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胜红蓟治疗慢性咽炎有效部位的筛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胜红蓟治疗慢性咽炎有效部位的筛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目的:用胜红蓟不同极性的提取物,筛选胜红蓟治疗慢性咽炎的活性部位。方法: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提取胜红蓟,得到不同极性提取物,分别进行二甲苯诱导小鼠耳肿胀实验和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咽炎致病菌菌株的MIC值。结果:石油醚和正丁醇提取部位有对小鼠的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不同提取物对咽炎致病菌抑菌作用差异较大。结论:石油醚和正丁醇部位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其抑菌作用可能不是胜红蓟治疗慢性咽炎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胜红蓟;慢性咽炎;有效部位;筛选

中图分类号:R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10)01-0185-02

Screening of Effective Parts of Anti-chronic Pharyngitis from Ageratum Conyzoide

LIAO Huajun1,2,MA Yun1, PENG Guoping1

(1.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Nanjing 210029,Jiangshu, China;

2.Department of Pharmacy,Fujian University of TCM,Fuzhou 350108,Fujian,China)

Abstract:Objective: With different polar extraction of Ageratum conyzoide,Screening of Effective Parts in treatment of chronic pharyngitis from Ageratum conyzoide. Methods:Ageratum Conyzoide was Extracted by the petroleum ether, the ethyl acetate, n-butanol and the water in sequence, obtains the different polar extraction, ear swelling experiment of mice induced by xylene and the minimum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 measured were carried respectively.Results:extract parts of petroleum ether, n-butanol can significantly inhibit degree of ear swelling experiment of mice(P

Key words:Ageratum conyzoide;chronic pharyngitis; Effective Parts

胜红蓟为菊科植物藿香蓟Ageratum conyzoides L.的干燥全草或地上部位,又名藿香蓟,臭垆草,成虾花,白花臭草等,原产中南美洲,现分布与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具有清热解毒、利咽消肿之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咽喉肿痛,痈疽疮疖,外伤出血等症[1]。

对胜红蓟的抗炎及抑菌作用未见文献报道,本研究以胜红蓟全草为原料,研究胜红蓟抗炎抑菌的作用,并对其活性物质进行初步的筛选,为进一步开发胜红蓟的药用价值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1 材料与仪器

1.1 实验动物

昆明种雄性小鼠,体重18~22 g,由福建中医学院实验动物饲养中心提供。

1.2 实验菌株

菌种购自温州康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 lococcus aureus;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乙型溶血性链球菌Beta Hemolytic Streptococcus;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1.3 培养基

MH琼脂(浙江康泰生物生产,生产批号:090401):牛心消化液,酸性水解酪蛋白胨,可溶性淀粉,琼脂,pH值=7.4。

1.4 试药

胜红蓟(5月上旬在福建中医学院校园周围采收) ;正丁醇(分析纯:天津市福晨化学试剂厂,批号:20090307);乙酸乙酯(分析纯:天津市福晨化学试剂厂,批号:20070525);石油醚(分析纯:天津市福晨化学试剂厂,批号:20080922);地塞米松阳性对照品(安徽金太阳生化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902052);二甲苯(沈阳化学试剂厂, 批号:20061208)。

1.5 仪器

FA2004N电子天平(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RE-52系列旋转蒸发器(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HH-S数显水浴锅(上海锦屏仪器仪表有限公司);灌胃器;8 mm 打孔器。

2 实验方法

2.1 胜红蓟有效部位的提取分离

称取胜红蓟粗粉250g,均分成两份,分别置于2000mL的圆底烧瓶中,分别加入8倍量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水浴回流提取,保持微沸2h,提取3次,用纱布滤过,合并滤液,回收有机溶剂,得到石油醚提取部位(Ⅰ) 6.08g、乙酸乙酯部位(Ⅱ)4.78g、正丁醇提取部位(Ⅲ)7.35g、蒸馏水提取部位(Ⅳ)60.04g;另取30g药材粗粉,加8倍量水按上述方法提取,得水提物(Ⅴ)8.48g。精密称取上述提取物,溶于3%吐温溶液,配成200mg/mL(A)的药液,按需要稀释。

2.2对小鼠耳肿胀的抑制作用[ 2]

昆明种小鼠70只,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空白组、地塞米松阳性对照组、石油醚部位组、乙酸乙酯部位组、正丁醇部位组,水提部位组,水提液做对照(给药剂量分别为6 g/kg),组灌胃给药,每天2次,连续3天。末次给药后1h于小鼠右耳前后两面涂抹二甲苯50μL,左耳对照, 1h后将小鼠脱颈处死,沿耳廓基线剪下两耳,用8mm的打孔器分别在同一部位打下圆耳片,称重,以左右耳片之差为肿胀度。

从表1可知,石油醚,正丁醇提取部位和水煎液对二甲苯引起小鼠耳肿胀有一定抑制作用(P

2.3 对胜红蓟不同提取部位体外抑菌活性检测

2.3.1 制备菌悬液

按要求复苏细菌,接种到血液琼脂平板,37℃培养24h。用接种环取菌苔于无菌生理盐水中,分别制备5种菌的菌悬液。测量抑菌圈实验时,菌悬液浓度约为2×108 CFU/mL,测定MIC用1×107CFU/mL。

2.3.2 抑菌圈的测定

将MH琼脂基础加水溶解,高压灭菌,待冷至50℃左右,按5%加入脱纤维羊血,混匀,倒入已灭菌的直径10cm空平皿,待冷却后备用。取制作好的MH血琼脂平板加入100uL菌悬液,立即密集划线均匀。之后,每个培养皿挖6个杯状小孔,呈均匀分布,每孔直径5 mm。往每孔中加入15μL不同的中药液,37℃培养24h,观察抑菌圈,测量直径。

2.3.3 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测定 按NCCLS推荐的琼脂稀释法测定实验菌株的MIC值。

中药琼脂平板制备,先按10倍、20倍、40倍、80倍、160倍、320倍稀释药液,再将稀释好的药液分别和含5%脱纤维羊血的MH琼脂按比例混合,共有8个浓度,每个浓度作2块平板。调整菌液浓度,取2μL定量点种于琼脂表面,放37℃孵育24 h,记录无菌生长的最低中药浓度。结果见表2。

结果表明,胜红蓟药材不同的提取部位及水煎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的抑菌作用作用不明显, MIC>A/10;石油醚部位和水提取部位对乙型链球菌有抑菌作用,抑菌强度石油醚部位强于水提取部位,其他部位及水煎液抑菌作用不明显;肺炎链球菌,对胜红蓟药材较敏感,各提取部位和水煎液,都有一定的抑菌活性,石油醚和水提取提取部位抑菌活性较明显。

3 讨 论

本实验首次对胜红蓟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水提取物抗咽炎有效部位进行活性筛选和药材水煎液进行对比研究。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抑制作用研究表明,不同提取部位均有不同程度的抗炎作用,其中以石油醚提取部位、水提取部位抗炎作用明显优于其他提取部位和水煎液。同时本实验选用了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常见的几种咽炎致病菌[3],通过用体外抑菌实验测定方法,比较了胜红蓟不同溶剂提取物的体外抑菌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胜红蓟不同溶剂提取物对不同致病菌的抑菌作用有明显的差异,不同的溶剂提取物和水煎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作用不明显,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肺炎链球菌对不同的提取部位和水煎液较为敏感,其中以石油醚和提取部位效果最为明显,强于水煎液。

研究结果表明胜红蓟具有良好的抗炎效果,和对不同致病菌抑菌能力的差异,可能胜红蓟治疗咽炎的作用,其抗菌能力可能不是胜红蓟治疗咽炎的主要方面,可能与中医理论认为慢性咽炎是多种致病因素起的脏腑、阴阳、气血亏损,不能上布咽喉,咽喉失濡养,日久变生痰瘀,凝滞咽喉经络,发为慢喉痹有关[4]。其作用机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研究初步确定了胜红蓟抗咽炎的有效组分,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及更合理地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现代中药学大辞典编委会.现代中药学大辞典[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5: 1580.

[2] 丁长海,徐叔云,熊祖应,等. 非特异性炎症模型[M] //徐叔云,卞如濂,陈修. 药理学实验方法学. 3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911-922.

[3] 杜利军, 张莉滟, 吕志跃,等.180例慢性咽炎患者咽部细菌分布的调查与分析[J].热带医学杂志,2007,7(11):1103-1105.

[4] 张莉,杨持.中国北方地区咽炎患者咽部菌群动态变化的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09,3(1):6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