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课例反复式物理校本教研模式”教育叙事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课例反复式物理校本教研模式”教育叙事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背景

校本教研活动是促进各地中学物理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听课评课则是物理校本教研活动的常见形式.然而,出于种种原因,在一些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中,由于评课阶段缺乏对课本身的深入讨论而往往对授课者和听课者的受益并不多,甚至流于形式.

针对上述不足,笔者结合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提出了“课例复式物理校本教研模式”,即同一名教师在同一天内在两个平行班中上两次课,并将这两次课作为教研活动研讨的内容,而科组老师对课的集体研讨次数共计四次,分别为第一次授课前、第一次授课后、研讨改进后的第二次授课前以及第二次授课后.

当前这种“课例反复式物理校本教研模式”,已经从物理科组推广到我校其他各科组广泛应用,每次校本教研活动科组老师都积极参与,研讨氛围十分浓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以叙事研究的形式,阐述与探讨其中一次基于该模式的物理校本教研活动.

2基于课例反复式教研的《汽化和液化》课叙事研究

该次课例反复式物理校本教研研讨的主题是“如何上好概念课”,授课教师是我校物理科组骨干教师H老师.选取了我校初二年级两个平行班,授课内容为概念课《汽化和液化》.

2.1第一次授课前的研讨

在第一次授课前,H老师首先介绍了该班学生的大致情况、课的设计、学生成绩的分布以及上课的大致设想.其中她谈到:“在设计这节课时,主要是考虑到演示实验的效果及学生实验,还有一个就是时间安排问题,相对来说,时间的掌握也是个难点,课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由学生实验决定,而水的沸腾实验只要给够时间,学生一般是会成功的,问题是学生在读数、数据处理时,将数据转化为图象可能时间不够.所以学生实验是关健”.

在聆听了H老师的介绍后,科组老师们纷纷发表了自己对这节课的建议与看法,以及他们在处理这些实验时一些好的做法.例如,P老师认为“酒精汽化实验中,将酒精染色成红色,看起来效果明显,汽化完后马上冷却让其液化,一正一逆,两个过程,两种现象,引入课题”;T老师建议“将课的内容适当做些调整,如果讲完液化,内容是否多了,实验会匆忙些,学生在观察实验和处理数据时对问题理解不一定透”;B老师说“如果学生真正能动手做,处理好这些内容,建议教学内容到做完实验和处理好实验数据,教学还要顾及一下中下程度的学生”.

评述在课例反复式校本教研活动第一次授课前引入上述研讨,一方面,有利于我们听课的老师了解授课对象的大致情况,了解授课教师教学设计的思想与大致流程,从而提高后续听课的针对性;另一方面,各位听课的教师阐述自己对如何有效地上好这节课的看法,相互之间既是一种很好的经验交流,同时也可以说设立了某种经验上的假设,而这种经验假设则需要接受后续上课的检验.也正因为所有在场的老师都积极参与了第一次授课前的研讨并提出了各自的设想,从而也促使各位老师在后续听课过程中更为认真、思考更为深入.

2.2第一次授课后的研讨

40分钟授课结束后,在物理科组长的组织下,开始了第一次授课后的集体研讨.首先请H老师谈谈上课后的感受,并提出几个请H老师具体谈谈的问题:“你认为,这节课你是否达到了预设?你自己对学生与老师的表现评价如何?这个班级上课,配合度不高,你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H老师简单地阐述了上述问题,也提及了同样值得我们今后注意的几点:(1)我很想把实验数据处理完,将图画出来,但时间不够;(2)我本想让学生说出酒精汽化与液化现象中引起变化的原因,一着急就把重点给忘了;(3)前面时间相对松点,所以后面有点着急,没达成预设结果.

而后各位听课教师针对本次课,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及改进建议:

P老师:引入课的酒精汽化实验要换不同角度展示给学生看.

Y老师:演示实验说明物态变化是由温度变化引起的,不但要让学生看到,还要让学生说出来,加深印像.

W老师:我觉得老师应当尽量少讲,而让学生多看、多说,调动学生的思维.

在各位老师的建议基础上,物理科组长进行了进一步的总结与点评:第一,本节概念课是在实验基础上建立概念的,所以要细化实验、强化实验,实验中找出共性,再次深化实验,总结规律,抽出本质的东西,形成概念.在本节课引入课题时第一次酒精加热,汽化,冷却,液化,在学生说出他们看到的现象,以及发生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后,应再次强化,重做实验,再让他们说出汽化和液化的概念;第二,在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实验后,让学生说出你们看到什么?得到什么?让第三位学生去评价,促进生生互动,这样学生会逐渐养成虚心听取意见的习惯;第三,如果碰到学生说不出来时,要给学生下台,适当点拨如“你当时是不是这么想的”;第四,在概念课教学中,如何引入概念,引入的素材如何细化、强化、深化、提升、归纳、总结,让学生用他们习惯的表达方式来表达这个没碰到的事物,用他们习惯的思维方式去思考这个新问题.总之,概念课的教学,要让学生明白这个概念是揭示事物的哪些本质属性.在这个概念的建立过程中,我们用了什么方法,在这些方法的应用中我们应该注意哪些等等.

评述在课例反复式物理校本教研活动第一次授课后马上开展上述研讨,授课教师自身的回顾与反思,不仅有利于该教师发现自身的不足以在后续上课中改进,并且在无形中也培养了授课教师学会反思的习惯,而这种习惯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对于第一次课结束后的研讨,更多的是为了帮助授课教师改进教学进而为第二次授课准备,因此该轮研讨听课教师更多的是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在较大程度上避免了教研活动流于形式.同时,在研讨的过程中,不同教师之间进行了思维的碰撞与交流,每一位听课教师都从授课者以及其他评课者的身上发现了自己的不足,聆听到了宝贵的经验,这也是为什么每一次课例反复式物理校本教研活动教师们都自愿积极参加的缘故.而物理科组长的总结与点评在其他老师的基础上进一步拔高,例如,在上述点评中指出了本节课的问题,并总结归纳了各种概念课有效教学策略,这种拔高式的点拨,能够更好地引领全组的老师更快地成长.

2.3第二次授课前的研讨

在聆听了听课老师的点评与建议后,所有教师中场休息,H老师到办公室依据大家的改进意见,马上修改教学设计.休息后,H老师回到教研活动现场,在物理科组长的组织下,开展第二次授课前的研讨.

首先H老师谈了新的想法与新的教学设计流程.她表示,一方面,引入课的实验进行调整,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另一方面,将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加大了互动和追问.在听取了H老师新的教学设想后,其他老师纷纷表示认可,也指出了个别仍需注意之处.随后进入另外一个班级开始H老师的第二次授课.

评述在课例反复式物理校本教研活动中开展第二次授课前的研讨,可以让听课的教师了解授课教师于第一次授课的基础上,在什么地方进行了改进,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改进,显然,这些改进之处同样也是其他老师在日常授课时很可能需要注意的地方.另外,这次研讨,也帮助新加入聆听第二次授课的教师更好地了解接下来将进行的授课.

2.4第二次授课后的研讨

在结束了第二次授课后,物理科组长再次组织所有在场的老师进行了最后一轮的研讨.首先仍是由授课H老师进行自评,尤其是谈谈转变之处.H老师谈到:在这次上课中,我将引入课题的酒精实验做第二次时,明显地感到学生在理解汽化与液化时更深一些.由于内容适当减少,所以课上得更从容一些.

对于第二次授课,各位听课的老师都感到相对第一次授课而言有了明显的改进.例如,C老师说,第6节课学生本来的状态是不太好的,但是H老师加大了互动,气氛很好.同时听课老师也指出了今后还有进一步改进之处,例如K老师认为,在容易混淆的地方还应当做进一步的追问.

最后物理科组长以这次授课为例,指出了有效概念课教学的方针与策略.她谈到,概念课教学不但要让学生知道这个概念,还应该通过这个概念的建立,通过什么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采用了什么方法,培养了学生什么能力;在概念的引入、建立、理解、巩固等教学环节中,将三维目标显性化;将物理与生活、生产联系起来.突显知识是生活、生产经验的总结和升华.同时让学生知道我们通过学知识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在培养自己的能力,只要做好这些,学生不但成绩提升,更重要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会全面提高.

评述在课例反复式物理教研活动第二次授课后的研讨,一方面通过两次课的比照,所有老师都能较为明显地感知到教学改进的价值与意义,从而增强了改进自身教学的动力.另一方面,科组长在具体课例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同一类课型有效教学的指导思想与策略,使各位参与教研活动的老师能够跳出具体的课例而得到更具有普适性的教学指导,这种指导将对每一位老师今后的教学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这正是课例反复式物理校本教研活动的价值所在.

3小结与思考

上述以《汽化和液化》课为例,以叙事研究的形式探讨了课例反复式物理校本教研活动的模式在一次概念课中的应用.该教研模式还可以推广至绪论课、概念课、规律课、复习课、讲评课等.实践表明,参与本模式的教师所带的班级成绩都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提高,校本教研活动成为了真正促进教学的推动力.

应当看到,校本教研活动实际上并不是一种摆设,只要采用合适的形式、精要的点拨,参与教研活动的教师不仅能够从授课教师身上学习到相应的经验,而且能够从他人授课中反思自身存在的不足.而通过从一次课拓展到一类课的具有普适价值的教学思想与教学策略,对于所有老师的专业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