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别拿孩子当“梦想替代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别拿孩子当“梦想替代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日前,央视《新闻联播》的播出了一条名为《研究生毕业回家种地,老父气急自杀》的视频新闻,引来一片热议。

从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河北某研究生,曾因考研成功成为山村骄傲;后来又因找不到理想工作而回家务农,成为村民教育孩子的“反面教材”。其父叹气说,“以后怎么出去见人?”竟然服安眠药自杀,最后送到医院抢救。

生活中和那位“河北老父”一样的案例其实并不在少数。目前就职于沪上某琴行的钢琴培训老师孙先生因为他出生在音乐世家,曾希望自己像先辈那样成绩辉煌,但却只成了一般的钢琴老师,于是,他就把名扬天下的梦想寄托在儿子身上,哪知儿子从上海音乐学院毕业后,却进了一家广告公司当文案。他曾一再劝儿子,但儿子执意广告才是自己喜欢的行业。无奈的孙先生夜夜难眠,最后被诊断为伴随焦虑的“抑郁症”,幸好及时接受心理干预才恢复到正常生活状态。

有一位王女士,因为自幼家贫,与自己喜欢的音乐无缘。所以,她决心一定要将女儿培养成世界著名的音乐家。从小,她便带着女儿四处去学琴、学声乐,几乎把自己和丈夫微薄的收入全砸在了女儿的音乐培训上。然而,她那个才上初二的女儿最近却得了“怪病”,一逢音乐课就哮喘,眼皮肌肉还不停地抽动,最后被医生诊断为“心因性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王女士也是这时才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音乐梦”险些害了女儿。父母让孩子为自己圆梦,其是一种‘代偿心理’。

“代偿”成释放焦虑最好出口

心理学认为,“追求优越”是天生的,是生命自身的一种固有的需要,是生命的一部分,是每一个人生来就有的基本动机,一种追求、一种驱力。人们在追求某种东西而不得时,就不再去追求了,而是试图“重新”设定一个对象来追求,并且希望这个替身是可以追求得到的。

比如视频新闻中的父亲希望光宗耀祖,这都是人的天性。在个体成长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个体总会有不完全或不完美的感觉,人一旦体会到这种不完美,就会努力去补偿、力求完善。但是,当这种努力达不到目的时,人就会处于焦虑情绪中,感到非常痛苦,为了保护自我,这种焦虑就会无意识地激活一系列的心理防御机制,来缓和或消除痛苦。

不过,为何“心理代偿”成了绝大多数人缓解焦虑的首要选择?因为“心理代偿”能把本质上带有痛苦成分的焦虑,以一种接近其本来面目的替代方式,在个体的意识领域内呈现出来,变成可公开接受的、快乐的东西,从而使人迅速解除焦虑,恢复自身生理上、心理上的某种暂时平衡。

95%家庭选择孩子“接力梦想”

据临床心理学相关研究调查发现,超过95%的人在进行“心理代偿”的过程中,往往会把“梦想的替代品”定位在自己的孩子身上。

同时,这种现象尽管在我国非常普遍,但在西方的心理学研究中却鲜有发现。原因是东西方曾经走过了两条不同的历史道路。由于西方的历史,是个体私有制冲破氏族组织,成立城邦国家的过程。因此,西方社会往往以个体为中心, 家庭地位和功能相对次要。

而反观东方华夏民族,则是在没有摧毁原始氏族组织的情况下,直接进入了奴隶制国家,血缘氏族制同国家的组织形式相结合,因此,宗法血缘关系非常之强。在中国的“家文化”中,“家”的地位和意义远远超越个体,在人生历程中,“家”更是“根”的代名词,因为,光宗耀祖就是中国人世世代代、亘古不变的一种内心取向。

而且,这种“家对个体的超越”,让孩子成了父母生命的延续。家还成了“教育”的单位。当人的心理代偿机制启动时,心理修复往往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在“家文化”大背景的趋势下,父母就很容易在进行心理修复时,自然地拿孩子当作实现自己梦想的替代品。

“代偿”失败后焦虑反弹更甚

如同我们在许多个案中看到的那样,虽然心理代偿机制是一种对自我心理的修复过程,不过,一旦“梦想替代品”不能如愿时,就会让个体迸发出更大的心理问题,甚至是极端的心理疾病。比如河北那位老父亲觉得“恨铁不成钢”只能选择自杀,还有些家长为了儿子的“不听劝”甚至憋出了焦虑性抑郁症。

其实,这样的情况非常普遍也不难理解。因为心理代偿本身就是一个对于结果未知、过程随时可以突变的不确定心理过程,当代偿让人的心理暂时得到满足时,最初产生的焦虑情绪就会得到了平复;而一旦代偿的结果“归零”后,原本的焦虑情绪必然会回归,甚至会反弹地更加强烈。

不过,也并非所有的心理代偿失败后都会产生“情绪崩溃”,比如逼着女儿学音乐的王女士,在知道孩子的不情愿、发现孩子已经因为自己的“压力”而哮喘和眼皮跳时,就比较理性地放弃了,再也不强迫孩子学音乐了。产不产生心理反弹,主要是由代偿前焦虑情绪的严重程度而决定的。就像王女士,只是希望女儿替自己圆音乐梦,而这梦,是她生命中的小缺憾,产生的焦虑情绪并不十分强烈,反弹也就不强烈;但河北老父和孙先生就不一样,他们希望孩子弥补的是自己整个人生的最重要的缺失,因此当代偿的结果归零后,遭受的心理打击是十分巨大的。

“梦想替代品”易产生人格障碍

从许多个案中我们都可以发现,其实除了父母会在心理代偿失败后承受强烈的焦虑打击,被当作“梦想替代品”的孩子本身也会产生身心问题。因为如果孩子感到压力,就会以代偿的方式来转移压力,保护自我,如“逃课”、“打游戏”、“早恋”等。

但是,如果父母“代偿”的动力过大,对其管控过严,让孩子连“代偿”的机会都没有,孩子内心就会持续处于焦虑状态,最终出现心理问题。久而久之,心理问题还可能造成躯体化症状。比如王女士的女儿“逢培训就哮喘”和“眼皮抽动”。令人欣慰的是,王女士及时终止了自己的“心理代偿”,救了女儿的生活,避免了更大的悲剧。不过,现实中更多的却是极端的代偿悲剧。

2008年,湖北慈济中学高三男生小李原本花样年华的年龄,却被送进了少管所,同步接受法制和心理双方干预。原来,因为小李的母亲年幼时家境贫苦,初中辍学,十九岁时结婚。婚后感情又不好,她便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对儿子要求极严,连牙刷的摆放也必须按规矩来。儿子上初中后,开始“撒谎”,让他做作业,他说本子丢了,其实是他自己把本子藏起来了。以后又发展到过分好斗、残忍虐杀猫、狗等小动物,最后更是把两个不肯喊自己“大哥”、不愿对自己俯首称臣的同班同学杀害。

这一事件当时在全国一度甚嚣尘上,通过法医精神科鉴定,小李被诊断为严重的“品行障碍及人格障碍”,同时伴有中重度狂躁症。男孩一般在10岁以后个性得不到发展,就很容易造成人格发展障碍,而案例中小李的母亲的管控太严,又进一步束缚了他的个性发展。18岁后,小李的人格定型,已经成为人格障碍,这是一种会伴其终生,且难以纠正的精神心理疾病。

如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那样,人到青春期,就会自动进入一个反叛阶段,在此期间,如果管得越严,反抗的张力就越大。小李从撒谎、好斗时就埋下了人格障碍的种子。在虐杀动物时,其实已经构成了心理病态,在医学上称为“crushfetish”,这是一种试图通过破坏生命、摧毁生命来完成“解压”的变态心理行为。

因为当时并没有得到及时的纠正和干预,小李慢慢感觉自己的这种解压方式其实也没有错,而且妈妈给自己的压力越来越大,他把杀小动物演变成杀同学?在攻击、仇恨、焦虑和渴望释放压力的协同作用下,终酿成了难以挽回的惨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