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李清照咏物词赏析其词三期变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李清照咏物词赏析其词三期变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李清照咏物词在其词作中占了将近四分之一,以咏花咏草为主,“以梅传媒”是其作品的特点之一,笔者选择咏桂、咏菊、咏芭蕉三首词分别突出李清照前、中、晚三期的特色,从而体现其词作的变化,分析其所作背景与原因。

关键词:李清照;咏物词;三期;变化

中图分类号:I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9-0020-01

词人李清照是我国诗词史上一颗璀璨明珠,这不仅是因她的诗词文独具特色,流传千古,更是因为她在那个男性一统天下的词坛世界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为宋词增添了不一样的味道。她的咏花之词之所以能够崭露头角,博得赞赏,不只是情韵生动,辞藻妥帖,更是因为其中包含了词人的复杂思绪和丰富情感。本文继承陈祖美先生对李清照词作划分为三期的文学观点,以《鹧鸪天》、《多丽・咏白菊》与《添字丑奴儿・芭蕉》三词为例,赏析其词与情感的三期变化

一、初期 《鹧鸪天》 桂花

李清照对于梅的偏爱通过她流传后世的词可见一斑,但《鹧鸪天》中却用“梅定妒,菊应羞”衬托桂花的“第一流”,这确实让人疑惑,不禁细读。“淡”、“轻”、“柔”三字将桂花的淡雅,轻盈和柔美之感巧妙展现。即使没有“浅碧”与“深红”的诱人之色,桂花单凭“香留”亦可数花中一流。下片用拟人、反衬的手法将桂花“冠中秋”之盛状与无可比拟展现的妙趣横生。最后一句词人用“天真烂漫之态,爱花惜花之心”“质问”屈原究竟为何不将桂花入诗,委实傲气有趣。桂花虽然花色不比“浅碧”“深红”引人注目,但其香浓郁袭人。将内在之美喻为“花香”,说明更具吸引力,更值得称赞的是人的精神内质之美。词人知晓自家门第比其朝中众臣不够煊赫,但并不因此而敛于内秀,反而借桂花表达了“内美”之美美于天下的自信与无所畏惧的豪气。

李清照前期词大约“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亦即从李清照出生之年,到徽宗大观元年(1107)开始屏居青州之年止,共二十四年”,这段时间可谓是李清照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皆备之时,此时的词多闲情,多欢愉,多幸福。而这首《鹧鸪天》有力的记录了这一时期李清照的幸福时刻。

二、中期 《多丽》 白菊

“寒”、“夜”、“无情风雨”、“损”几个词巧妙的点出了白菊所处的生存环境之恶劣。反复使用“也不似”一语,将白菊高洁脱俗,自然无华之态呈现读者眼前。“韩令”、“徐娘”、“屈平”、“陶令”的典故连用,将白菊的外形清美,内蕴高格生动展现。借用“汉皋解佩”、“纨扇题诗”典故,含蓄而沉痛的将婕妤之悲,长门之怨洒落纸上。再及眼前白菊,不禁担忧“芳姿”又可“留得几多时”呢,若是此时的自己能“好”,又何必去“忆”不幸遭遇的东篱之菊呢。

咋读之下,满目堆彻的典故似乎有了掉书袋的味道,但是细看来,正是典故的巧妙使用让词的内蕴丰富而广阔,情愫深沉而复杂。也许词人因女子之含蓄,或因婕妤之悲不想被他人所说道,故借用合宜的典故把自己想说却不知怎样说,或想说又不好意思直接说的情感一吐为快。“人情”之所以不“好”,除了词人深深的长门之怨,还有“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一句所承载的在波云诡谲的中无奈与被动的凄惨感怀。这首词可谓是“以咏菊为幌子的身世之叹”。

虽然这首《多丽》据陈祖美先生考证是作于“崇宁五年(1106)”,按分期当属于前期之词。可是据笔者分析,该词所表达的忧愁不是前期之词的闲愁,而是对政治风云之变与丈夫章台之遇的担忧和愁苦。所以,这首词体现了词人中期词作的风格,应划为中期之作。陈先生在《李清照评传》中将这首词与寄幽怨的青、莱词放在一章,也是有这番考虑的。

三、晚期 《添字丑奴儿》 芭蕉

芭蕉这一意象在李清照的诗词中多次运用,词中“窗前谁种芭蕉树”又是一新“翻”。可“芭蕉”意象的出现总伴有“窗”这一隔膜的存在,词人似乎是有意识将自己与“芭蕉”借助“窗”产生距离之感。虽然只有一窗厚度的近在咫尺,在心里却有着遥远的距离和无尽的差别。芭蕉是南方的植物,而词人是北方的百姓。一个“北人”天天守着窗前的南国树木,“芭蕉”成为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邻居,由此可知,词人敏感的心思必然会联想到国家破碎导致的由北南迁与背井离乡。

李清照后期之词为“建炎四年到绍兴二十五年(1155),李清照四十六七岁(丈夫去世),到七十三岁前后的谢世之年,共二十五六年”,后期的词多饱含对国家社稷的忧心与愁绪。而这首咏芭蕉词恰如其分的展现了词人南渡后的悲愁与伤心,可谓是后期词的代表之作。

李清照的咏物词独有一番特色,不仅体现易安体特色之一的“借翎毛花卉隐括身世,倾吐心事”,更诉说了女性天生对花草细腻敏感的心思感触,以及柔弱担起世情、人情沉重负担的悲苦之愁。

参考文献:

[1]陈祖美著.李清照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

[2]唐圭璋等编著.李清照词鉴赏.济南:齐鲁书社.1986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