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如何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要求是:“改变课程繁、偏、旧和过于注意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根据上述的要求,物理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观念体现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即使学生关心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和新思想,了解自然界中事物的相互联系,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就教材体系来说,要求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会,而是还要指导学生能从社会生活、社会实践中发现物理知识,能够内化这些物理知识,并把这些物理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指导自身的社会实践活动,从而服务于社会。
新课程理念的提出和新教材的出现,要求我们教师要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观念。就“如何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而言,首先教师要知道为什么要加强物理课程与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联系。
义务教育的课程目标是全面提高国民的素质,物理课程作为科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承担着提高未来国民的科学素质的重要任务。物理课程的改革历来都受到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制约,实践证明,将社会教育渗透到物理课程中,让学生在物理课程中体验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科学在社会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学习运用多学科的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心社会的意识和用正确的价值观处理社会问题的能力,这对学生的终生学习和终生发展将有着深远的影响。
现就初二物理《物态变化》谈谈“如何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1)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特征。让学生能从生活和社会应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如:石头、木材、公路设施、教师及教室内的桌凳等,他们的形状、体积几乎是不改变的,概括为固体类;水、煤油、汽油、酒精、硫酸、饮料等,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具有流动性,导致没有固定的形状而体积不变,这类物质概括为液体;而水蒸气、二氧化碳气体、空气等,它们不但具有流动性而且他们的体积由盛装它们的容器的容积大小来决定,导致它们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这类物质被概括为气体。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物质存在的形式进行总结:日常生活中的物质分为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态。
(2)培养学生评估某些物质对人与环境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的意识,尝试与同学交流有关当地环境资源利用的话题。在例举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中,最常见的有水、塑料、化肥、清洁剂、灭蚊片、农药、杀虫剂、空气等,这些物质在使用时,有它们积极的一面,也有它们消极的一面。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概括,再与其他同学交流,最后进行总结。如与同学或家人讨论化肥,农药对人与环境的影响;与同学或家人讨论塑料、清洁剂的用途和对环境的影响等。
(3)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能尝试着对环境温度发表自己的见解。①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善于观察的习惯,训练学生对某些物理量的估测能力。如:能说出冰、人体、水沸腾时、通电的灯丝、太阳表面等温度。②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如:通常温度计是根据汞、煤油或酒精等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等。③要求学生会测量温度。这是关于基本技能方面的要求,属于独立操作,学生必须会正确操作。如不能将温度计放在火焰上测其温度,不能让温度计紧贴容器壁,体温计使用后进行下一次测量前要用力甩一下等。④培养学生关注环境温度的意识。如:知道什么叫温室效应,什么叫热岛效应。如何利用温室效应,如何避免热岛效应,等等。
(4)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
首先,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来探究物态变化的过程,分析物态发生变化的原因。如:冰的融化过程,水的汽化过程,碘的升华过程,等等。
其次,要求学生用物质的熔点和沸点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先让学生浏览教材表格中列出的常见物质的熔点和沸点,解释为什么室温下冰棒会融化而钢铁不会融化;为什么铁锅可以融化铝,而铝锅却不能融化铁;为什么自然界食盐、钻石等以固体的形式存在,而氢氧等则以气态的形式存在。
(5)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能解释自然界的云、雨、雪、水、气的循环过程,探究冰、霜、露的形成原因,等等。让学生了解到水资源中,淡水资源较少,要合理用水,节约用水。组织学生调查当地农田灌溉或污水处理的主要方式,了解先进的灌溉技术。
在物理教学中强调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其宗旨就是强调学生乐于观察和进行社会实践生活,强调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合作精神,强调人与科学、技术、社会的兼容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在科学理论与技术的关系上,更多的重视技术教育;在科学与社会的关系上,更多的强调价值取向。重视从问题出发学习科学,强调科学服务大众的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