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社会支柱》中的楼纳形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社会支柱》中的楼纳形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楼纳是易卜生戏剧《社会支柱中的一位女性形象。这位女性在追求自由的同时又拥有很强的道德感。本文拟用文本细读的方式解读这个极富牺牲精神的女性,以期获得对剧本更深的理解。

关键词: 戏剧《社会支柱》 楼纳 女性解放

十九世纪的挪威虽然资本主义已经比较发达,但当时的人们仍然是用“男性”的眼光来看待女性,对女性的“出格”行为更是不容谅解。易卜生这样一位时代的先知剧作家敏感地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曾经密切接触过为妇女自由解放而斗争的挪威女权主义者卡米娜并深受其影响。戏剧《社会支柱》中的楼纳这一形象正体现了易卜生关于女性解放的思考。

在鲁米尔太太、霍尔太太等的太太们眼中,楼纳是个“怪东西”,是她们想搭救的“堕落女人”。她“头发铰得精短,下雨天穿着男人的靴子满街跑”且不说,还有“打博尼克主意”的丑事。她在那没有出息的不同胞弟弟跑到美国去了之后也到美国去找他,还在酒店里卖唱过日子、公开演讲、出版胡说八道的书。总之,众人眼中的楼纳是一个坏榜样,是幸福家庭生活中的一个污点。然而易卜生“绝对推崇人的精神生活,努力追求无限的自由。他号召人们不断地净化道德,一直到灵魂能与上帝对话;要求人们按照个人的独特的意志而生活,奉行‘全有或全无’的宗旨”。 [1](87)楼纳正好体现了他的这一思想。楼纳是个追求自由、个性解放的女性。当她看到传统道德的弊端:“道德把太太小姐们严格束缚在阴惨惨的屋子里,死气沉沉。她们衣着规规矩矩。道德外衣有一股霉味――好像死人穿着的寿衣。”她很想给传统注入新鲜的血液和空气,并预言总有一天女人会从“坟墓里爬出来”,即冲破陈规陋习的束缚,从小家庭走向社会,摆脱对男性的依赖,逐步走向经济独立,“人应该回归到自然状态,自自然然地做人过日子”。

我们还可以从楼纳与其他中人物的关系来看看她身上体现的自由思想。约翰与楼纳是异母姐弟关系,楼纳对约翰近乎母性的关怀是无私的。她能够在美国这个自由的国度拼命苦干,这体现她能够通过自己努力工作获得经济上的独立自强。她是一个遵从自己的本性来生活的女子,她不会假正经,保持了人的本真面貌。楼纳对约翰和棣纳婚姻的支持,表明了她追求婚姻自由,并且鼓励别人接受这种思想。楼纳很愿意看到两个追求自由、情意相通的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如果没有楼纳的鼓励,约翰就不会勇敢地接近棣纳并争取自己的幸福,或许他还会为了博尼克的利益而隐忍,使自己的名誉受损。从楼纳和博尼克的对话中,我们看到楼纳的宽容。楼纳是博尼克的昔日恋人,当博尼克为了金钱抛弃了楼纳时,楼纳并没有恨他的薄情寡义,只是想改变他,使他成为一个诚实的人。而博尼克怕楼纳此次回来对他的既得利益构成威胁,于是先发制人。他假惺惺地请求楼纳饶恕他,但声明不完全是他的错。本来博尼克是爱楼纳的,但看到楼纳的异母妹妹贝蒂有产业继承权而楼纳没有时抛弃了楼纳。爱情本来是两情相悦、至纯至善的事情,在博尼克这里却成了金钱的交易。当贝蒂一次又一次地误解楼纳,认为楼纳在跟她过不去而恨她时,楼纳并没有生气,而是从内心深处怜悯这个妹妹。贝蒂一直生活在博尼克的谎言中。她对丈夫太信任,没有丝毫的怀疑,完全视丈夫为生活的中心,自己仅有的性格也消失了,学会了迁就男人,以及完成社会中的“义务”,将个人的权利降到最低。然而,她并不知道丈夫并没有把她当成知心人。我们很欣喜地看到剧情发展到最后,约翰和棣纳漂洋过海去过幸福自由的生活了;马塞在楼纳的影响下,也大胆起来反抗传统的习惯了;博尼克在经历一场“痛失爱子”的虚惊,以及楼纳的苦口婆心的规劝后,终于良心发现,在群众和一群“社会支柱”面前道白,揭下自己虚伪的面纱,渴望抛弃旧时代的假面子、假道德、假正经和怯懦的劣根性,在妻子面前承认了自己的大男子主义,请求妻子的原谅,最终一家子和解了。

从上述简析来看,楼纳是走在同时代女性的前列的,她始终追求着自由、个性解放。同时,她具有很强的反叛精神,能够勇敢地挑战传统的社会习俗,是一个纯洁美丽的自然之子。邱运华在他主编的《文学批评案例》中指出:“文学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往往可以通过精神分析的方式获得合理的解释,这些人物在精神分析的模式上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在压抑中认同,将压抑转化为内在的自我需要,完全屈从于父权制的女性形象;二是在压抑中反叛至于疯狂,勇敢地反抗父权制的女斗士形象;三是在压抑与反压抑中寻求平衡和协调而导致了人格分裂的女性形象。”[2](214)那么,《社会支柱》中的楼纳究竟是哪一类型呢?从她的激进行动着眼,我们可以将其归之为“女斗士”型;从最后她没有离开贝蒂一家的行为看,她又属于“屈从”型。在楼纳这个女性人物身上我们看到了她现代和传统的两面。她一方面追求经济的独立自由,另一方面又有传统的道德思想,加上她对传统家庭的眷恋,她对异母妹妹的爱,使她牺牲了自己的爱情。

纵观整个剧情,我有一个很大的疑问:固然楼纳有追求自由的行为,但作为一个女性,她的内心深处是否有痛苦呢?楼纳爱上博尼克是他的追求自由进步的一面吸引了她。然而博尼克为了金钱而抛弃了她,应该是给了她很大的打击的。对于这样一个薄情寡义的男子值得为之牺牲吗?

被抛弃的楼纳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曹禺先生的戏剧《雷雨》中的鲁侍萍。剧中的女主人公侍萍也与男性主人公周朴园真诚相爱过,也是因为男性的自私而饱尝了人间的苦痛;女性总是处在很被动的地位上,总是要为男性牺牲很多。鲁侍萍是被迫离开了周家,楼纳是自愿离开了博尼克。她是有意识地成全博尼克的婚姻:在贝蒂多次误解她时,她还在博尼克面前说要他抛弃大男子主义,真正理解和关心妻子。楼纳明知道博尼克长期没有和贝蒂坦诚相见,没把贝蒂当成知心人,夫妇俩人的生活并不是很融洽,似乎是义务将二人拴在一起,但并没有产生重新夺回博尼克的想法。她有很强的道德感,她不想破坏异母妹妹的幸福,正是她积极促成了一个危机重重的家庭重建和谐、团团圆圆。在曹先生的戏剧中我们更多的是感慨女性命运的可悲可怜,在易卜生先生的戏剧中我们则看到了女性对命运的积极的抗争。

易卜生曾说:“爱情是神圣的诗,婚姻是滑稽的散文。爱情带来的自由会解放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使其优良品质发扬光大,婚姻则给人戴上精神枷锁,使人从崇高返回庸俗的境地。”[1](54)楼纳虽然与博尼克没有步入婚姻的殿堂,但楼纳对博尼克曾有的爱情激发了她对他的关怀。故而,当楼纳看到博尼克的缺点时,她发誓要使他改掉这个坏毛病。为此,她付出了努力。尽管困难重重,最后还是成功了;她把曾经追求自由后又屈从于社会舆论的博尼克拉回了生活的正常轨道,也获得了昔日恋人的发自内心的尊重与赞美。从楼纳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圣母玛利亚的温暖。如果戏剧末让楼纳离开博尼克夫妇走向新生活,或许更容易让人接受。楼纳在“利他”的同时也应该勇于去追求自己的幸福。或许,易卜生当时在创作这个女主人公的时候,只是想更多地反衬博尼克这个“社会支柱”,楼纳最后的命运如何不是该剧关注的中心问题。

重新翻阅易卜生的戏剧,我们会找到极富有母爱牺牲精神的女性。易卜生在《社会支柱》之后完成的《玩偶之家》中塑造的“娜拉”就是继承了楼纳的牺牲精神。很多时候,我们在谈到娜拉时更多的是看到她的大胆反叛精神。其实,娜拉也有很多的无奈。她很善解人意,真诚地爱丈夫,为之作出了很多的牺牲。然而,海尔茂有着博尼克似的虚伪,不理解妻子的苦心,让妻子伤心至极。失望的妻子,以自己的出走表现了对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了《社会支柱》中楼纳没有实现的梦想。

参考文献:

[1]王忠祥.易卜生[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邱云华.文学批评案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潘家询.易卜生戏剧四种[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