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语文课堂“预测――发现――成功”教学法浅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一个单元的讲读课文是开启学生智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范例,交给学生的是钥匙,自读课文则是巩固学生知识、锻炼能力的基地,是步入创造思维的自由天地。
关键词:语文课堂 教法研究
目前,语文教学中对课内自读课文的处理有两种失之偏颇的做法:一是随意性极大。有的简略概括作一介绍草草了之,有的干脆交给学生自行处理,教师不再过问。这无形中影响了学生,他们认为自读课文无足轻重,考试不涉及,教师不过问,练习题大可不做。二是当成教读课来教。从备课、授课、作业处理等一系列环节均与教读课无区别,这样做的后果,教师方面,抱怨课文太多,课时不够,作业量太大;学生方面,既不能认真消化教读课所学知识,也没有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机会。那么怎样处理语文课内自读课文呢?怎样教比较合理呢?我在这一方面作了有效的探索。
怎样教好自读课?新编中学语文教材已经作了明确要求:自读课文,让学生自读、自测,培养和检验学生的阅读能力,以配合讲读课文完成听说读写的训练。可见自读课是单元教学的重要一环。于是我依据单元教学的思想,充分认识到:一个单元的讲读课文是开启学生智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范例,交给学生的是钥匙,自读课文则是巩固学生知识、锻炼能力的基地,是步入创造思维的自由天地。自读课既不等同于教读课,也不是可有可无的附属品。我就把目光瞄在全面提高学生读写读写听说能力上,同时也注意到教材中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教材是按文体或文章内容设计单元的,每个单元都相应地提出了教学重点和目标,也就是说在教读课与自读课中有一条必然联系的纽带。如何运用它,使学生由感性知识上能力,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是“如何自读”。不少教师曾探索出不少行之有效的办法,譬如设疑法、浓缩法、扩张法、溯源法等。针对自读课文文体不一、内容多样的特点,自读的方法也应该因文而异。
当然,不管方法“异”到什么程度,但总的目标不能变,要求不能变,要以全体学生学习成功作为出发点,这样也就要贯彻成功教学的精髓。基于以上考虑,综合各种教学和阅读法,我提出“预测――发现――成功”教学法,首先在课内自读课文教学中运用。这种教法是以单元教学作为指导思想,以“成功教学”作为基本模式,结合“预测阅读法”、“发现阅读法”、“设疑法”、“读写结合法”等多种方法而提出的。从教学原理来说,它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这一教学原则。在大多数自读课中运用,收效甚好,很受学生欢迎。
首先是预测。“预测”就是文章拿来后,不要急着通读全文,应看题目而预测全文,看开头而预测下文,看结尾而预测前文,看中间而预测开头、结尾,看一句话(或一段)而预测全文,看原材料而预测作者将怎样作文……这是学生的活动,也是发散性思维的开始。但“预测”不能漫无边际,毫无依据。这里需要教师“导”,根据所教单元的教学目标,以及在教读课文中所给学生的金钥匙,去开创造思维的大门。“预测”应有重点,不能让学生闭目静思一下,什么东西都进入学生脑海中,浑浑噩噩一阵子,啥头绪也没有出来。教学《驳“实惠”论》时,要求学生看题目和开头第一句,然后要求学生“预测”:该怎样反驳下去,抓住这一重点思考,几分钟后,学生就有说法了,再组织学生各抒己见,相互比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
有的教师也许担心,学生已经读过或预习过该文,此法未必能有效。其实不然,因为“预测”不能只是“想想”而已,我们要求学生有具体的操作,在教学中可以灵活使用如下方法:(1)编写“预测”提纲(通常用的方法)。(2)口头“预测”作文。(3)层层设疑。(4)书面作文(费时较多,一般出现有在读写结合的作文课堂上)。(5)画图列表。这样让学生有动脑、动手的时间,能充分发挥其创造性思维能力。即使原读过或预习过该文,任凭记忆最好,不断深入,也必然会出现这一思维过程。
其次是发现。这存在于两个过程中,一是在预测中发现,一是在阅读中发现。学生在“预测”中必然有所发现。发现什么,这要凭教师经常性的指导,本单元教读课文的金钥匙作用发挥怎样,学生的知识、能力等,因“预测”的重点不同而发现的问题不同。
教学《说“勤”》,见题而预测行文,学生发现对这一话题有许多的话要说,有许多的事例可举,就是不知道怎样才能说得清。接着指导学生整理思路写“预测”提纲,一般是:(1)什么是“勤”(“勤”的含义);(2)“勤”有哪些好处;(3)青少年应怎样做到“勤”。骨架虽成,血肉安在?学生接着发现:每部分怎么说理?怎样摆事实?语言怎样组织?结构安排是否妥当?如何才能做到出新意,更有说服力……出现疑问则是学习之先机,“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能在“预测”中发现问题,则是“预测”的目的所在,也是自读成功的第一步。
当然,在“预测”中发现并非问题的问题,如:这种文章能得心应手地驾驭,有的问题能妥善处理好等,岂不是读书的一大乐事?岂不正是我们孜孜所求的目的?
文章“预测”之后,往往能激起学生强烈的阅读欲望。拿来文章读一读,对比一下,学生则一定有所“发现”:预测发现的问题,在这里找到了答案!自认为高明之处,在这里却黯然失色!这是自读成功的第二步,如果深入阅读,则发现越多。这是发散思维的集中,也是集中思维的再发散。学生在阅读中往往能够感受到与大家争论的兴趣、“英雄所见略同”的愉悦、“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教学《论求知》,我让一作文水平较高的学生在黑板上写下她的预测提纲(提纲中有许多不足之处),然后要求她口头作文,学生都佩服她的思想和语言表达能力(也确实也有方面的长处)。在肯定她的优点后,我接着问:你觉得哪些方面显得勉强?口头作文语言有一定的说服力,有事例,但思想深度不够,如若再写能否再加深思想深度?是否有想说而又没法说出来的地方?……接着叫她朗读培根的《论求知》,与同学们细加品味,对照自己的预测,露出那种惊喜、激动的神情。然后我鼓励她把自己阅读时所发现的讲出来,她竟滔滔不绝地说起来,并在黑板上重新列出提纲:(1)论述求知的目的,(2)论述求知的方法,(3)论述求知的意义。语言精炼,富有哲理,与同学们讨论热烈,对于文中美妙之处,和同学们一起大声朗读起来了,此时此景,还用得着教师再“灌输”知识吗?教师只需略加指点,课内自读就已经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