多梦,醒后疲乏,或缺乏清醒感,白天思睡严重影响工作效率或社会功能。祖国医学认为“失眠”是指正常睡眠少于五六个小时。它又称“不寐”、“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是指机体内在气血、脏腑功能失调[1],导致经常性入睡时间不足,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

对于失眠症的发病,现代医学认为,其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临床上常根据失眠病程的长短分为短期失眠和长期失眠,短期失眠可以由过度精神应激、昼夜节律改变(如时差)、环境因素以及口服儿茶酚安等药物导致。长期失眠可以是因为短期失眠转化而来,也可以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周期性腿动(periodic leg movement)与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 sleep apnea syndrome)、脑器质性病变(脑血管病、脑外伤等)以及精神疾病(抑郁症)、某些慢性疾病(疼痛、咳嗽等)所引起。失眠的病因大概归结为生物(其他疾病引发,不良生活习惯等),社会(和谐程度不足等),心理(压力等),环境(噪音等)四个方面。

治疗该疾病现代医学尚无特效疗法,主要以镇静安眠药为主,而此类药物毒副作用较大。中医药和经穴疗法能够通过调整人体脏腑气血的功能,常能明显改善睡眠状况。但是该疾病的预后不只是用药调整的问题,还和患者的心理,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密切联系。因此建立一套系统的康复方法很有必要。

失眠康复评定主要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L)睡眠质量各项评分>10分,睡眠的错误观念和态度量表(DBAS)可以对失眠进行量化评定,评估睡眠质量主要看睡眠时间和深睡眠时间及睡眠后精神状态和体力状况。睡眠的质量标准[2]:入睡快,在10 min左右入睡;睡眠深,呼吸深长而不易惊醒;无起夜或很少起夜;无惊梦现象,醒后很快忘记梦境;起床快,早晨起床后精神好;白天头脑清楚,工作效率高,不困倦。

失眠系统康复方法主要从其发病因素考虑,大概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善病人睡眠质量:

1 生物因素方面

1.1 祛除病因

尽量祛除引起失眠的疾病因素,最常见的是疼痛的护理,指导患者使用放松术,如缓慢地呼吸,全身肌肉放松,听音乐等转移其注意力,以减轻头痛不适引起的不良心理,从而减轻疼痛。必要时应用止痛药,其他随症治之。

1.2 调节节律

睡眠和觉醒是人一生中反复交替的两种生理状态,睡眠占据人类生命中大约三分之一的时间,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它受接近地球自转周期的“昼夜节律”的影响,同时也受人类自身“生物钟”的调控[3]。刘渊[2]以《内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理论和阴阳睡眠学说为指导,通过上午用茶叶或咖啡等助阴出阳,下午用验方“涵阳入寐饮”(制首乌、枣仁、柏子仁各15 g,生地、夜交藤、磁石先下、石决明先下、龙骨先下、牡蛎先下各30 g,黄连5 g)助阳入阴,调整恢复正常的“眠、醒”周期。

1.3 经穴调阴疗法

张介宾在《景岳全书・卷十八・不寐》中说:“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故在治疗方面意重在阴。运用内关、神门是因为两穴能宁心安神,调理心经经气;三阴交是足三阴经交会穴,协调肝肾气机;安眠穴是治不寐的经验有效穴,可安神定志。而电针通过针体输入微量电流,使针感加强并延长;持续作用于人体,调整人体功能,加强镇静的作用。耳与脏腑有着密切的关系。心、脾、肾、肝经通过经别与耳廓相通,在耳廓有相应的投影点。心、脾、肾、肝经点具有养心安神,健脾益气、补肾疏肝的作用。皮质下可调节皮层功能的作用,治疗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植物神经功能失调。而脑点、交感、神门可调节大脑皮质功能、宁心安神。

2 社会环境方面

2.1 为失眠患者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睡眠是一时性无意识状态,患者睡眠中的安全、舒适性主要依赖于病室的环境。在噪音、强光、周围环境陌生、生活习惯改变,病室狭小等因素的影响下,患者容易产生无安全感,产生紧张心理和焦虑情绪,加之对疾病的担忧,检查与治疗带来的不适,精神负担加重等,严重地影响患者睡眠。采取具体的措施将这些噪音控制在最低限度,如医护人员走路时要轻,穿软底鞋,尽量放低讲话声音,同时应调整好病房的温度和光线,避免在有限的睡眠时间内实施影响患者睡眠的护理操作,必须进行的治疗和护理操作,尽量集中操作,同时注意动作轻柔,减少人为因素对睡眠的影响;反复出血及打鼾的患者应住单间。

2.2 睡眠卫生教育

为使患者良好地进入睡眠状态,应经常作睡眠的卫生宣教。通过指导患者采用一些促进睡眠的措施,如睡前1 h排尽小便,睡前服牛奶、协助洗漱、进行松弛训练,特别是对失眠较严重的患者,整理好床单,摆好睡眠姿势和卧具的舒适度等是非常有必要的。

3 心理因素方面

3.1 认知行为治疗

失眠的非药物治疗主要指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即通过一定的方法去改变患者的负性观念和不良睡眠态度,继而建立健康有效的睡眠观念和行为。Morgan等[4]研究发现对长期药物治疗的失眠患者进行CBT,能有效减小失眠药物使用剂量、有利于提高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Jacobs等[5]认为,对于一些以入睡困难为主的年轻慢性失眠患者,CBT的疗效相对优于传统的失眠药物治疗,宜用作首选治疗方案。

CBT主要包括:①认知治疗:纠正患者对失眠的错误认知,建立正确的睡眠理念,重新树立睡眠信心。②睡眠卫生教育: 帮助患者改变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建立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③睡眠限制疗法:减少失眠患者在床上虚度的非睡眠时间,提高睡眠效率以增加睡眠时间。④环境刺激控制: 建立快速入睡和卧室之间的固定联系,即通过减少影响睡眠的活动而达到增加睡眠的目的。例如漂浮疗法,它是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限制环境刺激疗法,是最新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心理治疗疗法。其能消除紧张,深度放松,催眠,减轻疼痛,增强右半脑功能,提高学习和创造力。⑤松弛疗法:失眠患者放松身心,降低警觉意识,减少躯体唤醒,诱导睡眠发生。⑥矛盾意向法:为了减少失眠者因很想入睡而产生的期待性焦虑,让他们有原来总想尽快入睡改为他们最害怕的不睡,时间长久而没有受到伤害,不再害怕不睡,焦虑、恐惧就会减轻,易入睡。综合运用上述疗法治疗失眠症,睡眠改善可持续24个月以上[6]。

3.2 与中医心理疗法相结合

以谓形神相得合而为人,如张介宾之说:“人身气血为本,精神为用,合是四者以奉生,而性命周矣。”否则若《素问・上古天真论》言:“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气驰坏,荣注卫除,故神去而病不抑也。”可见情志失节,必损于神,失眠更是常见之。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已由自然、哲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心理、医学模式发展,睡眠障碍,心理社会因素对其发生、发展及预后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当今面临工业化、都市化的发展,自然环境改变,工作、学习、生活节律的改变,保健卫生知识缺乏,造成抑郁、失落、孤独、忿懑、疑虑、消沉等情绪变化,可能通过神经和内分泌影响心、脾、肝、肾功能活动,导致症状加重,影响疗效。此多属于思虑、劳倦太过,伤及心脾;阳不交阴,心肾不交;阴虚火旺,肝阳扰动;心虚胆怯,心神不安;胃气不和、夜卧不安范畴之内涵,所以睡眠障碍的治疗,除局部整体相结合,辨病辨证用药外,宜辅以心理治疗。对那些顽固性失眠,久治不愈者,皆未行心理治疗使然,通过一般性中医心理治疗,首先要耐心听取病人心中苦闷倾诉,使压抑之感情得到宣泄; 其次在倾诉和询问间,应视病人为友,体贴、同情其痛苦与情感,并让病人感到医生对他的理解; 接着根据用药经验和病情发展的可能性,提出保证,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赢得病人配合; 最后仍以平等身份要求病人与医生共同承担治疗任务,根据病情作有的放矢解释,善意指导其生活起居、习俗,处理好其与家人、邻里、同事间关系等,与药物配合治疗10 d为1疗程。

3.3 加强心理护理

治疗失眠的重要方法是改变患者心态,使患者相信自己能够战胜失眠,不再认为自己是失眠患者,同时要关心、体贴患者,多与其交谈,掌握患者心理状态。由于对疾病的担忧而出现紧张、焦虑、情绪不稳定等不良情绪,有针对性地给予心理支持,讲解疾病的有关知识,并介绍成功的实例,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经济负担重的患者实行每日清单制,处处为患者着想,清除其不安情绪,使其睡眠得到改善。

3.4 音乐疗法

音乐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古人认为音乐可以“通神明”,音乐之声与“人气相接”,可以“动荡血脉,流通精神”,可以“使人喜,使人悲”,以调畅情志。由于音乐旋律的阴阳升降可以协调人体阴阳升降的平衡,所以音乐有医疗作用。

我们旨在探求一种失眠患者的系统康复方法,一种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生物-社会-心理康复方法,这种“以人为本”的康复方法的建立,希望能帮助失眠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提桂香,高荣林,王今党.阳虚失眠辨[J].中国医药导报,2006,3(21):111.

[2]杜建,陈立典.中西医结合临床康复[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70.

[3]李艳梅,吴欣娟. 实用临床症状护理[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5.168.

[4]Morgan K, Dixon S, Mathers N, et al. Psychological treatment for insomnia in the regulation of long-term hypnotic drug use[J]. Health Technol Assess, 2004 , 8 ( 8 ) : 1268.

[5]Jacobs GD , Pace-Schott EF, Stickgold R , et al.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and pharmacotherapy for insomnia: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and direct comparison[J]. Arch Intern Med, 2004, 164 (17): 1888-1896.

[6]Morin CM, Wooten V. Psycholog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approaches to treating insomnia: critical issues in assessing their separate and combined effects[J]. Clin Psychol Rev, 1996, 16(6): 521-542.

(收稿日期:2007-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