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五体痹的源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五体痹的源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五体痹是按五体部位分类的一组风湿病,包括皮痹、肌痹、脉痹、筋痹、骨痹。这类风湿病有其共同特点,发病部位均为五体组织,是风湿病常见的病变部位。五体痹与西医结缔组织病关系密切,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意义。五体痹作为风湿病按五体组织分类的二级病名,对于风湿病的规范化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五体痹;风湿病(痹病);二级病名;中医规范化;源流

五体痹是皮痹、肌痹、脉痹、筋痹、骨痹的总称,是指病位主要在皮、肌(肉)、脉、筋、骨等五体组织的一类风湿病[1]。五体痹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历代医家对五体痹重视不够。随着对风湿病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五体痹的重要性,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专门多次对其进行研讨,统一了五体痹的概念、诊疗标准、证候分类、疗效评定标准[2]。本文通过对历代经典文献有关五体痹论述的整理,就五体痹的病因病机、证候特点等源流进行探讨。

1 五体痹的病名

五体痹,又称五痹、体痹,是按人的五体组织部位命名的一组风湿病。五体即皮、肌(肉)、脉、筋、骨,是中医解剖学和生理学上的概念,它反映了人体由浅入深的五个不同层次[3]。由于五体是痹病的主要病变部位,故临床有相应的皮痹、肌痹、脉痹、筋痹、骨痹,总称为“五体痹”[4-6]。由于五体相对于脏腑来说部位在外,因此,有人把五体痹称为外痹,最早记载五体痹的文献是《黄帝内经》,在《痹论》《刺节真邪》《长刺节论》《四时刺逆从论》《逆调论》《寒热病》等篇均有涉及。

《内经》首次根据风寒湿等邪所侵袭的主要部位皮、肌(肉)、脉、筋、骨等分为五体痹,它们在好发季节、病位、证候特征和预后等方面均有很大区

别[7]。根据病变部位进行分类,是对风湿病分类的一种传统方法,在临床工作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正如清・董西园《医级・杂病・痹》所言:“痹之为病随所着而命名。”宋・严用和主张从五体痹的角度去认识风湿病,其在《济生方・诸痹门・五痹论治》中提到“大率痹病,总而言之,凡有五种:筋痹、脉痹、皮痹、骨痹、肌痹是也”。如果把风湿病(痹病)作为一级病名来看[8],五体痹就是二级病名,皮痹、肌痹、脉痹、筋痹、骨痹就是三级病名。

2 五体痹的病因病机

《内经》对五体痹的病因病机论述很详尽,后世论述多依循《内经》,综合历代文献分析五体痹发生的病因,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外邪侵袭 风、寒、湿等邪气的侵袭,是五体痹发生的重要外因。邪气乘经脉之虚客入五体,壅滞气血,阻闭经脉而致痹[3]。

《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开宗明义地点出了引发五体痹的要领。“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凝于脉者为泣”“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此处恰与前文“合而为痹也”交相辉映 [9]。又曰:“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此后的文献亦多沿袭这种观点。这里强调了外邪侵袭,并且特别强调了“各以其时”的问题。“各以其时”发病,它含有五体痹存在季节性的特点,更表明了《内经》以时段性来确定病位的特征[10]。《内经》认为每一体痹都有其好发季节,《素问・痹论》曰:“以冬遇此者为骨痹,以春遇此者为筋痹,以夏遇此者为脉痹,以至阴遇此者为肌痹,以秋遇此者为皮痹。”提示我们要重视季节因素在五体痹发病中的作用 [3]。但是从结缔组织病的流行病学研究来看,五体痹相应的多发季节并没有如《内经》所述。因此可以推论《内经》中关于五体痹好发季节的论述,可能是古人根据五体痹与五行的对应关系而推断出的结论,并不是完全根据临床实践得来的[7]。如皮痹,并非仅指秋天感受风、寒、湿气方成皮痹,主要还应从其症状和病机来分析,其他体痹亦是如此。

外邪侵袭五体不同的组织可以发生不同的痹病,如邪犯皮肤,则皮肤肿胀,久则顽硬;邪犯肌肉,则肌肉疼痛、肢体无力;邪犯筋膜,则屈伸不利;邪犯于脉,则血脉不通,肢节红肿或暗紫而疼痛;邪犯于骨,则骨重疼痛等[11]。正如《杂病源流犀烛》曰:“诸痹,风寒湿三气犯其经络之阴而成痹也……入于骨则重不举为骨痹,入于血则凝而不流为脉痹,入于筋则屈而不伸为筋痹,入于肉则肌肉不仁为肉痹,入于皮则寒在皮毛为皮痹。盖筋骨皮脉肉之间,得邪则气缓,故随痹而不痛。以复感云者,既已成痹,又各以其主,重受风寒湿之邪气为病而深也”。

2.2 正气虚弱 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防御失司,复感风、寒、湿三邪,致使邪气留恋,奎于经络而成痹,如《素问・痿论》曰“大经空虚,发为肌痹”[12],正气虚在五体痹的发病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五体痹发生的内在因素,故又称“内因正虚”。

2.2.1 禀赋不足 先天禀赋不足,肾之精髓不足,不能养骨,可以出现关节疼痛、腰脊疼痛、足跟痛等五体痹证状[13]。如《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曰:“血气皆少则无毛……善痿厥足痹。”《素问・逆调论》曰:“人有身寒,汤火不能热,厚衣不能温……是为何病?歧伯曰:是人者,素肾气胜,以水为事……而生于骨,肾不生,则髓不能满,故寒甚至骨也……病名曰骨痹,是人当挛节也。”《圣济总录》论曰:“……适夫天葵亏而凝涩,则肾脂不长。肾脂不长则髓涸而气不行,骨乃痹而其证内寒也……外证为挛节,则以髓少而筋燥,故挛缩而急也”。 另外,肾气亏虚,外邪易侵,亦可致体痹,如《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曰:“血气皆少而无须,感于寒湿则善痹,骨痛爪枯也”。

2.2.2 劳累过度 过劳包括劳力、劳神、房劳,三者过度劳伤,均会耗伤正气精血阴液,机体失养而致痹。如《素问・宣明五气》云:“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素问・举痛论》曰:“劳则气耗……劳则喘息汗出,外内皆越,故气耗矣。”《诸病源候论》中所说“虚劳损血耗髓,故伤筋骨也”“劳伤之人明阳俱虚,经络脉濯,血气不利”。《太平圣惠方》曰:“夫劳倦之人,表里多虚,血气衰弱,腠理疏泄,风邪易侵……随其所感,而众痹生焉。”思虑过度则耗伤心血,损及脾气,使人体正气虚弱也易致痹。房劳伤肾,肾虚主骨功能失常,而致骨痹,如《中藏经・五痹》曰:“骨痹者,乃嗜欲不节,伤于肾也,肾气内消……精气日衰,则邪气妄入”。另外,劳累气血亏虚,外邪易侵也可致痹。

2.2.3 营卫失调 营卫失调可导致腠理开多阖少,藩篱不固,风寒湿邪见开而入,著而不除,进而发为五体痹。《灵枢・五变》云:“粗理而肉不坚者,善病痹。”《素问・逆调论》曰:“荣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伤寒论》曰:“寸口脉微而涩,微者卫气不行,涩者荣气不逮,营卫不相将,三焦无所仰,身体痹不仁。”《诸病源候论・风不仁候》曰:“风不仁者,由荣气虚,卫气实,风寒入于肌肉,使气血行不宣流,其状搔之皮肤如隔衣是也。”《类证治裁・痹证》更明确地指出:“诸痹……良由营卫先虚,腠理不密,风寒湿乘虚内袭,正气为邪所阻,不能宣行,因而留滞,气血凝滞,久而成痹”。

2.2.4 气血虚弱 与五体相合的脏腑、经络气血虚弱,也是发生五体痹的条件。《素问・四时刺逆从论》曰:“厥阴有余病阴痹……少阴有余,病皮痹,隐轸……太阴有余,病肉痹,寒中……阳明有余,病脉痹,身时热……太阳有余,病骨痹,身重……少阳有余,病筋痹,胁满。”这里的“有余”是指经脉中邪气有余而气血不足[3]。气血亏虚,机体失于濡养,则抗邪防御能力低下,邪乘虚侵入,而发痹。《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曰:“少阴浮而弱,弱则血不足,浮则为风,风血相博,即疼痛如掣。”《医林绳墨》也曰:“大率痹由气血虚弱,荣卫不能和通,致三气乘于腠理之间……”。另外,病后产后也多气血亏虚,也易致痹。

正气不足在五体痹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是五体痹产生的内在条件。“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也就是说,只有在人体正气虚弱的情况下,邪气才能乘虚而入,正虚之处,正是受邪之地。

2.3 痰瘀气滞

2.3.1 饮食失调 暴饮暴食、恣吃生冷、过食肥甘、饮酒过度等,损伤脾胃,湿邪困阻,水湿内停,化为痰浊,痰浊阻滞经络而致痹。《素问・痹论》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中藏经・五痹》进一步阐发了饮食致痹,如其曰:“肉痹者,饮食不节,膏粱肥美之所为也”“血痹者,饮酒过多”。强调了饮食肥甘、醇酒等内生痰浊而致痹。《仁斋直指附遗方・身痛方论》曰:“酒家之病多为项肿臂痛,盖热在上焦不能清利,故酝酿日久,生痰涎聚饮气,流入项臂之间,不肿则痛耳”。

2.3.2 跌仆外伤 跌仆外伤形成瘀血,也是患痹的一个因素。如《灵枢・贼风》曰:“若有所堕坠,恶血在内而不去,卒然喜怒不节,饮食不适,寒温不时,腠理闭而不通。其开而遇风寒,则血气凝结,与故邪相袭,则为痹寒。”《杂病源流犀烛》曰:“忽然闪挫,必气为之震,因所壅而凝聚一处,气凝则血亦凝矣。”由于局部气血凝聚,失于荣养,而易触外邪,发为痹。现代医学也认为,强直性脊柱炎、坐骨神经痛等疾病的发生常有外伤史。

2.3.3 气机郁滞 情志失调,气机郁滞,而易致痹。如《中藏经・五痹》曰:“筋痹者,由怒叫无时,行步奔急,淫邪伤肝,肝失其气……使人筋急而不能行步舒缓也”“气痹者,愁忧喜怒过多……”。

综上所述,五体痹的病因也不外为正气亏虚、外邪侵袭、痰瘀气滞三大因素,即“虚、邪、瘀”。正气亏虚是五体痹发病的内在因素,而风、寒、湿等邪侵袭则是五体痹发病的重要条件,经络气血痹阻不通是五体痹的基本病机[14]。

3 五体痹的主要证候描述

《灵枢・九针十二原》曰:“皮肉筋脉,各有所处,病各有所宜,各不同形”,每一体痹都有着与其他体痹不同的特征和独立的证候群[3]。五体痹证候特征《内经》论述甚详,《素问・痹论》谓“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伸,在于肉则不仁,在于皮则寒”。根据其论述可知,五体痹除具有痹病共有的或痛、或麻木不仁、或重著、或寒、或热等之外,还有各自的特征:如皮痹以恶寒较为突出,可伴瘾疹或皮肤虫行感;肌痹以肌肉疼痛和不仁较为突出;脉痹则因血凝不流引起,故见局部供血不足(肤色白或青)和血管曲张;筋痹以筋挛(即俗称抽筋)和关节能屈不能伸为特点;骨痹则以骨节重痛,或骨髓酸痛等为特征[7,13,15]。综合历代文献,对五体痹证候的论述如下。

3.1 皮痹的证候 痹“在于皮则寒”(《素问・痹论》);“血凝于肤者为痹”(《素问・五脏生成》);“皮痹有隐疹”(《素问・四时刺逆从论》);“皮肤无所知”(《诸病源候论・风痹候》);“皮肤顽厚”(《诸病源候论・风湿痹候》);“遍身黑色,肌体如木,皮肤粗涩”(《普济本事方・乌头丸》);“项背强痛,四肢缓弱,冒昏塞,心胸短气”(《圣济总录》);“邪在皮毛,瘾疹风疮,搔之不痛,初起皮中如虫行状”(《症因脉治・皮痹》);“皮肤麻木且轻微痛痒”(《医宗金鉴・痹病总括》)。

概括起来,皮痹的主要表现是:皮肤寒冷、肿胀、变厚、发黑,皮肤感觉迟钝、麻木不仁,或肤紧发硬,兼有关节不利,可常见寒热瘾疹等症[3,5,16]。从这些证候描述来看,与西医学的硬皮病相符合。硬皮病的特征是皮肤显著增厚、硬化,颜色随病情发展加深呈棕色或棕褐色,皮肤感觉迟钝、麻木不仁,且大多伴有雷诺氏现象[3]。总之,皮痹是指风寒湿热燥等邪气侵袭皮腠而引发的风湿病[5]。

3.2 肌痹的证候 痹“在于肉不仁”(《素问・痹论》);“病在肌肤,肌肤尽痛,名曰肌痹”(《素问・长刺节论》);“其先能食,而不能充悦四肢,缓而不收持者也”(《中藏经・痹门》);“体淫淫如鼠走其身上,津液脱,腠理开,汗大泄,鼻上色黄”(《外台秘要・肉极论》);“肌肉瘴痹,肌肉怠惰缓弱,恶风头痛,舌本强,言语赛涩”(《普济方》);“汗出,四肢痿弱,皮肤麻木不仁,精神昏塞”(《张氏医通・痿痹门》);“肌顽木不知痛痒”(《医宗金鉴・痹病总括》)。

概括起来,肌痹主要表现是:肌肉疼痛、顽麻不仁,四肢痿软甚或手足不随、关节不利等症。这些证候描述与现代医学的多发性肌炎/皮肤炎、风湿性多肌痛等相类似[3]。总之,肌痹为风、寒、湿、热之邪滞留于肌腠之间,肌肉失于濡养,而引起肌肉疼痛酸楚,麻木不仁,渐至肢体痿软无力,关节活动不利为主要病症的风湿病[5]。

3.3 脉痹的证候 痹“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素问・痹论》);“令人萎黄”(《诸病源候论・风痹候》);“其脉左寸口脉结而不流利,或如断绝者是也”(《中藏经・痹门》);“身时热”“肌肉热极、皮肤如鼠走、皮肤色变”(《证治准绳・痹》);“脏腑移热,复遇外邪客搏经脉,留而不行,其证肌肉热极,皮肤如鼠走,唇口反裂,皮肤色变”(《张氏医通》);“血脉不流而色变”(《医碥・痹》)。

概括起来,脉痹的主要表现是:肢体疼痛,皮肤不仁,肌肤变暗或苍白,脉搏微弱或无脉等症;重者脉搏细弱,亦有趺阳、寸口无脉者。最突出的表现是脉搏减弱或消失[3]。这些证候描述与西医学的血管疾病相类似,包括:血管闭塞性脉管炎、多发性大动脉炎、血栓性浅静脉炎、闭塞性动脉粥样硬化、下肢静脉曲张、巨细胞动脉炎(颞动脉炎)、各种血管炎、布-加综合征、肢体动脉栓塞等血管疾病未发生溃疡或坏疽时。总之,脉痹是指因正气不足,风寒湿热之邪侵袭血脉致血液凝涩,脉道痹阻而引起的风湿病[16]。

3.4 筋痹的证候 痹“在于筋则屈不伸”(《素问・痹论》);“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素问・长刺节论》);“肝脉微涩”(《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脚手拘挛,伸动缩急……筋缩挛,腰背不伸,强直苦痛”(《外台秘要・筋虚极》);“其状拘急”(《圣济总录・筋痹》);“游行不定”(《张氏医通・痿痹门》)等。

概括起来,筋痹的主要症状是:筋急挛痛,伸屈不利,步履艰难。有学者认为,这些证候描述与西医学的某些韧带、肌腱及神经疾病(如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等)相类似。总之,筋痹是指风、寒、湿、热之邪滞留于筋脉,使筋脉失养,引起筋脉拘挛、屈伸不利、肢节疼痛等症为主的一类风湿病。中医所说的筋包括韧带、肌腱、神经。举凡腰膝不利、筋脉串痛、能屈不伸、拘挛抽筋之类皆属是证[5]。

3.5 骨痹的证候 “病在骨,骨重不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素问・长刺节论》);“骨痹,是人当挛节也”(《素问・逆调论》);“积寒留舍,荣卫不居,卷肉缩筋,肋肘不得伸,内为骨痹”(《素问・气穴论》);“骨痹,举节不用而痛”(《灵枢・寒热》);“举节不用而疼,汗出烦心”(《类经・痹证》);“诸肢节疼痛,身体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盛人脉涩小,短气,自汗出,历节疼,不可屈伸”“疼痛如掣”(《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概括起来,骨痹的主要症状是:骨节沉重、肿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僵直不用。西医学的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大骨节病、氟骨病等均可属骨痹范畴[3,16]。总之,骨痹是指风、寒、湿、热之邪深入于骨,阴阳不和,骨失所养而引起以骨节疼痛、变形、僵直、伸屈不利为主要特征的风湿病。骨痹是风湿痹病发展较深的阶段。因肾主骨,严重者可出现“尻以代踵,脊以代头”等肾痹的症状[5]。

笔者认为筋与骨关系密切,故筋痹与骨痹也同时存在,不可截然分开。如膝骨关节炎(骨痹)患者,关节微屈挛痛,自感“筋紧”“筋短”拘挛;强直性脊柱炎(骨痹)患者,腰膝不利,屈不能伸、拘挛,都属骨痹合并筋痹。

4 后世医家对五体痹的认识

《内经》以来,后世对五体痹的论述众说纷纭。虽然部分文献对《内经》五体痹论述有所发展,但产生歧义者也不在少数。如《中藏经・五痹》中提及五痹则为“气痹、肉痹、血痹、筋痹、骨痹”。具体记载如:“气痹者,愁思喜怒过多,则气结于上,久而不消则伤肺,肺伤则生气渐衰,则邪愈胜”“肉痹者,饮食不节,膏粱肥美之所为也”“血痹者,饮酒过多,怀热太盛,或湿犯于营卫,因而血搏,遂成其咎”“筋痹,由怒叫无时,行步奔急,淫邪伤肝,肝失其气”“骨痹者,乃嗜欲不节,伤于肾也”。《中藏经》的五痹与《内经》的五痹明显不同,而明代秦景明《症因脉治・痹证论》则说:“肺痹之症,即皮痹也……心痹之症,即脉痹也……肝痹之症,即筋痹也”,将五体痹混同于五脏痹,脱离了《内经》的原旨。《医宗必读》说:“筋痹即风痹也,游行不定,上下左右,随其虚邪,与血气相搏,聚于关节,或赤或肿,筋脉驰纵,古称走注,今名流火。脉痹即热痹也,肌痹即着痹,湿痹也,骨痹即寒痹,痛痹也。”《类症治裁》也说:“脉痹,即热痹也”“筋痹,即风痹也”“骨痹,即寒痹、痛痹也”“肌痹,即湿痹、著痹也”。将五体痹混同于五淫痹[17],一度将后世对五体痹的认识引入歧途[15]。

其实,《内经》对五体痹的论述十分明确,五体痹是风湿病在病位方面的分类,如马莳所说:“五痹之生,不外于风寒湿之气也……肾气衰则三气入骨,故名之曰骨痹……肝气衰则三气入筋,故名之曰筋痹……心气衰则三气入脉,故名之曰脉痹……脾气衰则三气入肌,故名之曰肌痹……肺气衰则三气入皮,故名之曰皮痹。然犹在皮脉肌筋骨,而未入于脏腑”。纵观古人论痹,大多将痹病局限在病因层次上,而对痹病的病位多不深究,如在金元四大家的25 种著作中,仅2处简单地论及骨痹;清代医家叶天士论痹也只笼统地说邪在经络而未将病位细分。这其中有一定的客观原因:从解剖上而言,肌肤中有血脉,筋骨也在肌肉中,且筋与骨又密切相联;从功能上而言,血脉则既营养皮肉,又营养筋骨;从临床上而言,五体痹常兼夹为病。如此则似难将五体痹截然分开[15]。

5 五体痹的治疗

5.1 《黄帝内经》论治五体痹 《内经》对五体痹的治疗论述颇详,特别在针刺治疗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治疗原则和方法,但在方药治疗方面,论述较少[15]。正如喻嘉言《医门法律》说:“《经》论诸痹至详,然有大阙,且无方治。”诚然,《内经》确无一治痹的内服之方,而说无治则欠妥。《内经》在五体痹的具体治法上,除较为详细地论述了针刺疗法外,还记载有外敷熨法、放血疗法、按摩疗法等。而尤其值得重视的是有关五体痹的治则,至今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3]。

5.1.1 五体痹的治则 在治疗原则上,《内经》指出“五脏有俞,六腑有合”“视其虚实”而“调之”“熨而通之”“其坚者,转引而行之”等[12]。《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曰:“切循其经络之凝涩,结而不通者,此于身皆为痛痹,甚则不行,故凝涩。凝涩者,致气以温之,血和乃止。其结络者,脉结血不和,决之乃行。”这是说五体痹的基本病机是气血不通,具体说是一个“瘀”字。《素问・调经论》从气血辨证分析五体痹,认为初病在气,久病在血。“病在气,调之卫”,可用调和营卫法;“病在血,调之络”,此时侧重化瘀通络。《素问・调经论》又认为五体痹发病部位不同,在治疗上也不同。“病在脉,调之血……病在肉,调之分肉;病在筋,调之筋;病在骨,调之骨”。虽然这是《内经》对针刺提出的治疗要求,但对药物治疗也有所启发 [3]。《内经》还指出:“循脉之分,各有所发,各随其过,则病廖也。”是说要分清筋脉肌皮骨的不同,辨别内外合邪的程度,循脏腑,经筋辨证,依照“脉引经气”,分别表里经络的原则用针施药[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