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对外汉语教材中言外之意现象的考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对外汉语教材中言外之意现象的考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通过总结汉语教材中的例子,发现汉语中常用来传达言外之意的途径和手段是:采用修辞、使用熟语、使用本身具有某种语用含义的词语或句式、采取某些特定的会话策略。要想提高学生对汉语言外之意的理解能力,就要将重点放在使用修辞和熟语这两大类途径上。

关键词:言外之意 语用理解能力 对外汉语教学 教材考察

一、对外汉语教材中传达言外之意的途径和手段

本文参考徐盛桓对“含意”的定义,同时为了使研究更有针对性,即针对外国留学生的“汉语言外之意”,笔者将“言外之意”操作性地定义为“存在于话语的概念意义、命题意义之外,但又确实为语言单位的音和义所承载的隐性意义,包括说话者通过该语言单位传递给听话者的各种间接信息,如言语意图、说话者的情感和态度等,听话者不可能由字面意义直接整合而获得,必须结合语境进行语用推理才能获得。”

通过对20种对外汉语教材及HSK相关书籍的考察,我们得到了451个具有言外之意的例子。本文由所得例子总结和归纳了汉语教材中传达言外之意的常见途径和手段,并依据这些途径和手段将所考察的言外之意分为四大类。对于这些途径和手段的了解,有助于加深留学生对汉语言外之意的认识,有助于寻找帮助留学生理解汉语言外之意的方法,进而有助于提高留学生的语用理解能力。

这四大类汉语中常用来传达言外之意的途径和手段是:采用修辞、使用熟语、使用本身具有某种语用含义的词语或句式、采取某些特定的会话策略。下面就对这四大类途径和手段进行详细地说明。

(一)言外之意的传达途经一:采用修辞

1.采用婉曲

采用婉曲手段传达言外之意的现象在汉语中还是较为典型并且常见的。如:爷爷恐怕要不行了,咱们得开始准备后事了。(《HSK真题及分析》)

2.采用反问

邵敬敏认为任何疑问句式都可以构成反问用法。其中是非问句的反问用法最为常见,其次是特指问,最少见的是选择问与正反问。

a)是非问句的反问用法

(1)你整天呆在房间里,口语水平能提高吗?(《汉语听力教程》第二册)

b)特指问句的反问用法

(2)我不愿意住在学生宿舍,那么多规矩谁受得了? (《汉语听力教程》第二册)

c)选择问与正反问的反问用法

(3)女:你看,那个人是刘佳吗?

男:不是刘佳是谁啊?(《HSK中国汉语水平考试应试指南》初、中等)

3.采用反语

(4)男:大妈您看,我的菜多新鲜,刚从地里拉来的。

女:哟,你也太会赚钱了,你这是卖菜呢还是卖泥呢?《发展汉语——中级汉语听力(上)》

4.采用夸张

(5)瞧我这表妹多孝顺,怪不得我姨妈姨夫把她夸成了一朵花。(《高级汉语口语》第二版)

5.采用比喻

(6)女:你太幸福了!我妈妈检查我的作业时简直就是一只老虎。(《阶梯汉语——中级听力课本》第二册)

6.采用比拟

(7)肚子也提意见了。(《高级汉语口语》第二版)

7.采用双关

(8)男:我们这是打折商品,不能退货。

女:商品能打折,可服务不能打折啊!(《发展汉语——中级汉语听力(上)》)

8.采用主宾重复判断句

在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里,“警策”也是修辞格的一种。“主宾重复判断句”即“A(就/总/毕竟/还)是A”,虽然字面并不能传达任何新信息,但实际上包含了丰富的言外之意,含有警策之意。

(9)妈,名牌就是名牌,穿上名牌感觉就是不一样。(《汉语听力教程》第三册)

(二)言外之意的传达途径二:使用熟语

熟语是汉语中久经沿用,基本定型的短语或句子,一般只能整体表义,不能随意变动。按其结构特点、雅俗程度以及运用方式的不同,通常将熟语分为:成语、惯用语、谚语和歇后语。也有学者提出,应该再分出一种“口语习用语”,如“我说呢”“又来了”“说不过去”等可以在特定语境下使用的相对固定的语句或框架式结构,这样的语句和结构显然不能归入成语和谚语,与惯用语也有很大的区别。还有学者认为,在熟语中应该给“俗语”也划出一席之地。本文接受“口语习用语”和“俗语”这两个概念。

1.使用惯用语

李行健先生指出,惯用语的特点有三个:第一,它的语义具有双层性,除字面的语义外,必需具有深层次的比喻引申意义;第二,它的结构是固定的;第三,在句法功能上它同成语近似,在修辞功能上它有强烈的通俗性和口语色彩。这样的分析指出了惯用语具有言外之意的特点,理解时不能仅仅理解其字面意义。我们认同这样的分析,并从教材中找到了大量使用惯用语的例子。如:

(10)毛新简直就是个夜猫子。(《汉语中级听力教程》第二版 (上册))

(11)小王这个人,每次一起吃饭他都不出钱,真是个铁公鸡!(《HSK真题及分析》 )

2.使用口语习用语

常玉钟先生在他的《口语习用语功能词典》代序中指出,“在口语交际中,有这样一类语句,功能多样,使用广泛,人们对它们习以为常,但这些语句的含义,常常不能凭借构成成分的语义和语法上的逻辑义推导出来,如‘你看你’‘有的是’‘真是的’这样的句子”,常玉钟把这样的句子称为“口语习用语”。习用语应具备三个条件:表达的应是受一定语境制约的语用含义;其结构形式和含义形成了固定联系;构成成分和组合形式固定。如:

(12)铃木:志强,只带这点儿礼物合适吗?

志强:瞧你,多少是个够啊!(《高级汉语口语》(第二版)第一册)

(13)女:大哥,你家里也不富裕,我们怎么能拿你的钱呢?

男:妹子,咱们谁跟谁啊?(《HSK中国汉语水平考试应试指南》(初、中等)听力部分)

3.使用俗语

俗语可分为广义俗语和狭义俗语。广义俗语是指除了成语、惯用语和谚语以外的熟语;狭义熟语是指“通俗而形象地描述人情世态的定型语句,它们主要流行于民间大众,通常用比喻、形容、夸张或直接说明来描写表述出怎样一回事,怎样一种人。”(见王捷、徐建华、刁玉明主编的《中国俗语·前言》)本文所涉及的俗语均是狭义俗语。如:

(14)有的公司经营不好,不考虑其他原因,先想把名字换一换,那不是换汤不换药吗?(《高级汉语口语》第二版第一册)

(15)现实生活中不讲忌讳还真不行,你要是给老人祝寿时送钟,结婚时给人送伞,那是专往枪口上撞,人家不把你撵出去才怪呢。(《高级汉语口语》第二版第一册)

(三)言外之意的传达途径三:使用本身具有某种语用含义的词语或句式

很多词语或句式本身就具有某种语用含义,如“才,就,何况,都,连……都……”等。对外汉语教材中指出“才”表示说话人认为事情发生或结束得晚,往往暗含了责备或埋怨的意义。如:

(17)你说马上来,怎么现在才到啊?(《发展汉语——中级汉语听力(上)》)

“就”后面接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时,其基本含义是“只,仅仅”,表示一个非常有限的范围,从“有限”这个隐含意义可以引申为说话者认为所论述的“NP”在诸如数量、质量、重要性等方面很有限,从而带有轻蔑义。如:

(18)就这点儿事,你都说几遍了?(《发展汉语——中级汉语听力(上)》)

“都”后面如果跟着一个表示时间点或时间段的词语,那么可以传达出说话者主观认为某情况发生得晚或某情况持续的时间过长,有不满的意味。如:

(19)你还没睡够?都休息一个星期了。《汉语商务通——口语中级教程》

“连……都……”这个句式的语用含义和“何况”差不多,指出了一个实现某情况所必需的最高标准或最低标准,听话者须根据自己的背景知识或语境信息判断被比较的另一方是否达到这一标准,从而推理出说话者的隐含意义。如:

(20)他的歌也能受欢迎?真奇怪!他连调都唱不准。(《汉语口语速成基础篇》)

(21)男:我听说老张了解澳大利亚的气候。

女:别说老张了,连我这个去过那儿的人都说不清楚。(《发展汉语——中级汉语听力(上)》)

(四)言外之意的传达途径四:采取某些特定的会话策略

在对教材的考察过程中我们也发现,有一些传达言外之意的方式比较灵活。这类对话使用了几种类似的会话策略,迫使听话者运用语用推理,从明显违反合作原则的话语中捕捉其隐含信息。这样的会话策略有:不直接回答而举出相关事实、提出假设、做比较、欲言又止、转移话题等。现分别举例如下:

1.不直接回答而举出相关事实

说话者对发话人的问话不直接予以回答,而是举出一个与正在谈论的话题相关的事实,让听话者自己从中判断,运用语用推理能力找到自己需要的答案。

(22)女:哎,老赵,你了解张立吗?

男:这个人光去年一年,就换了4个女朋友。你说他怎么样?(《发展汉语——中级汉语听力(上)》)

2.提出假设

说话者不直接对发话人的问题进行答复,而是假设某种情况发生,让发话人从自己的假设中推理出他想要的信息。说话人可以选择某些固定的话语结构作为表达某些言外之意的工具。如:固定模式“要是……就好了!”,这个句型表达了说话者强烈的愿望,但是也往往含有不能实现的隐含义,因此可以表达说话者对自己不能实现该愿望的无奈或惋惜。如:

(23)我要是能像她那样常回家看看就好了!(《发展汉语——中级汉语听力(上)》)

另有一个固定格式:“(要是)不……才怪呢!”,这个句型可以表达说话者非常自信地认为某情况必然发生,常用来预言某事,和“一定……”比起来,这个说法可以暗示说话者的心态是非常自信的,并暗示了说话者富有经验。如:

(24)小张今天出车又发生意外了,他开车那么快,不出事才怪呢!(《发展汉语——中级汉语听力(上)》)

还有更多的假设模式是没有固定结构的,但是从逻辑上讲,说话者往往作出这样的假设:如果甲情况发生,那么一定导致乙情况的发生,而乙情况的发生明显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暗示了“甲情况不可能发生”这样的含义。如:

(25)女:你不想再读一遍我写的诗?

男:假如我再读一遍,至少又得一天吃不下饭。(《发展汉语——中级汉语听力(上)》)

3.做比较

说话人不直接表态,而是通过提起其他事物来做比较,从而暗示出自己的观点或态度。如:

(26)小强,你老嫌妈做的饭不好吃,明天让你爸做,你就知道谁做的好吃了。(《发展汉语——中级汉语听力(上)》)

4.欲言又止

说话人出于羞愧或尴尬而不把话说完,只说一半,让听话人自己识别其话语意图。如:

(27)老李,最近手头不方便,能不能……(《高级汉语口语提高篇》)

5.转移话题

说话人可能通过转移话题的策略提醒听话人注意某种现象。这种现象是听话人忽视而说话人注意到的,但是出于某些原因不愿意由说话人自己说出来的,因此采用旁敲侧击的方式提起一个新的话题,吸引听话人对这一未被注意到的现象进行重新思考,从而理解说话人提起这一新话题的动机。如:

(28)女:你看小李穿上那条牛仔裤的样子有多可笑?

男:这我倒没觉得,不过你还是看看你自己吧。(《发展汉语——中级汉语听力(下)》)

通过考察,我们发现上述各种言外之意的情况在教材中分布广泛,普遍存在,共计出现了451次。为了更清楚地了解各途径产生的言外之意在对外汉语教材中的分布情况,笔者特将各类型的言外之意统计、汇总,制成下面的图表:

由上图可以看出,在我们所考察的汉语教材中,通过各种修辞手法传达言外之意的现象最普遍,共出现了294次;使用熟语而产生言外之意的现象,共出现了107次;采取某些会话策略传达言外之意的现象出现了61次;词语或句式本身固有语用含义的现象出现了19次。如果结合下面的图2我们可以发现,修辞部分的反问句有242次,占了绝大多数。由此可见,反问句确实是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类特殊的疑问句形式。其次是出现了107次的包括惯用语、口语习用语和俗语的各种熟语。因此可以说目前汉语教材中出现的言外之意主要是通过使用修辞和使用熟语来体现的。

由上图可以看出,在各种修辞手法中,反问句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居于第二位的是婉曲。这样的分布情况比较符合自然语言的事实。因为在自然语言中,中国人乃至其他国家的人确实常常使用反问句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感情,发问者“心目中已有明确的看法,利用疑问句的形式,在曲折地表达自己看法的同时,显示某种特殊的感彩,实现某种特定的语用价值”。正是由于反问句有如此丰富的功能,所以它与反语、夸张等修辞手法比起来更为常用。

由图3可以看出,依靠口语习用语传达言外之意的现象较为突出,而使用惯用语和俗语的数量基本持平。常玉钟指出:“在口语交际中,有这样一类语句,功能多样,使用广泛。我们在交际中,每时每刻都要使用到它们,以至于习以为常,感觉不到它们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它们就是口语习用语。”既然口语习用语这类熟语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得如此广泛,那么由这些口语习用语传达言外之意的现象也理应较为常见了。而惯用语和俗语只是起到使语言表达更加生动形象的作用,但都并非日常交际所必需,它们完全可以由能够直接表达其言外之意的语言形式所替代,因此出现的次数也相对少一些。所以如图3所示,熟语类的言外之意在教材中的情况可以代表熟语类的言外之意在自然语言中的存在状况。

交谈时双方需要遵守合作原则,如果一方明显违反了这一原则,听话者就要注意,因为说话者只是表面上违反了合作原则,实际从深层次上仍然遵守合作原则,那么这种表面上的违反其实是在向听话者传达言外之意。不过说话者到底采取什么方式或策略来实现这种表面上的违反呢?我们发现,说话者通常会采用图4所示的五种策略。其中比较常用的是不直接回答而举出相关事实的策略和假设一种不可能发生的情况让听话者推理的策略。另外三种策略的使用频率相差不大。

二、本次考察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通过分析对外汉语教材中言外之意的考察结果,我们发现要想提高学生对汉语言外之意的理解能力,重点放在使用修辞和使用熟语这两大类途径上。下面就这两大类别中的重点和难点分别进行说明,并提出一些较为具体的办法供大家探讨,以期对提高留学生的汉语语用理解能力有所帮助。

(一)使用修辞手法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看出,婉曲这种表达言外之意的手法在汉语中比较常见,但是对留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因为其中除了语言问题,还有很大程度上的文化问题。因此对外汉语教师可以适当向学生多介绍一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委婉表达方式,同时也增加一些汉语文化和学习本国文化的对比讨论,比如对于哪些话题,中国人认为是不宜直接提及而需要做一些委婉处理的,从而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 “警报系统”,当谈到此类话题时,能够想到这可能是中国人的一种婉曲的表达,就会调动语用推理能力来分析其中的言外之意。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理解汉语中婉曲方式的言外之意。

综合前文对反问句言外之意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虽然反问句的教学早已经进入了教材,并且出现的频率还比较高,但是如果仅停留在告诉学生反问句语义和形式上的相反关系这个水平上,还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帮助学生理解说话者使用反问句的目的是什么,即表达了说话者怎样的情感态度或交际意图,反问句背后隐藏的言外之意可能比其语义和形式上的对立关系更为重要。我们应该强化训练学生对反问句言外之意的理解。一种较为方便有效的办法就是让学生模仿老师的语气来朗读课文,老师在朗读反问句的时候可以把用稍作夸张的语气,让学生体会该反问句中隐含的情感态度,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反问句的语用含义。

对留学生来说,要想理解反语的言外之意,一定要仔细观察语境,不能简单地从字面上理解。此外,说话人话语里强烈的讽刺意味也是值得留学生好好体会的。但留学生如何知道什么情况下作正常理解,什么情况下要反意理解呢?这就需要老师协助学生识别反语出现的特殊语境,帮助学生建立汉语的语用推理能力,使学生最终能够识别在不同的语境下,话语应该从哪个方向去理解。理解反语的言外之意的关键是对语境的识别,一旦语境识别出来了,说话人是褒是贬的态度也就识别出来了,留学生就不会被说话人话语的字面意思所迷惑了。

在遇到使用夸张手段表达言外之意的时候,教师应该帮助留学生透过夸张的语义看到说话人真实的交际意图,是表达不满还是表达赞扬,亦或表达其它情感态度。总之,不能停留在夸张使语言生动活泼这个认知水平上,还应该看到说话者使用夸张的深层用意。

比喻这种修辞手法对学生来说比较容易理解,但是也存在文化负迁移的可能,因为不同的文化可能选取不同的喻体。如果学生按照自己母语文化中的比喻习惯来理解目的语中的比喻句,就很可能出现偏差。因此,对外汉语教师所能做的可以是介绍汉语中比喻句的一般思维习惯,或对同一语义场的词语(如动物、颜色等)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加以介绍,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汉语中使用比喻手法的言外之意。

和前面几种表达言外之意的修辞手法相比,拟人或拟物的手法对留学生来说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因为只要学生理解了字面意思,那么按照一般的语用推理就能理解其言外之意。

双关的手法在日常语言中出现的机率相对前面几种手法来说较小,因为只有当特定语境使某些词语碰巧具有了双重含义时,才会产生双关它的实现并不那么容易。因此在对外汉语教材中出现的数量非常少也是合乎语言规律的。双关现象在别的语言中也是存在的,所以这种手法本身对学生来说不难理解。

“重言句”也存在于英语中,所以对母语为英语的学生来说也不陌生,理解起来也不困难,只要在语境的帮助下,稍微调动一下常识,运用简单的语用推理就能得知其言外之意。

综上所述,在以使用修辞为手法传达言外之意的类别里,对留学生来说相对重要、理解起来有困难、需要教材编写者和汉语教师格外重视的是婉曲和反问,反语、夸张、比喻、比拟和“重言句”次之,最后是双关。

(二)使用熟语

惯用语的形象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理解言外之意,因此惯用语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但如果学生在语境提示下发挥想象力和语用推理能力,对一些形象性比较强的惯用语还是能够理解的。另外,教师也可以把一些生活中常用,又比较生动形象的惯用语以游戏竞猜的形式教给学生,还可以帮助学生把看起来相似的惯用语区分开来,如帮助学生区分“一阵风”和“耳边风”等,这样的学习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汉语惯用语的理解能力。

口语习用语不仅有难以从表面意思推知言外之意的特点,同时还具有随语境变化大,可以有多种言外之意的特点。这两个特点决定了靠口语习用语传达言外之意对留学生来说具有一定难度,而口语习用语恰恰又是日常口语中很常用的,所以教师应该把此做为一个教学重点和难点,给予特别的关注。口语习用语的数量比较固定,结构形式、含义、构成成分和组合形式基本固定,这对教学来说比较好操作,教师在讲解时注意强调结合语境来理解,就能基本解决这一难题。在教材方面,已经有一些专门的习惯用语教材面世,这样的集中学习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俗语跟惯用语都需要发挥想象力、联想能力和语用推理能力,并根据语境来理解。虽然俗语不像口语习用语那样在日常交际中不可或缺,但是也有一定的存在比例,起到了使语言生动形象的作用,教师可以把俗语教学作为常规教学的补充,这样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提高其语用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常玉钟.试析反问句的语用含义[J].汉语学习,1992,(5).

[2]常玉钟.口语习用语功能词典[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3.

[3]陈晓华.谈谈“言外之意”[J].淮阴师专学报,1997,(1).

[4].言外之意的暗示[J].修辞学习,2001,(6).

[5]陈作宏.对语用能力的认知与综合知解[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4,(1).

[6]陈作宏.第二语言汉语教学中语用知识的合理利用[J].民族教育研究,2004,(1).

[7]程凯.浅谈语境中的言外之意[J].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3).

[8]丁安琪.欧美留学生实施“建议”言语行为模式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1).

[9]龚海燕.论言外之意的产生[J].云梦学刊,1996,(3).

[10]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11]何自然.什么是语际语用学[J].国外语言学,1996,(1).

[12]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13]洪岗.英语语用能力调查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1,(4).

[14]洪岗.语际语语用学研究[J].杭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3).

[15]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6]黄汝干.二语语用能力发展的研究:现状与思考[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4,(5).

[17]姜望琦.当代语用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18]李怀奎.国内关于学习者外语语用能力的实证研究调查与分析[J].山东外语教学,2005,(5).

[19]李怀奎.中华文化与汉语语用[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0]李行健.惯用语的研究和规范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2002,(1).

[21]李秀梅.形式与语义不相容的语用效果分析[J].山东外语教学,2005,(4).

[22]刘金文.言外之意探析[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04.

[23]刘绍忠.语境与语用能力[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7,(3).

[24]刘绍忠.国外语际语用学研究现状与我国语际语用学研究的思考[J].现代外语,1997,(3).

[25]刘颂浩,田俊杰.留学生汉语语用情况调查[J].语言文字应用,1999,(1).

[26]鲁健骥,吕文华.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语用失误[J].汉语学习,1993,(1).

[27]卢小群.关于“言外之意”的语用考察[J].湖南社会科学,2003,(3).

[28]吕俞辉.对外汉语教学的语用观[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2).

[29]毛嘉宾.外国人学汉语的语用失误成因探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3,(7).

[30]彭增安.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97.

[31]邵敬敏.现代汉语疑问句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32]沈家煊.语用·认知·言外义[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7,(4).

[33]唐元忠.浅析“言外之意”[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增刊·研究生专辑),1996.

[34]王得杏.跨文化交际的语用问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0,(4).

[35]王凤兰.语用能力、语境和对外汉语教学[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6).

[36]王捷,徐建华,刁玉明.中国俗语[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37]温洁.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97.

[38]吴慧坚.对汉语语篇重言外之意的文化分析[J].广东社会科学,2003(3).

[39]吴云.论“言外之意”[J].昌潍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6).

[40]项成东.言外之意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1997,(12).

[41]徐盛桓.会话含义理论的新发展[J].现代外语,1993,(2).

[42]杨素珍.基础阶段应培养语言语用能力[J].外语界,1995,(3).

[43]杨文秀.语用能力·语言能力·交际能力[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3).

[44]袁嘉.汉语交际文化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7).

[45]张风格.口语习用语研究的两个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2005,(2).

[46]张武英.言外之意的类型及其推理[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2).

[47]张颖炜.浅谈言外之意[J].南通师专学报(社科版),1998,(12).

[48]Bialystok,E.Symbolic Representation and Attentional Control in Pragmatic Competence [A].In Kasper G.& Blum-kulka(ed.),1993.Interlanguage Pragmatics[C].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周之畅 北京 国家汉办志愿者中心 10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