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让情感与音乐和谐共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让情感与音乐和谐共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本文针对初中音乐教学中如何注重学生情感体验的问题,围绕四个方面进行论述:实现观念转变,培养情感体验的意识;创设音乐意境,激感共鸣;引入流行歌曲,促进情感体验;鼓励创造想象,升华情感体验。

关键词: 初中音乐教学 情感体验 和谐共生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是听觉的艺术,音乐对人的情感影响和其它艺术相比,能更直接、更有利地进入人的情感世界。黑格尔说:“音乐是心情的艺术,它直接针对着人的心情。”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课程目标中对于情感体验明确提出:“通过音乐学习,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对他人、对人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由此可见,音乐教学离不开情感体验。

1.实现观念转变,培养情感体验的意识

回顾初中音乐教学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发现传统的教育观念重技术轻情感,错误地把技术的训练放在了首位,忽略了学生对情感的体验。因此,我们应转变教育观念,积极树立培养学生情感体验的意识。

(1)营造合作氛围

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是音乐新课改的目标。“合作学习”能充分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为每个学生创造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条件,同时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合作交往的能力。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应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建构师生合作学习、生生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要改变固定的组织形式,充分开发课堂中集体交往、信息网络、群体心理气氛等集体潜能,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合作的成功,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关心、学会竞争,促进学生个性社会化。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点燃情感的火花,打开心灵之窗,在情绪生发与激动中,享受美感,陶冶情操。

(2)注重情感交流

注重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这是呼唤学生情感、实现情感效应的前提。在平时的音乐教学中,我们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注重自身情感的投入,注重与学生情感上的互相沟通,要以积极的情感,把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表现传达给学生,发挥情感在知情交流中的效能给学生以美的启迪,帮助学生领会理解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使学生的情感与认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产生和谐的共鸣,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创设音乐意境,激感共鸣

意境是“情感渗透”的前提和基础。音乐的奇妙在于能描绘出让人心动的意境和让人心醉的情感。无论歌曲欣赏还是乐曲教学,都可以从意境着手,以情感为切入口,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创设意境要根据音乐的情境、风格和具体内容创设相应的环境气氛。有了良好意境,就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聆听音乐的心理状态,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激发他们进行想象,锻炼他们的思维。例:教学《中国民歌》一课时,可选取教材中的歌曲《好一朵茉莉花》,让江苏民歌浓浓的旋律回荡在学生耳边,在其心中激起情感的共鸣,从而为新歌教学作好铺垫。再如学习《京剧欣赏》一课时,可选用笛子独奏曲《京调》进行意境渲染,从而把学生带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之中,让学生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受到气氛感染,产生积极的内心体验。

3.引入流行歌曲,促进情感体验

别林斯基曾说:“不管哪一种音乐都反映一种情感,只要有情感,机械表达的可怕的单调的印象就没有了。”情感的表现可体现在古典音乐之中,也可表现在通俗流行音乐之中。流行歌曲引入课堂作为一种手段,可以放松学生紧张的神经,有效地缓解学生迎接中考的心理压力,建立师生的情感沟通,促使学生的音乐情感得到自由的发挥;能更好地解决教材难题,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陶冶学生情操,高效地完成音乐课本的教学内容。同时,学生在性格、爱好等方面的差异,也因选取不同风格的音乐得到了一定的弥补,在某一时刻与它们相碰撞定能爆发出情感的火花。具体选择:(1)公益歌曲:《同一首歌》、《爱的奉献》、《走进新时代》、《感恩的心》、《北京欢迎你》等,这些歌曲充分地抒发了人们对人间真情、对祖国生活的热爱之情。(2)校园民谣:《十七岁的雨季》、《兰花草》、《同桌的你》、《童年》、《外婆的澎湖湾》、《明天会更好》等。(3)励志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真心英雄》、《激情飞跃》、《姐妹弟兄》等。(4)热门歌曲:《老鼠爱大米》、《江南》、《不想长大》、《中国话》、《嘻唰唰》等。

4.鼓励创造想象,升华情感体验

列宁曾说:“如果一个人完全没有用自己的想象力来给刚刚在他手里形成的作品勾画出完美的图景――那我就真不能设想有什么刺激力量会驱使人们在艺术、科学和实际方面,从事广泛和艰苦的工作,并把它坚持到底。”想象是提高学生音乐鉴赏水平的重要基础。创造性想象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准确地体验音乐情感。在具体的音乐教学中,我们可灵活运用整体感悟、角色体会、直观感受、音画结合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化对音乐作品内涵的认识,引发学生的创造想象,从而升华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例: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时,在反复欣赏的基础上,要求学生:(1)以“梁祝”的故事情节为线索,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对故事进行描述,形成多幅不同的场景和图画。(2)注意分辨大提琴和小提琴的旋律及不同的音乐,感受主人公真挚的情感所在。为了更直观地打动学生的情感,教师还可截取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片断供学生观看。本节课中,笔者通过将音乐与文学、图像有机结合,抒发并激荡了学生的内心情感:音乐表现了梁祝二人的真挚爱情及对封建礼教愤怒的控诉与鞭笞;“化蝶”充满了浪漫与幻想,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学生从中体会到了人世间的纯朴善良之情。

音乐是是一种情感的艺术,也是一种和谐的文化。追寻音乐的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音乐与自然之道、社会之理存在着和谐。让音乐与情感和谐共生,是我们音乐课堂所追求的教学境界。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代俊华.音乐教学中的情感运用.中小学音乐教育,2004,(6).

[3]周琦.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理性思考.中国音乐教育,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