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以《将相和》教学例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以《将相和》教学例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将相和》是小学阶段难见的长篇课文,由三个小故事组成。在分析课文及学情的基础上,我制定两方面教学重点:其一,理解人物形象,尤其是蔺相如,并能尝试迁移,即学习运用蔺相如的思维方式、受蔺相如品质熏陶;其二,学法指导,主要是通过人物语言透视心理活动,进而更好地把握人物形象,并从中受到启发。基于此,课堂上采取多种方式促使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尽量认识一个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

关键词 将相和;探究性学习;教学

一、注重思维方式的迁移

语文具有很强的人文性,但也同时具有工具性。语文教学并不是为了让学生阅读固定的那么几篇文章,认识文章中有限的那么几个人物。甚至,也不仅仅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任何一篇文章都具有严谨的逻辑性,任何一个人物(尤其主要人物)的思维方式在文章中都有体现。我们要引导学生深入认识人物,并不能局限于理解其或高尚或卑微的品性,也该探寻其思维方式,取精弃粕。

蔺相如固然机智勇敢,然而其勇气何来?显然不是只知道为国赴死的莽夫之勇。来于机智。什么是机智?根源在于思维!蔺相如受命于危难之时,赴秦之前有如下一段话:“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学生抓住“一定”体会到蔺相如的信心,又通过“如果……如果……”体会到蔺相如思虑周全。思虑周全,正是信心的来源,是保证顺利完成任务的重要前提。因此,我请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尝试用“如果……如果……”说一段话。这一环节,一方面使学生对知识迁移,学习蔺相如这种思维方式,另一方面训练语言表达能力,能用关联词表达事情可能具有的不同情况。但有老师提出这与本课教学似乎没有太大关系,属于多余。“多余”之说我不认同。不过,这一异议说明对于这一环节的处理,我做得不妥当,有为训练而训练之嫌。其实,“如果……如果……”的运用完全可以在后文故事中涉及到,既能训练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够深化主题。

二、矛盾联想促进思维碰撞

无论对于文本的深入理解还是写作能力的提高,都离不开一项重要能力——联想。学生也曾问我什么算是“联想”,我回答如下:“如果看到一粒种子,你能想到它如何发芽拔节,能看到它绽叶开花,能闻道果实的芳香,就不必再问这个问题了。”学生大喊“天哪!就这么简单?”我问学生,从《半截蜡烛》这个故事中都了解到什么,学生说了许多,无论中心思想还是稍次的,都有涉及。但我摇头说不够。沉默一分钟左右后,有学生提出“伯纳德上战场了!”又有人说“伯纳德死了!”马上有人接茬“死于战争!”“不是死,是牺牲!他是牺牲在战场上的!”“不一定,也许是被流弹打中了!”“被德国鬼子当枪靶子了!”“有许多人像伯纳德一样死了!”“他的家人要为他报仇!”“不,还要阻止更多的伯纳德死去!”……什么是联想?联想能力如何培养?日常生活中、语文课堂上。

蔺相如人格魅力最光彩照人处是他的智勇双全,这一点在捧璧撞柱威胁秦王一节尤为突出。这一节也是故事高潮处。但基于预习时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以及前文铺垫,这一段话我没有让学生深入去追究,而是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之后假设“倘若秦王不阻止,蔺相如会不会真的撞柱?”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学生各执一词,但中心点都在于蔺相如的“智勇双全”。言语交锋中,学生的论辩思维得以拓展训练,蔺相如的形象也趋于丰满。不过这里涉及到联想情境的问题。有老师提出,没有对文本的充分理解,这种联想是不大符合实际的,成功率不高。所说的“文本”是指蔺相如当时的一段话。但是,个人认为,所谓“情境”,未必是要临时创设的,之前所提到的学生预习情况及前文铺垫、本节的朗读,都属于情境创设。就是说,学生对蔺相如的个性特点已经有所认识,那么,这里进行联想未必是突兀的吧?反而是可以促进形象再造的。文本不过是依托而已。历史内容的丰富、现实的复杂,根本不可能全部由文本来叙述。因此,我们只能依托文本,而绝不可以局限于文本,尤其在具有大跨度开阖的文章教学中。

三、辩证处理整体把握与重点词语

抓重点词语是深入理解任何一篇课文都需要的。只是,在本篇阅读中,我没有过多注重这一点,而只在个别地方涉及到。因为个人认为,整体把握也是很重要的,整体把握的过程中,对词语已有意会。尤其这篇课文,蔺相如的大段语言占了几乎整篇文章的三分之一,诵读中,自然而然就能体会到一些词语的重要性了。虽然抓重点词语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也是重要学法,应贯穿语文教学。但单篇课文的教学不可能面面俱到,每篇课文、每节课时都有自己的重点,真的有必要把个别词一一提出吗?当然,有些课堂生成是应该把握的,我没有做到。比如,当一同学解读“我就跟您拼了!”,有同学提出“拼”字读得力度不够,这时应追问,请他说出自己的理由,可以加深理解。

本节课上诸多失误,不利于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总结以下两点,可为反面案例:

(1)应让语言艺术为探究推波助澜。课后,同事提出“怎么这堂课感觉像是你牵着学生在走?”其实并非如此。这里涉及到语言艺术了。当学生不再回答时,未必是他们没有其他发现,而是由于种种原因没有举手。“还有什么发现?”“还有其他人物吗?”向来认为这是最笨拙的问法。遗憾的是,这堂课上,我居然重复了几次这样的话。换个方式才是恰当的:“你一定还有独到见解!”“有些东西,或许连老师都没察觉。但细心的你发现了吧?”“我们真的考虑全面了吗?”如此,变枯燥的追问为人性的鼓励启发,学生会感觉得到了老师的支持,回答之后会有较强的成功感,且能意识到阅读中就是这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

(2)及时把握生成可帮助探究活动结出甜美果实。课堂上最可贵的并不是如何完成预设,而是学生的生成。生成的及时把握可以使教学效果升华。然而这堂课上,有几处宝贵的生成,我虽做了处理,但却过于简单,浮光掠影。比如“请秦王为赵王击缶”一句的朗读语气,学生产生分歧,我只请三名同学(包括以不同语气朗读的两名同学)简单阐述了理由。应该给同学一定时间,体验蔺相如当时的心情,进而把握人物形象。