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老年人饮食保健初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老年人饮食保健初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通过阐述老年人的生理特点,根据特点分析了老年期的营养需求。通过介绍饮食原则,适合老年人科学的平衡膳食、老年人合理膳食注意点等几方面为老年人提供合理膳食,介绍了老年人的正确饮食习惯。达到了老年人有益的保健指导的目地.

【关键词】中老年 饮食 健康

中图分类号:R161.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1-327-02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人类的平均寿命在延长,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即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如何加强老年人保健,防治老年病,延长寿命已成为目前关注的焦点。营业平衡是老年人饮食营养的关键,也是长寿的基本原则。饮食营养平衡对老年人来说,一定要结合自身机体的功能状态,建立适合自身的平衡,并在长期生活中产生良性反应,即建立起适合老年人生理特点的良好饮食习惯,不要生搬硬套别人的长寿饮食经验,盲目效仿。

老年人由于牙齿脱落,舌表面味蕾萎缩,消化液和消化酶分泌减少,使得食欲减退,消化功能降低;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代谢总量减少,免疫功能降低。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任何食物或营养素都不能影响老化本身的进程,也不可能起到“长生不老”或延长寿命的作用。但是,一些研究表明癌症、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乃至骨质疏松症等的发生和发展都与一些共同的饮食因素有关[1],在人的一生中,合理营养与平衡膳食,是维护健康、预防疾病、获得长寿的重要条件。因此,老年人应该特别注意饮食和健康保健,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改善机体状况。下面针对老人的生理特点介绍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饮食保健指导。

1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当人步入老年期后,生理功能开始衰退,如代谢减慢,细胞的体积变化不大,但数量减少,细胞内液减少。骨组织矿物质减少,40岁以后人体的骨骼开始改变。90岁时女性的骨密度约减少25%,男性则为12%。基础代谢下降,这与代谢速度减慢、代谢量减少有关。腺体分泌减少,咀嚼、消化、吸收等功能降低,肌肉活动能力减弱,机体的抵抗力下降等,从而易导致心血管疾病、新陈代谢与内分泌失调症、骨骼与关节疾病、便秘和肌肉萎缩等一些老年性疾病的发生。老年人生理功能的种种改变,促使老年人的营养和饮食要求也发生了改变。必须摄取足够的营养素,才能维持机体的正常运行。

2 老年期合理膳食

要做好老年人的饮食,就要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通过改善饮食营养,增强老年人的体质。

2.1 适合老年人的科学合理的平衡膳食

油脂类:每天不超过25g,糖少于25g盐少于6g高血压、冠心病少于5-6g;

奶类和豆类食品:每天应吃奶类及奶制品220g,豆类制品100g;

鱼、禽、肉、蛋类:每天应吃125-200g(鱼虾类75g、畜禽肉50g、二者交替食用,蛋类50g)

蔬菜水果类:每天分别应吃250-300g、和100-150g;谷类:每天应吃300g.

另外,老年人日常膳食中食物不宜过精,应强调粗细搭配,且粗粮为多;多选用薯类、笋类、蘑菇、蔬菜水果类食物;每天要有充足的水分,除茶水、白开水外,还应提供汤、羹、粥类食物。老年人常吃带馅的食品,如包子、饺子、馄饨等,既能增加营养,又有益于 身体健康。

2.3 老年人合理膳食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2.3.1 数量少一点。老年人每日唾液的分泌量是年轻人的1/3,胃液的分泌量也下降为年轻时的1/5,因而稍一吃多,就会肚子胀、不消化。所以,老年人每一餐的进食量应比年轻时减少10%左右,同时要保证少食多餐。

2.3.2 质量好一点。老年人的蛋白质需要不低于成年人对维持机体正常代谢、增强机体抵抗力有重要作用,供给必须充足,尤其应注意十五大用量和消化吸收率。一般的老年人,每公斤体重需要1克蛋白质,占饮食总热量的12%-14%。应以鱼类、禽类、蛋类、牛奶、大豆等优质蛋白质来源为主。

2.3.3 蔬菜多一点。多吃蔬菜对保护心血管和防癌很有好处,老年人每天都应吃不少于250克的蔬菜。

2.3.4 菜要淡一点。老年人的味觉功能有所减退,常常是食而无味,总喜欢吃口味重的食物来增强食欲,这样无意中就增加了盐的摄入量。盐吃多了会加重肾的负担,可能降低口腔黏膜的屏障作用,增加感冒病毒在上呼吸道生存和扩散的几率。因此,老年人每天的食盐摄入量应控制在5克左右,同时要少吃酱肉和其他咸食。

2.3.5 品种杂一点。要荤素兼顾,粗细搭配,品种越杂越好。每天主副食品不包括调味料不应少于10样。

2.3.6 饭菜香一点。这里说的“香”,不是指多用盐、味精等调味料,而是适当往菜里多加些葱、姜等调料。人的五官是相通的,可以用嗅觉来弥补味觉上的缺失。

2.3.7 食物热一点。生冷食物多性寒,吃多了会影响脾胃消化吸收,甚至造成损伤。因此,老年人要尽量避免吃生冷食物,尤其在严冬更要注意。

2.3.8 饭要稀一点。把饭做成粥,不但软硬适口、容易消化,而且多具有健脾养胃、生津润燥的效果,对益寿延年有益。但老年人不能因此而顿顿喝粥,毕竟粥以水为主,“干货”极少,在胃容量相同的情况下,同体积的粥在营养上和馒头、米饭相差很多,长此以往,可能会营养不良。

2.3.9 吃得慢一点。细嚼慢咽易产生饱胀感,可防止吃得过多,使食物消化得更好。

2.10 早餐好一点。早餐应占全天总热量的30%~40%,质量及营养价值要高一些、精一些,不宜吃油腻、煎炸、干硬以及刺激性大的食物。

2.11 晚餐早一点。“胃不和,夜不安”,晚餐吃得太晚,不仅影响睡眠、囤积热量,而且容易引起尿路结石。人体排钙高峰期是在进餐后的4~5小时,晚餐吃得过晚或经常吃夜宵,排钙高峰到来时老年人可能已经睡觉了。老年人晚餐的最佳时间应在下午六七点,而且应不吃或少吃夜宵。

十个字方案“一二三四五、红黄绿白黑”,就是按照一二三四五、红黄绿白黑来搭配,那你已经是健康膳食了。“一二三四五”意即:“一”就是每天喝一袋牛奶;“二”就是250克至350克碳水化合物,相当于主食6~8两;“三”就是三份高蛋白,一份就是一两瘦肉或者一个鸡蛋,或者二两豆腐,或者二两鱼虾,或者二两鸡肉或鸭肉,或者半两黄豆;“四”就是四句话,即“有粗有细,不甜不咸,三四五顿,七八分饱”;“五”就是每天500克蔬菜和水果。“红黄绿白黑”意即:“红”是一天一到两个西红柿;“黄”就是红、黄色的蔬菜,如胡萝卜、红薯、老玉米、南瓜、红辣椒;“绿”就是绿茶和绿色蔬菜;“白”是指燕麦粉、燕麦片;“黑”是黑木耳。

还有八个字的方案,就是“七八分饱,营养正好”。吃饭就七八分饱。

第三个方案就是六个字的方案。世界粮农组织提出了21世纪最理想的科学的膳食结构就是六个字:“一荤一素一菇”。一顿饭里要有一个荤的,有一个素的,还要有一种菇,蘑菇、香菇、金针菇或者黑木耳、海带等。

3 老年人正确的饮食

3.1 蔬果宜鲜。新鲜、有色的蔬果类,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水果中还含有丰富的有机酸,有刺激食欲增加和维持体液酸碱平衡的作用。

3.2 数量宜少。若要身体安,三分饥和寒。老人要吃多种食物,但每种食物数量不宜过多,每餐七八分饱。

3.3 质量宜高。质量高不意味着价格高,如豆制品、蛋、奶等都是质量高的食品,老人应当经常食用。还要注意多吃鱼,少吃肉。糖的主要来源是主食和蔬果,尽量减少白糖、红糖、砂糖等精制糖的食用。

3.4 食物宜杂。没有一种食物能包含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因此,每天都要吃谷类、蔬果、菌藻等多种食物,还要注意荤素搭配,粗细搭配,色泽搭配,口味搭配,干稀搭配。

3.5 质地宜软。老人对食物的消化吸收不好,所以,饭菜质地以软烂为好,可采用蒸、煮、炖、烩等的烹调方法。选择的食物尽量避免纤维较粗、不宜咀嚼的食品,如肉类可多选择纤维短,肉质细嫩的鱼肉;牛奶、鸡蛋、豆制品都是最佳选择食物。

3.6 饮食宜淡。菜品要清淡,口味忌重。建议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克。建议老人一日的食物组成:谷类150-250克,鱼虾类及瘦肉100克,豆类及其制品50克,新鲜蔬菜300克左右,新鲜水果250克左右,牛奶250克,烹调用油30克,食盐6克,食糖25克,少饮酒,喝足够的水分。

3.7 速度宜缓。细嚼慢咽有利于消化、吸收。尤其在吃鱼时更要注意。鱼肉由于肉质松软、细嫩,容易咀嚼、消化和吸收;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等优点,是老人的首选食品。但由于鱼刺的问题,限制了许多老人的食用。解决好这一问题,首先要选鱼刺较少的鱼类,吃鱼时,最好不要与米饭、馒头同时吃。

3.8饭菜宜香。老人食欲降低,在食品的制作方面要更加精心,注意色、香、味、形的调配。此外,优雅、安静、整洁的就餐环境;集体或结伴就餐的形式,都可提高老人的就餐兴趣。

3.9 饮水宜多。老人对口渴的感觉不像年轻人那么敏感,因此,要自觉多喝水,可选择淡茶或白开水。千万不要等到口渴再喝,以免缺水。缺水会引起老人便秘和体内代谢失调。

3.10 温度宜热。食物的最佳消化吸收过程是在接近体温的温度下进行的。老人对寒冷抵抗能力较差,一旦食用生、冷、硬的食品,就会影响到消化、吸收,甚至引起肠道疾病。因此,老人的食物以温热为主。

综上所述,饮食与血脂过高、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确有密切关系。为了延长寿命,中老年人应该根据个人身体状况和经济条件,按照老年人膳食原则:老年人饮食应清淡,忌过咸、过腻,食盐宜低于6克/天;食物搭配合理,宜吃软食;少食多餐,忌暴饮暴食;多吃蔬菜水果,重视膳食纤维的摄入,食物多样化[2]。选择合理膳食,自觉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以保证身体的健康,延年益寿。

参考文献

[1]陈炳卿主编.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2]傅华主编. 预防医学. 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