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东北三省扩大消费需求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东北三省扩大消费需求的制约因素及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扩大消费需求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在继续发挥投资拉动作用的同时,如何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积极有效地扩大消费需求,是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东北三省消费需求发展的现状

(一)消费需求总量快速增长

自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以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东北三省的消费需求保持了较快增长,消费总量逐步扩大,消费规模实现标志性突破。2010年,三省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最终消费达14437.6亿元,同比增长14.8%;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389.42亿元,同比增长18.6%。其中,辽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87.6亿元,同比增长18.5%,高于上年0.4个百分点,高于全国0.2个百分点;吉林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01.82亿元,同比增长18.5%,高于全国0.2个百分点;黑龙江消费需求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消费市场保持购销两旺态势,增幅创近十年新高,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000亿元,同比增长19%,增幅提高0.7个百分点。

(二)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三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2010年,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7713元、15411.47元和13856.5元,同比分别增长12.4%、10%和10.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6907元、6237.44元和6210.7元,同比分别增长15.9%、18.4%和9.3%。而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也使居民消费水平也得到迅速提高。2010年,三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都突破了万元大关。其中,辽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280元,是2005年的1.90倍,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490元,是2005年的1.79倍;吉林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679.04元,是2005年的1.72倍,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239元,是2005年的1.83倍;黑龙江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683.9元,是2005年的1.73倍,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391.2元,是2005年的1.84倍。

(三)消费结构逐步优化

在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中,吃、穿、用、住及其他需要出现了结构性变化。一是食品支出份额仍居首位。三省居民消费性支出中,食品支出的增加额最多,2010年城镇为11692.73元,在消费性支出增加额中占1/3;农村为4521.19元,在消费性支出增加额中占38.17%。二是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增幅较大。2010年,三省城镇居民家庭设备用品和服务消费类支出人均1877.56元,同比增长21.7%。为类增幅首位。三是交通和通信支出稳步增加。2010年,三省城镇居民人均交通和通信为3366.22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54.48元,增长了8.9%。

(四)城镇消费快于农村消费

由于城镇居民收入高于农村,消费环境好于农村,城镇居民消费能力好于农村。主要体现在城镇居民消费层次更高,生活消费更讲究舒适健康。2010年,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5.1%、33.32%、和33.6%,分别比农村低2.2、3.7和0.1个百分点,显示出城镇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都高于农村,消费升级快于农村。当前城镇居民正处在以“住房、汽车、旅游”为主要内容的消费升级由第二次消费升级向第三次消费升级的转型时期,农村正进入家用电器普及率和电脑快速提升的第二次消费升级。城镇居民家庭挑选家用电器时更注重品牌、质量和款式,而农村居民的家用电器消费则以实用为主,且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也比城镇低。

二、东北三省扩大消费需求的制约因素

(一)居民收入增长慢于经济增长

2010年,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经济增长速度分别为14.1%、13.7%和12.6%。而三省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分别为9.3%、10.1%和10.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分别11.35%、12.61%和11.04%。无论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还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三省均大大低于经济发展速度。收入增幅长期过分低于经济增长率,不仅没有让居民完全分享到国民经济发展的成果,而且在目前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在住房、教育等又市场化的背景形势下,居民的消费能力难以和社会产能释放的能量相适应。

(二)最终消费率特别是居民消费率逐年下降

近年来,东北三省投资率仍偏高,消费率则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基本呈现为逐年下降态势,消费拉动力明显小于投资拉动力。辽宁从2005年的47.1%下降到2010年的41.4%;吉林从2005年的51.1%下降到2010年的41.1%;黑龙江从2005年的48.3%上升到2010年的53.7%。与全国平均消费水平比较,吉林、辽宁两省2005―2009年消费率一直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之下;与发达省份相比较,吉林、辽宁两省2010年分别比上海低7.1和9.7个百分点。与国际上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差距更大,发达国家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例平均在80%左右,发展中国家平均约为74%。

(三)消费预期仍具有不确定性

居民消费需求不足除了消费能力有待提升外,对未来消费预期的不确定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随着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社会保障体制不完善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特别是教育收费逐步提高,住房价格上涨过快等因素,使城乡居民风险意识不断增强,预防性储蓄不断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增加居民消费需求。同时,粮食、蔬菜等一些基本生活品价格涨幅较大,导致居民生活成本上涨,消费支出增加,对未来消费预期产生不利影响,并对其他消费具有挤出效应,进而影响到消费需求的持续增长。

(四)消费市场环境依然较差

当前的消费环境现状并不乐观,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抑制了居民的消费欲望。消费环境较差在农村市场表现得尤为突出。农村大多数地区的商品售后服务体系和维修体系尚未完全建立,极大地限制了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发展,影响农村居民消费力的实现。在城镇居民消费环境中,各种名目的收费项目和各种特点的假冒商品几乎充斥着居民日常生活,抑制了居民的消费欲望,减缓了居民消费能力提升程度。此外,由于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和金融部门消费信贷产品创新不足,导致消费信贷发展缓慢甚至滞后,也是消费市场环境较差的重要表现。

三、东北三省扩大消费需求的对策建议

(一)积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

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调整是扩大消费需求的动力。扩大消费需求,最根本的还是在于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一是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比重,通过加强税收调节、转移支付和加大公共财政投入等方式让利于民、调节收入分配差距。二是为居民提供更多的财产性收入渠道,重点应是提高低收入群体特别是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逐步缩小收入差距,使城乡居民真正享受经济快速增长的实惠。三是要提高劳动报酬在企业利润分配中的比重。四是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着力提高低收入者和农民工、外来工收入,不断改善其生存生活环境。

(二)大力开拓农村消费市场

农村消费市场的开拓是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目前农村蕴藏的巨大消费需求并没有释放出来,关键因素就是农村居民的实际收入增长缓慢,从而造成农村居民的购买力偏低,另外一个因素是农村相对落后的消费理念。因此,政府部门一方面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消费市场建设的财政投入力度,大力支持农业综合企业的发展,逐步提高农村商业化水平;另一方面还应该积极引导农民改变落后的消费意识和观念,要让农民乐于提高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一旦消费观念得到更新,农村的消费市场自然就会扩大。同时还要把“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作为扩大农村消费的重要措施,建立健全农村消费品市场物流配送体系,着力构建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

(三)逐渐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是扩大消费需求的保障。首先,应加大对贫困阶层的救济扶持力度,较大幅度地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其次,帮助下岗职工充分就业,提高基本生活保障和失业保险,政府管理部门应采取多种手段,加大再就业的技术培训和政策支持,大力发展具有广阔市场发展前景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和适合中低收入人员自主创业的行业,鼓励就业容量大的服务行业,扩大就业规模。第三,要提高城镇居民医疗保障水平,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探索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提高社会保障服务水平。第四,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体系,提高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水平,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争取把更多的农村转移劳动力纳入养老保障体系,完善养老基金的管理水平。

(四)不断治理和优化消费环境

消费环境的治理和优化是扩大消费需求的基础。一是要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要通过政府投入、集体投资、个人投资等方式迅速建立公路交通网、有线电视网及因特网等硬件设施,管理部门还要健全消费品市场的流通和监管,鼓励集体、个体经营,增加零售网点,扩大商品的销量。二是健全市场法制,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剔除不正当竞争,规范市场秩序。三是支持合理金融创新,积极发展消费全融。在加强监管和风险控制前提下,要在信贷标准、类型、流程和方式上积极支持业务创新,在消费支付终端多元化、安全化上寻求新突破。引导银行和商家密切配合,完善个人消费信贷机制,简化信贷手续,鼓励提前消费。

参考文献:

[1] 尹世杰. 扩大消费需求的必要性及思路[J]. 经济评论,2004,(01).

[2] 赵吉林. 当前“提高居民消费需求”成效的几个问题[J]. 经济学动态,2009,(01).

[3] 张国俊.辽宁农村金融改革与创新绩效评析[J].农业经济,2011,(10).

[4] 陶开宇. 以扩大消费需求促进尽经济和谐发展[J].中国流通经济,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